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该地质现象会影响其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及力学分布情况,影响周边的工程施工质量。一定规模和尺度的溶洞,不仅影响隧道的结构稳定、危及隧道施工的安全、影响隧道施工的进度,还会因处理不当例如支撑加固不强、岩溶水通道堵水引起地下水压力过大,造成隧道凸起、坍塌等事故,严重影响隧道的运行安全。
2、隧道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工艺对围岩应力分布影响较大,碰到无法避免的溶洞,工程结构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将会增加,施工工艺也随之变得复杂。其中,拱顶溶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拱顶溶洞有全填充溶洞、干溶洞、半填充溶洞等。这些溶洞位于隧道拱顶位置处,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容易给前期施工及后期运营造成很大安全隐患。因此,如何保障在安全可控、质量可控、进度可控的条件下,进行上述拱顶溶洞的处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及溶腔壁;
5、s2:埋设围岩拱顶沉降和收敛监控量测点;
6、s3:对掌子面运输渣土反压回填封闭导坑,运输隧道洞渣;
7、s4:溶洞处埋设泡沫混凝土灌浆管、泵送混凝土灌浆管、进浆管、排气管兼观测管,高度观测管;
8、s5:喷浆后封闭埋管口及堆体;
9、s6:泵送混凝土护拱,打设超前管棚;
10、s7:掌子面掘进开挖支护,采用悬臂掘进机开挖,开挖一榀、支护一榀,增加锁腰注浆小导管。
11、优选的,s1,先对掌子面及溶腔壁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初喷防护,初喷厚度5cm,复喷至10cm,并进行临时封闭。
12、优选的,s4中,反压回填碎石土填筑完毕后,通过上部预留空间进行预埋泵送管及安装,采用直角弯头实现变向安装,预埋泵管伸入至已施作初支顶部溶洞空腔内,泵送管预埋结束后,采用挂网喷浆封闭预留开口;
13、同步预留安装pvc轻质泡沫混凝土回填管,充填孔向上伸至溶腔顶部;
14、混凝土回填: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回填,回填拱部厚度3m,埋设厚度观测管,遇到有不正常情况时可调小排量放慢泵送速度,保证连续泵送。
15、优选的,s6:超前管棚施工方法包括:细石混凝土护拱回填后,在无管棚段打设超前管棚,超前管棚包括钢花管,钢花管上钻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超前管棚内增加通长钢筋笼。
16、优选的,通过溶洞后泵送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水:泡沫剂为700:385:1.08,强度不小于1.2mpa,流动度为80-100mm;充填孔孔间距按照梅花布置,当充填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压10min,或者观测管口返出大量泡沫混凝土,或者泡沫混凝土充填量小于1l/min并持续10min,停止充填泡沫混凝土。
17、优选的,在初喷混凝土前,对隧道采用支护机构进行支护,支护机构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所述支架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有主支撑。
18、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支管之间形成进气空间,所述进气空间内设置有棘齿条,所述棘齿条和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支管滑动连接有与棘齿条相适配的棘爪,所述棘爪通过第一弹簧和所述支管相连。
19、优选的,所述进气空间还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支管还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和所述进气空间相连通,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支管转动连接有杠杆,所述第二活塞可通过杠杆驱动棘爪移动。
20、优选的,初始状态下,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棘爪位于棘齿条一侧,当第二活塞向远离棘齿条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活塞可通过杠杆带动棘爪向靠近棘齿条的方向移动,使棘爪和棘齿条处于配合状态。
21、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支管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齿轮同轴连接有转轮;所述支管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固定盘之间,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转轮转动连接有可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杆,所述卡杆通过第二弹簧和所述转轮相连。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溶洞填充工法,其中泡沫混凝土自重较轻,可有效确保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可保证溶洞填充的效果,并且可有效保证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进度,保障隧道施工的质量;泵送混凝土护拱,可快速支撑溶腔,保证溶填物的安全稳定,为后续悬臂掘进机开挖提供安全保证,后续初期支护与护拱共同增强支护强度,保证了后续工序的施工安全。
24、2.本发明中通过c25喷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初步保证溶填物复杂地质情况下的安全稳定,防止进一步发育,为后续快速回填提供安全保证,通过本工法,实施前后洞内沉降观测数据变化极小,溶洞处理快速、效果较好,隧道地表沉降极小,悬臂掘进机开挖顺利、快速通过溶洞段,其他导坑受前导坑溶洞处理后,后续工序施工可见溶洞回填痕迹,保证了围岩的完整性,为后续导坑施工提供安全保证。
25、3.本发明还设置有支管,通过向支管内填充有气体的方式,可带动主支撑向上移动,从而可更好的与隧道相贴合,实现支撑,当支管内有足够的气压时,可推动棘爪和棘齿条处于配合状态,此时棘爪可对棘齿条进行限位,当放气时,此时气压平衡,棘爪和棘齿条脱离配合,主支撑可实现自动解除限位,便于装置整体的拆卸,同时施工人员仅需在地面上即可完成上述操作,而无需登高作业,有效提高了隧道支撑的安全性。
26、4.本发明还设置有转轮,当主支撑缓慢上升时,此时齿条驱动齿轮转动时,转轮以较低的速度转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杆不会转动过多的角度,当隧道出现坍塌等情况时,若棘齿条发生断裂,此时主支撑快速下降,可使转轮转动速度变快,卡杆和卡块相互配合,可防止转轮继续转动,从而可对主支撑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防止其进一步下降,有效提高支护的安全性。
1.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先对掌子面及溶腔壁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初喷防护,初喷厚度5cm,复喷至10cm,并进行临时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反压回填碎石土填筑完毕后,通过上部预留空间进行预埋泵送管及安装,采用直角弯头实现变向安装,预埋泵管伸入至已施作初支顶部溶洞空腔内,泵送管预埋结束后,采用挂网喷浆封闭预留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6:超前管棚(3)施工方法包括:细石混凝土护拱回填后,在无管棚段打设超前管棚(3),超前管棚(3)包括钢花管,钢花管上钻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超前管棚(3)内增加通长钢筋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溶洞后泵送泡沫混凝土(6):泡沫混凝土(6)配合比:水泥:水:泡沫剂为700:385:1.08,强度不小于1.2mpa,流动度为80-100mm;充填孔孔间距按照梅花布置,当充填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压10min,或者观测管口返出大量泡沫混凝土,或者泡沫混凝土充填量小于1l/min并持续10min,停止充填泡沫混凝土(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喷混凝土前,对隧道(1)采用支护机构进行支护,支护机构包括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支撑(12),所述支架(8)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支管(9),所述支管(9)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3),所述第一活塞(13)固定连接有主支撑(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13)和所述支管(9)之间形成进气空间,所述进气空间内设置有棘齿条(14),所述棘齿条(14)和所述第一活塞(13)固定连接;所述支管(9)滑动连接有与棘齿条(14)相适配的棘爪(16),所述棘爪(16)通过第一弹簧(17)和所述支管(9)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空间还开设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支管(9)还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和所述进气空间相连通,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8),所述支管(9)转动连接有杠杆(15),所述第二活塞(18)可通过杠杆(15)驱动棘爪(16)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棘爪(16)位于棘齿条(14)一侧,当第二活塞(18)向远离棘齿条(14)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活塞(18)可通过杠杆(15)带动棘爪(16)向靠近棘齿条(14)的方向移动,使棘爪(16)和棘齿条(14)处于配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隧道拱顶溶洞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18)固定连接有齿条(20),所述支管(9)转动连接有齿轮(19),所述齿轮(19)和所述齿条(20)相啮合,所述齿轮(19)同轴连接有转轮(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