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电力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输送逐渐向高压输电和超高压输电方向发展,目前,电力输送主要采用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两种方式,架空输电线路是通过绝缘子串,使输电线路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并利用杆塔将其架设在地面上的输电线路,这种输电方式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周期短、易于维护和检修等优点,因此在高压输电和超高压输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缆输电线路是将电缆埋设在地下,通过电缆将电能输送到目的地,与架空输电线路相比,电缆输电线路具有不占地面空间、不影响城市景观、不影响人类生活等优点,因此在城市配电和特殊场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些新的电力输送方式也逐渐得到应用,例如超导电缆、无线输电等;超导电缆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电缆,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小等优点,但制造成本较高;无线输电利用磁场耦合原理,通过无线方式将电能传输给接收端,这种方式不依赖于线路,但传输距离和效率受到一定限制;无论采用何种电力输送方式,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都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支撑和输送导向,而现有的输电线路输送装置,结构复杂,工作人员操作不便,且不能在作业过程中对线路在竖直方向的输送角度进行调整,因此,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且能在作业过程中对线路在竖直方向的输送角度进行调整的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它包括底部支座,所述底部支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框架板,所述下框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框架板,两个所述侧框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框架板,所述下框架板、所述侧框架板和所述上框架板构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
3、所述下框架板上方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左端与所述下框架板转动连接,所述下框架板的右端一侧上设置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的右端部向上移动;
4、所述调节板上方设置有多个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内部转动设置有下支撑轮,所述输送部件用于对输电线路进行支撑导向;
5、所述输送部件下端连接有下调节杆,所述下框架板上固定设置有下导向管,所述下调节杆穿过所述调节板和所述下导向管并与所述下导向管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调节板用于在其向上移动时推动所述下调节杆向上移动,即所述调节板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逆时针转动向上移动时,推动所述下调节杆向上移动,此时所述下调节杆在所述下导向管的限位导向下竖直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所述输送部件竖直向上移动。
6、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座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外立管,所述外立管内滑动连接有内立杆,所述内立杆的顶端与所述下框架板相连接,通过调整所述内立杆伸出所述外立管的长度可对所述下框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通过螺栓、销栓等插入所述外立管内从而对内立杆在外立管内的位置进行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的左端通过转动接座与所述下框架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接座包括支撑立板和转动接头,所述转动接座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框架板上,所述转动接头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底部,所述转动接头与所述支撑立板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所述支撑立板与所述转动接头的转动连接可对调节板的一端进行转动支撑。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板设置于所述转动接头的两侧,所述支撑立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转动接头通过轴杆与所述轴承座转动配合连接,通过设置轴承座有效保证转动接头与支撑立板的稳定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框架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穿过所述调节板,所述驱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套管,所述驱动套管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下方并用于推动所述调节板的右端向上移动;所述调节板的右端部上设置长条孔,所述驱动螺杆穿过长条孔,所述驱动套管在所述驱动螺杆驱动下向上移动时即可推动所述调节板的右端部向上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套管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侧支杆,所述侧支杆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滚动支撑于所述调节板的底部,所述侧支杆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插入所述调节板内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轮即可在所述驱动套管上升时对所述调节板进行推动,所述限位杆的设置用于对所述驱动套管进行限制。
11、进一步的,右侧的所述侧框架板上固定设置有上端板,所述上端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驱动螺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通过所述上端板对所述驱动螺杆的上端部进行结构支持。
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供所述下调节杆穿过的长条孔,所述下调节杆上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导轨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滑杆插入所述导轨板的导轨槽内,从而实现所述导轨板对所述滑杆的限位和导向,在所述调节板进行逆时针转动抬升时,即可通过所述导轨板与所述滑杆的滑动配合连接,通过所述导轨板驱动所述滑杆沿所述导轨板进行移动。
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安装架,所述下支撑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安装架内还转动设置有上限位轮,所述安装架的侧面上设置有长圆孔,所述上限位轮转动连接有短轴杆,所述短轴杆穿过所述长圆孔且其端部连接有锁紧旋钮;通过上限位轮可从上方对输电线路进行限位导向,通过锁紧旋钮可对上限位轮的高度进行调整。
14、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件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连接有上调节杆,所述上框架板上固定设置有上导向管,所述上调节杆穿过所述上导向管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所述下框架板、所述侧框架板和所述上框架板构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所述调节板的左端与所述下框架板转动连接,所述下框架板的右端一侧上设置有驱动部件,通过所述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调节板的右端部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调节板以其左端与所述下框架板的转动连接处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向上移动;所述输送部件内部转动设置有下支撑轮,通过所述输送部件可对输电线路进行支撑导向;所述调节板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逆时针转动向上移动时,可推动所述下调节杆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所述输送部件竖直向上移动,从左到右的各个输送部件在所述调节板的推动作用下上升的高度依次增加,其最终上升的位置处于同一条倾斜的的直线上,从而实现对支撑的输电线路进行竖直方向上角度的调节;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且能在作业过程中对线路在竖直方向的输送角度进行调整。
1.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部支座(1),所述底部支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框架板(2),所述下框架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框架板(6),两个所述侧框架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框架板(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座(1)包括支撑底板(10),所述支撑底板(10)上固定设置有外立管(11),所述外立管(11)内滑动连接有内立杆(12),所述内立杆(12)的顶端与所述下框架板(2)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的左端通过转动接座(13)与所述下框架板(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接座(13)包括支撑立板(14)和转动接头(15),所述转动接座(13)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框架板(2)上,所述转动接头(15)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板(3)的底部,所述转动接头(15)与所述支撑立板(14)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板(14)设置于所述转动接头(15)的两侧,所述支撑立板(14)的侧面上设置有轴承座(16),所述转动接头(15)通过轴杆与所述轴承座(16)转动配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9)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框架板(2)上的驱动电机(27),所述驱动电机(27)连接有驱动螺杆(29),所述驱动螺杆(29)穿过所述调节板(3),所述驱动螺杆(29)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套管(28),所述驱动套管(28)设置于所述调节板(3)的下方并用于推动所述调节板(3)的右端向上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管(28)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侧支杆(33),所述侧支杆(33)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轮(32),所述驱动轮(32)滚动支撑于所述调节板(3)的底部,所述侧支杆(33)连接有限位杆(34),所述限位杆(34)的端部插入所述调节板(3)内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所述侧框架板(6)上固定设置有上端板(31),所述上端板(3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30),所述驱动螺杆(29)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座(30)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板(18),所述调节板(3)上设置有供所述下调节杆(4)穿过的长条孔,所述下调节杆(4)上固定设置有滑杆(19),所述滑杆(19)与所述导轨板(18)滑动配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5)包括安装架(20),所述下支撑轮(26)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20)内,所述安装架(20)内还转动设置有上限位轮(24),所述安装架(20)的侧面上设置有长圆孔(22),所述上限位轮(24)转动连接有短轴杆(25),所述短轴杆(25)穿过所述长圆孔(22)且其端部连接有锁紧旋钮(2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支撑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5)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框板(23),所述固定框板(23)连接有上调节杆(7),所述上框架板(8)上固定设置有上导向管,所述上调节杆(7)穿过所述上导向管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