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02  14


本技术涉及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尤其涉及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


背景技术:

1、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一般在车厢紧急供氧气量使用,通过启动其内部的锥簧有限压缩实现pvc浮子上浮,即pvc浮子与护套分离产生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截面积随着氧气进入量的变化随之变化,这样进入氧气提供的浮力与pvc浮子受到的锥簧压力加上自身重力形成力平衡状态,并能够保证浮子一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能够保证车厢紧急供氧气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始终维持压力在一定。

2、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富氧稳压分配器通常较大而重,不便携。这意味着在需要移动的情况下,如使用者需要从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可能需要额外的努力和设备来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现提出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富氧稳压分配器通常较大而重,从而使得移动较为不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底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的内壁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柜体,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万向轮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柜门。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限位块的外部与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两个所述滑块为对称分布,所述滑块的外部与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皮带轮的左端与底座的右端转动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前侧皮带轮的右端固定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两个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两个所述连接架通过转轴相连。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双向螺纹杆、滑块、限位块、皮带轮、电机、限位槽、连接架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对万向轮进行升降,进而能够便利的对其进行移动,并且在不需要移动时,能够将万向轮进行收纳,从而使得其稳定性较高,进而使得该装置不易倾倒,进而使得损坏的概率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双向螺纹杆(2),所述双向螺纹杆(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双向螺纹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5),所述底座(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底座(1)的内壁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7),所述滑块(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架(8),所述连接架(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10),所述连接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11),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柜体(12),所述柜体(1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13),所述万向轮(1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柜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的外部与限位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3)为对称分布,所述滑块(3)的外部与底座(1)的内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5)的左端与底座(1)的右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与前侧皮带轮(5)的右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皮带轮(5)通过皮带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架(8)通过转轴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氧机富氧稳压分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底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的内壁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本技术中,通过双向螺纹杆、滑块、限位块、皮带轮、电机、限位槽、连接架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对万向轮进行升降,进而能够便利的对其进行移动,并且在不需要移动时,能够将万向轮进行收纳,从而使得其稳定性较高,进而使得该装置不易倾倒,进而使得损坏的概率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东,王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力德气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8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