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01  6


本技术涉及发泡试验,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1、临床上,发泡实验,是在超声下,于病人休息和进行标准valsalva动作时,使用手震生理盐水为增强剂,可查出心脏右向左分流或者肺动静脉分流。主要用于发现卵圆孔未闭,多应用于隐源性卒中,尤其是青年隐源性卒中应进行此项检查,发现栓子,协助脑梗死患者尽早诊断与治疗;同时还是用包括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偏头痛的患者、操作装置暂性脑缺血发作,并且无明显的颈动脉狭窄及易形成栓塞的心率失常、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肺动静脉漏患者等的适应症检查。

2、操作装置使用时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进行起泡,另一个人需要手扶和三通管连通的两只注射器,较为费力,从而使操作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操作装置在来回冲管时压力较大,普通连接接口容易松动,从而容易导致操作装置使用时发生注射器与三通管分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操作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以及容易发生注射器与三通管分离的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排键,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发泡试验机构,所述发泡试验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一注射管、三通管、连接头、第二注射管和管座,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置有全自动机构,所述全自动机构由连接组件、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组成,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的内部包含有防脱部件和伸展弹簧。

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射管,所述第一注射管的表面安装有用于测量微泡的电子网格模块,所述电子网格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注射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注射管。

4、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皆固定有用于放置第一注射管和第二注射管的管座,所述第一注射管和第二注射管的一端皆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三通管相互插接配合。

5、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位于第一注射管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位于第二注射管的一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皆固定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一注射管和第二注射管相互插接配合,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包含有放置槽和连接板。

7、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分别与第一注射管和第二注射管内部推杆的一端相互插接配合。

8、优选的,所述防脱部件设置在三通管的两侧,所述防脱部件的一端与连接头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防脱部件的表面固定有伸展弹簧。

9、优选的,所述防脱部件由契条、连接片和导向槽组成,所述导向槽开设在三通管内部的两侧,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契条,所述契条的一端为坡型结构,所述契条一侧的表面与连接头的t型交接处位于同一平面。

10、优选的,所述契条的一端延伸至三通管的外侧并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表面的两侧皆固定有伸展弹簧,所述伸展弹簧的一端与三通管的表面相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不仅降低了操作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操作装置使用时发生三通管与连接头分离的现象;

12、1.通过设置有全自动机构,将第一注射管内部推杆的一端插入放置槽的内部,再按压第一注射管,使第一注射管放至三通管一侧的管座内部,再推动第一注射管外管,使第一注射管一端的连接头与三通管插接,同理将第二注射管与连接头进行安装,随后将三通管一端连接留置针,在进行发泡试验时,可操作控制排键,使控制排键控制连接组件和第二电动推杆工作,使连接组件和第二电动推杆分别带动连接板来回运动,带动第一注射管和第二注射管内部的推杆来回推动,进行发泡试验操作,以实现操作装置的全自动发泡试验功能,较为省力,从而降低了操作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3、2.通过设置有防脱机构,连接头安装时,由于契条的一端为坡型结构,使第一注射管按压时带动连接头沿契条坡面将契条逐渐推至导向槽内部,使连接头底部插入连接头的内部,同时,由于连接头的结构为t型结构,且契条底部的表面与连接头的t型交接处位于同一平面,使当连接头与三通管插接安装时,契条一端在伸展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将连接头进行压固锁紧,避免连接头与三通管松动分离,若需将连接头拆卸时,可通过拉动连接片,使契条收缩至导向槽的内部,随后将连接头取出,以实现操作装置对连接头的锁紧功能,从而避免了操作装置使用时发生三通管与连接头分离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排键(101),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设置有发泡试验机构(2),所述发泡试验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第一注射管(201)、三通管(202)、连接头(203)、第二注射管(204)和管座(205),所述安装板(1)的两侧设置有全自动机构(3),所述全自动机构(3)由连接组件(301)、第一电动推杆(302)和第二电动推杆(303)组成,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设置有防脱机构(4),所述防脱机构(4)的内部包含有防脱部件(401)和伸展弹簧(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固定有三通管(202),所述三通管(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射管(201),所述第一注射管(201)的表面安装有用于测量微泡的电子网格模块,所述电子网格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注射管(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注射管(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皆固定有用于放置第一注射管(201)和第二注射管(204)的管座(205),所述第一注射管(201)和第二注射管(204)的一端皆固定有连接头(203),所述连接头(203)与三通管(202)相互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0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02)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02)位于第一注射管(201)的一侧,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30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3)位于第二注射管(204)的一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3)的输入端与控制排键(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02)和第二电动推杆(303)的一端皆固定有连接组件(301),所述连接组件(301)分别与第一注射管(201)和第二注射管(204)相互插接配合,所述连接组件(301)的内部包含有放置槽(3011)和连接板(30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02)和第二电动推杆(30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3012),所述连接板(3012)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3011),所述放置槽(3011)分别与第一注射管(201)和第二注射管(204)内部推杆的一端相互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件(401)设置在三通管(202)的两侧,所述防脱部件(401)的一端与连接头(203)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防脱部件(401)的表面固定有伸展弹簧(4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件(401)由契条(4011)、连接片(4012)和导向槽(4013)组成,所述导向槽(4013)开设在三通管(202)内部的两侧,所述导向槽(401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契条(4011),所述契条(4011)的一端为坡型结构,所述契条(4011)一侧的表面与连接头(203)的t型交接处位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契条(4011)的一端延伸至三通管(202)的外侧并固定有连接片(4012),所述连接片(4012)表面的两侧皆固定有伸展弹簧(402),所述伸展弹簧(402)的一端与三通管(202)的表面相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发泡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的发泡试验操作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排键,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发泡试验机构,所述发泡试验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一注射管、三通管、连接头、第二注射管和管座,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置有全自动机构,所述全自动机构由连接组件、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组成,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的内部包含有防脱部件和伸展弹簧。本技术不仅降低了操作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操作装置使用时发生三通管与连接头分离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林攀,蒋瑞姝,王巍清,周建,黄志珍,梁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7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