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家用纺织品,具体涉及一种重力被。
背景技术:
1、研究表明,与盖着轻薄被毯睡觉的人相比,盖着重力被毯睡觉的人群缓解失眠的可能性高了近20倍,且不仅仅失眠严重程度降低,其睡眠质量及白天嗜睡程度也得到改善,其原因在于使用加厚的被子可能会导致睡觉时释放更多的褪黑激素,即重力被有助于改善睡眠问题。
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重力被(毯)通常为4层、5层或7层结构,上下各一层面料,中间层通常使用高密度玻璃珠或陶瓷珠等配重珠来实现增重功能,为提高手感和阻止珠子跑动,在珠子层两边各设置一层或共设置1层填充棉,为防止珠子漏出,亦可在填充棉外设置一层防护层,然后是面料层。然而,由于玻璃珠或陶瓷珠等粒子易流动,在使用过程中易从缝线中跑漏,且粒子流动会导致重量分布不均匀。为阻止粒子流动,提高手感,部分厂家将重力珠散布在填充棉之中,然而,这会造成重力被太厚,透气性差,尤其是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下,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非常差。例如,公开号为cn114834107a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微重力式功能被,其包括防护层以及被包裹于防护层内部的内层,防护层以及内层的重量和不低于3kg;该微重力式功能被还包括设置于内层中部的颗粒填充层。然而,重力被整体较厚,透气性仍然较差,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下,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被,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重力被重力珠滑动、重量分布不均匀、透气性差等技术问题。
2、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
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力被,所述重力被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面料层、重力复合层和第二面料层。
4、本实用新型的重力被的原理为:通过采用重力复合层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重力珠,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重力珠滑动、重量分布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力复合层设置有若干网格状透气孔。
6、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重力复合层设置若干网格状透气孔,改善了重力被的透气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力被较厚带来的透气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力复合层由tpe果胶与带网格状透气孔的布料复合而成。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重力复合层设置成由tpe果胶与带网格状透气孔的布料复合而成,能够赋予重力被以尺寸稳定性。
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网格为三角形、方形或六边形。
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力复合层的质量为500-4000g。
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力复合层的厚度为0.5-2cm。
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料层、重力复合层和第二面料层通过缝合和/或绗缝固定。
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力被还包括空气面料层,所述空气面料层位于重力复合层与第二面料层之间。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设位于重力复合层与第二面料层之间的空气面料层,能够赋予重力被以蓬松柔软性。
1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料层、空气面料层、重力复合层和第二面料层通过缝合和/或绗缝固定。
1.一种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被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面料层、重力复合层和第二面料层;所述重力复合层由tpe果胶与带网格状透气孔的布料复合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复合层设置有若干网格状透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为三角形、方形或六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复合层的质量为500-4000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复合层的厚度为0.5-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层、重力复合层和第二面料层通过缝合和/或绗缝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被还包括空气面料层,所述空气面料层位于重力复合层与第二面料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层、空气面料层、重力复合层和第二面料层通过缝合和/或绗缝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