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中药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
背景技术:
1、发明人在消化科住院患者中发现,患者经常需要引用大黄熬制的中药达到治疗的目的,虽然医院提供的了中药药包的服务,但在我院发现,由于消化科患者少,院方并未提供中药熬制制成药包的服务,因此,患者需要使用中药煮药器自行熬药或加热;熬药时一般控制在每次30-50g,沸水泡5-10分钟后去渣放凉即可喝,目前病房内的患者在煮药时大多采用明火加热或电加热的对中药进行加热;然而,在医疗机构内,由于明火型的煮药器只能放置在火源处导致不能使用明火加热,电加热型的煮药器只能放置在电源处,且在病房中使用电加热的煮药器存在安全隐患,不便于使用;其次,大黄的药效在加热后随即引用药效最佳,因此,如果按照其他中药预先熬制成中药后装袋备用,其药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次,制成的中药药包任然需要加热。
2、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该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能够满足在病房内便携式随时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以解决当前消化内科患者在病房内对大黄药材煮药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包括外壳、内胆、滤网、加热包及封盖;所述内胆通过其上部凸缘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内侧底部间隔设置,致使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围成加热腔,所述内胆内侧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凸块顶部并被所述凸块支撑,所述滤网边缘与所述内胆内壁紧密接触,致使所述滤网与所述内胆内侧底部围成煮药腔,所述凸块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内胆外侧底部连通形成置物槽,所述加热包放置于所述置物槽内,所述封盖盖设于所述内胆上。
3、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封盖上均呈对称结构布置有一组提手,所述内胆上部凸缘相对所述提手的位置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夹装于相邻两个所述提手之间。
4、优选地,所述外壳上部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5、优选地,所述外壳顶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内胆上部凸缘相对所述定位凹槽的位置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嵌合连接。
6、优选地,所述外壳内侧底部通过贴膜密封有水,所述加热包放置于所述贴膜上。
7、优选地,所述滤网包括连接部及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围设于所述连接部外缘,并与所述内胆内壁紧密接触,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布置于所述凸块顶端。
8、优选地,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旋装于所述凸块顶部。
9、优选地,所述封盖顶部设有把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内胆、滤网、加热包及封盖,使得需要对中药进行加热时,将固体药膏或是液体药包打开后放入内胆内,加热包遇水产生化学反应后放出大量热量,从而加热内胆,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便捷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在内胆中设置了滤网,使得对大黄等中药熬制或加热时,为防止药液与药渣混合及饮用方便,滤网可过滤中药中的药渣。本装置可随时随地使用,解决了当前医用煮药器便捷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1.一种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胆(2)、滤网(3)、加热包(4)及封盖(5);所述内胆(2)通过其上部凸缘放置于所述外壳(1)内,并与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间隔设置,致使所述内胆(2)与所述外壳(1)围成加热腔,所述内胆(2)内侧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块(6),所述滤网(3)位于所述凸块(6)顶部并被所述凸块(6)支撑,所述滤网(3)边缘与所述内胆(2)内壁紧密接触,致使所述滤网(3)与所述内胆(2)内侧底部围成煮药腔,所述凸块(6)内部中空,并与所述内胆(2)外侧底部连通形成置物槽(7),所述加热包(4)放置于所述置物槽(7)内,所述封盖(5)盖设于所述内胆(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封盖(5)上均呈对称结构布置有一组提手(8),所述内胆(2)上部凸缘相对所述提手(8)的位置设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夹装于相邻两个所述提手(8)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部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9),所述散热孔(9)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式大黄中药煮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端设有定位凹槽(10),所述内胆(2)上部凸缘相对所述定位凹槽(10)的位置设有定位凸起(11),所述定位凸起(11)与所述定位凹槽(10)嵌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