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
背景技术:
1、挤出机起源于18世纪,1879年英国人m.gray取得第一个采用阿基米德螺线式螺杆挤出机专利。在此后的25年内,挤出方法逐渐重要,并且逐渐由电动操纵的挤出机迅速替代了以往的手动挤出机。1935年德国机械制造商paul troestar生产出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机。1939年他们把塑料挤出机发展到了一个现阶段--现代单螺杆挤出机阶段。
2、螺杆挤出机是塑料成型加工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它通过外部动力传动和外部加热元件的传热进行塑料的固体输送,压实熔融剪切混炼挤出成型。现有的塑料熔融都是通过外部加热来实现,设备结构复杂,单位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包括料筒及螺杆,所述螺杆从右往左依次为动力连接轴、密封段、进料段、加压段、挤压塑化段,螺杆为等直径螺杆,加压段螺距小于进料段螺距,在挤压塑化段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加工挤压通道,挤压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状。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料筒包括前法兰、后法兰及进料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连接轴处对称加工两条键槽,连接轴的右侧端面加工内螺纹。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挤压塑化段共3条位于螺杆的最左侧,呈等距排列。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挤压塑化段与螺杆的中心线成垂直排列。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前法兰用于连接切粒机构,后法兰用于连接动力机构。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该装置通过挤压产生热量使原料的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实现切粒,该装置无需在加压段安装加热装置,结构简单,能耗大大降低。
1.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6)及螺杆,所述螺杆从右往左依次为动力连接轴(1)、密封段(2)、进料段(3)、加压段(4)、挤压塑化段(5),所述螺杆为等直径螺杆,所述加压段(4)螺距小于所述进料段(3)螺距,在所述挤压塑化段(5)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加工挤压通道(51),所述挤压通道(51)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6)包括前法兰(62)、后法兰(63)及进料口(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处对称加工两条键槽(11),所述连接轴(1)的右侧端面加工内螺纹(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塑化段(5)共3条位于所述螺杆的最左侧,呈等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塑化段(5)与所述螺杆的中心线成垂直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加热系统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法兰(62)用于连接切粒机构,所述后法兰(63)用于连接动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