本技术涉及枕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
背景技术:
1、打鼾主要的原因是睡眠时,上呼吸道某些可松塌构造(如:悬雍垂、软颚、扁桃腺前后弓、舌根)位置发生改变导致呼吸道狭窄,随着呼吸道进气送气产生振动声响所致;有此症状者轻者是影响到旁人的睡眠,重者将因睡眠呼吸中断症而死亡。
2、但是,打鼾有时可以通过减重、改变睡眠姿势、或使用口内止鼾器等获得减轻、改善,采取侧卧位睡觉是较为便利的一种缓解打鼾方式,2013年07月10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30425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打鼾的枕头,该发明通过设置隆起部使得使用者在头部偏转时将使呼吸道受到牵引,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的打鼾现象,但是,隆起部的设置会给使用者在睡前造成不适,使得使用者不易入睡,因此,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包括枕头本体、隆起气囊以及声控加气机构,所述枕头本体上表面位于使用者躺睡时颈椎的部位处开设有凹槽,所述隆起气囊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声控加气机构连接所述隆起气囊,所述声控加气机构在外界声音超出预设阈值时,自动为所述隆起气囊注气。
6、优选的,所述声控加气机构包括声音传感器、单片机、控制阀、注气管以及微型气泵,所述注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隆起气囊,所述注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微型气泵,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所述注气管上,所述声音传感器、控制阀以及微型气泵均电连接所述单片机。
7、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上表面位于使用者躺睡时后脑勺部位处设置有定位槽。
8、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凸起部。
9、优选的,所述隆起气囊的隆起的高度、面积及形状是对应支撑使用者躺睡时颈椎的部位。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隆起气囊未充气,且填充在凹槽内,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枕头本体,当使用者进入睡眠且打鼾时,声控加气机构启动,为隆起气囊注气,使得隆起气囊隆起,在隆起气囊的作用下,使用者头部向左或右一侧偏转,此时头部是正面朝左或右的状态,进入侧卧位睡眠状态,使得打鼾患者的呼吸道便因受到牵引而打开,避免掉呼吸道松弛所造成振动声响,起到了缓解打鼾的作用。
1.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隆起气囊以及声控加气机构,所述枕头本体上表面位于使用者躺睡时颈椎的部位处开设有凹槽,所述隆起气囊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声控加气机构连接所述隆起气囊,所述声控加气机构在外界声音超出预设阈值时,自动为所述隆起气囊注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控加气机构包括声音传感器、单片机、控制阀、注气管以及微型气泵,所述注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隆起气囊,所述注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微型气泵,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所述注气管上,所述声音传感器、控制阀以及微型气泵均电连接所述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上表面位于使用者躺睡时后脑勺部位处设置有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解打鼾的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气囊的隆起的高度、面积及形状是对应支撑使用者躺睡时颈椎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