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专利检索2025-04-01  4

本发明涉及医学动物模型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1、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无机盐结晶体(monosodium urate

2、crystal,muc)沉积于关节内外组织所引起的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

3、关节红、肿、热、痛与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引起关节畸形。发病机制是关节内尿酸浓度过饱和形成结晶,脱落的结晶触发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引起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活化,

4、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级联反应分泌白细胞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引发急性炎症反应。

5、急性发作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但易反复发作,长期的muc沉积于关节滑膜、软骨、关节囊等部位可导致其破坏溶解,从而逐渐产生对骨与关节的破坏。muc持续存在成为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最直接的因素,如何彻底去除已沉积在关节腔内的muc成为控制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关键。

6、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是研究痛风发病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痛风的动物模型最经典的是微晶尿酸钠型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尿酸盐注射法,通过直接将炎性递质尿酸盐(msu)注射入动物关节腔内,模拟得临床关节痛风的症状表现。由于尿酸盐常沉积人体拇趾、趾跖、踝、膝等关节处,在模型动物的模拟时,可见膝关节注射、踝关节注射及足趾垫注射等。但该法仅能出现关节局部病症,适用于局部关节症状的观察。伴高尿酸状态下的联合造模法,常见高嘌呤成分或尿酸酶抑制剂结合尿酸盐注射法,虽然实现高尿酸基础的模型诱导,但仍以尿酸盐注射诱发痛风性关节炎,仅引起暂时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无法形成持久的模型。使得现有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人体内环境差异大,而影响研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符合人体内环境的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无机盐结晶混悬液的制备;

4、(2)高尿酸血症基础动物模型的建立;

5、(3)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6、所述步骤(1)中无机盐结晶混悬液由以下方法获得:

7、a.mgcl2 kcl cacl2按3:2:1比例混合,溶解去离子水中饱和浓度,过滤溶液,迅速降温,抽滤。

8、b.将上述纯化的无机盐结晶置于180℃高温灭菌箱3h,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涤,2000r/min离心15min 3次,室温自然干燥,于超净台上取500mg无机盐晶体加9ml生理盐水、1ml吐温80,加热搅拌,配成10ml 50mg/ml无机盐溶液。

9、所述步骤(2)中实验动物选择健康的30日龄雄性spf大鼠,体重150g±50g,适应性喂养2周后,开始用高蛋白质饲料饲喂,当spf大鼠出现痛风的表现后抽取其后腿静脉血,分离血清,磷钨酸比色法测血尿酸值,以血尿酸大于80mg/l的spf大鼠作为高尿酸血症基础模型大鼠。

10、所述步骤(3)中实验动物选择步骤(2)中获得高尿酸血症基础模型大鼠,麻醉后,消毒左侧膝关节,将0.5ml质量浓度为50mg/ml的无机盐晶体混悬液,注入膝关节腔,伸曲、旋转运动10min。

11、本发明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构建采用spf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大鼠在尿酸合成和代谢方面与人类有共同之处:大鼠体内的核蛋白水解后的核酸在降解过程中也能产生嘌呤类化合物而生成尿酸,当饲料里蛋白质和核蛋白过高时,大鼠体内尿酸的生成就大量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无机盐溶液由以下方法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高蛋白质饲料主要成分比例为酵母膏50%、牛肉蛋白胨30%、金枪鱼粉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特殊无机盐溶液的制备,(2)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本发明选择SPF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金枪鱼粉,牛肉蛋白胨喂养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3)痛风关节炎模型建立:将无机盐溶液注入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膝关节腔,最大程度模拟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体内微环境,无机盐与高尿酸结合形成自发的尿酸盐沉淀,建立了一种更符合人体内环境的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利,刘小波,汤海峰,于小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7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