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30  17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冠状突是肘关节前方的重要稳定结构,其发生骨折的概率为2-15%,冠突骨折常伴随着鹰嘴,桡骨小头骨折,韧带的损伤与肘关节的脱位,造成肘关节严重不稳。复杂肘关节骨折常合并冠状突粉碎骨折,由于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使用何种固定方式能够有效固定冠状突骨折,以保证手术后肘关节的功能锻炼是十分重要的。

2、尺骨冠状突粉碎骨折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接骨板外固定,螺钉或克氏针固定,铆钉固定以及假体置换等,患者术后需在骨折内固定的支持下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但是对于严重的冠状突骨折,除了肘关节置换,其他的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对极小骨折块的固定,出现对组成关节面的冠状突骨折块固定不牢固,引起肘关节不稳或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而肘关节置换治疗对年轻的冠状突骨折的患者不能作为最佳治疗方案,在可以实现骨折块固定的前提下,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最好的选择。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骨内固定冠状突骨折的接骨板,可以实现对极小骨折块的固定,同时对复杂粉碎的冠状突骨折提供更准确,稳定牢固的固定方式,对尺骨冠状突关节面骨折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帮助患者早期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2、一种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包括:接骨板主体,所述接骨板主体与尺骨冠状突的关节面结构匹配;所述接骨板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接骨板近端、接骨板外侧端、接骨板远端和接骨板内侧端,所述接骨板近端、接骨板外侧端、接骨板远端和接骨板内侧端对应放置在冠状突的前端、外侧、后端和内侧;所述接骨板主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将接骨板主体固定在冠状突上的万向固定孔,所述接骨板主体的中部两侧开设有两处中空设计。

3、进一步地,所述接骨板主体为梯形结构,与尺骨冠状突的关节面前窄后宽的结构一致。

4、进一步地,所述接骨板近端处的宽度小于接骨板远端,所述接骨板近端的两侧与接骨板外侧端和接骨板内侧端的连接处均具有凸起,所述接骨板外侧端和接骨板内侧端呈倾斜设置;

5、所述接骨板远端呈平滑段,接骨板近端与接骨板远端的中部之间具有连接段,一侧的中空设计开设在接骨板近端、接骨板外侧端、接骨板远端和连接段之间,另一侧的中空设计开设在接骨板近端、接骨板内侧端、接骨板远端和连接段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万向固定孔设有11个,其中一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接骨板近端的中部,两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两个凸起处,两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接骨板外侧端的中部,一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接骨板外侧端和接骨板远端的连接处,一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接骨板远端和接骨板内侧端的连接处,两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接骨板内侧端的中部,一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接骨板远端的中部,一个万向固定孔开设在连接段的中部。

7、进一步地,所述万向固定孔内配合连接有螺钉,通过螺钉实现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接骨板主体具有折弯功能。

9、进一步地,所述接骨板主体的材质为医用不锈钢、医用钛合金或医用可降解材料。

10、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采用骨内固定的方式,接骨板主体直接固定于冠状突关节面下方,实现了对尺骨近端关节面的直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固定方式更加坚实可靠,有利于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1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接骨板主体为梯形结构,与冠状突的解剖形态一致,可以实现对冠状突解剖复位及固定,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

1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接骨板主体可以通过折弯与冠状突骨折块复位后形态一致,减少了接骨板固定后对骨折块产生的应力作用,降低了内固定失效和骨折块移位的发生率。

1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接骨板主体上的万向固定孔,可以实现传统固定方式无法固定的粉碎骨折块或小骨折块的个体化固定,使内固定更稳定、牢固,对冠状突关节面提供坚强的固定方式,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15、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冠状突骨折,也可应用于其他部位的粉碎骨折。

16、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医疗等领域广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骨板主体(1),所述接骨板主体(1)与尺骨冠状突的关节面结构匹配;所述接骨板主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接骨板近端(2)、接骨板外侧端(3)、接骨板远端(4)和接骨板内侧端(5),所述接骨板近端(2)、接骨板外侧端(3)、接骨板远端(4)和接骨板内侧端(5)对应放置在冠状突的前端、外侧、后端和内侧;所述接骨板主体(1)上设有多个用于将接骨板主体(1)固定在冠状突上的万向固定孔(6),所述接骨板主体(1)的中部两侧开设有两处中空设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主体(1)为梯形结构,与尺骨冠状突的关节面前窄后宽的结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近端(2)处的宽度小于接骨板远端(4),所述接骨板近端(2)的两侧与接骨板外侧端(3)和接骨板内侧端(5)的连接处均具有凸起,所述接骨板外侧端(3)和接骨板内侧端(5)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固定孔(6)设有11个,其中一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接骨板近端(2)的中部,两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两个凸起处,两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接骨板外侧端(3)的中部,一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接骨板外侧端(3)和接骨板远端(4)的连接处,一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接骨板远端(4)和接骨板内侧端(5)的连接处,两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接骨板内侧端(5)的中部,一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接骨板远端(4)的中部,一个万向固定孔(6)开设在连接段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固定孔(6)内配合连接有螺钉,通过螺钉实现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主体(1)具有折弯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主体(1)的材质为医用不锈钢、医用钛合金或医用可降解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包括接骨板主体,所述接骨板主体与尺骨冠状突的关节面结构匹配;所述接骨板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接骨板近端、接骨板外侧端、接骨板远端和接骨板内侧端,所述接骨板近端、接骨板外侧端、接骨板远端和接骨板内侧端对应放置在冠状突的前端、外侧、后端和内侧;所述接骨板主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将接骨板主体固定在冠状突上的万向固定孔,所述接骨板主体的中部两侧开设有两处中空设计。本技术可直接将接骨板主体固定于冠状突关节面下方,实现对关节内骨折块直接固定,固定方式更加坚实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吴俞萱,王剑兰,廉晓东,穆江,张爽,鲁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6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