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27  14


本技术属于叉车技术,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叉车的货叉前后倾斜是一种常见的能防止货物在搬运过程中跌落的装置,而货叉的前后倾斜通常由一台或者两台水平放置的油缸,通过活塞杆来推动货叉架,使货叉产生角度倾斜变化来完成。这种油缸的布置方式可以将推力直接应用于货物重力产生的转矩,近乎垂直于力臂,用最小的推力推动货叉架,使货叉角度旋转,前后小角度倾斜动作,这是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油缸安装结构和方式。

2、但是现有的油缸的布置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3、剪叉式叉车的剪叉架伸缩的范围既要满足市场的常见需求,且在收缩回初始位置时,相对于门架的距离越近越好;在剪叉式叉车这种收缩到初始位置需要更小的距离时,水平放置的油缸在长度上有时会无法满足;油缸的后方会有链条固定座,前面有时会有侧移器,因此油缸不能无限朝后布置;并且油缸也需要一定的行程,做短也有极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包括剪叉前架组件,还包括:

3、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剪叉组件内壁的背面;

4、侧移器,所述侧移器转动连接于所述剪叉前架组件的下端;

5、挡货架,所述挡货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侧移器的顶部;

6、货叉,所述货叉通过卡槽卡接于所述侧移器的滑槽内部;

7、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块和倾斜油缸,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剪叉前架组件内壁背面的顶部,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剪叉前架组件内壁背面的底部,所述倾斜油缸尾部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所述第一铰轴的尾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铰轴,所述第二铰轴的表面铰接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的顶部通过第三铰轴铰接有转轴连接块,所述转轴连接块的一侧通过第四铰轴与倾斜油缸的底端铰接。

8、优选的,所述转轴连接块的另一侧通过第五铰轴与侧移器的一侧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轴座的一侧设置有油嘴。

10、优选的,所述转轴座的下孔两端均设置有带肩自润滑轴套。

11、优选的,所述转轴座与转轴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耐磨垫片。

12、优选的,所述第五铰轴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圆柱销,所述转轴连接块的下孔中设置有自润滑轴套,所述第四铰轴表面的前侧设置有轴用弹性挡圈。

1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一种竖置的倾斜油缸的布置方式,来缩短前移式叉车剪叉部分的长度,使载重重心向车体靠近,对整车设计配重的优化;且油缸作用力方向不同,但是与传统油缸的布置结构的输出力相当的特点,铰接结构使油缸竖置时的推力尽可能与水平推力相当,根据现有的空间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水平推力,避免了油缸在长度上无法满足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包括剪叉前架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块(29)的另一侧通过第五铰轴(210)与侧移器(3)的一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座(27)的一侧设置有油嘴(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座(27)的下孔两端均设置有带肩自润滑轴套(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座(27)与转轴连接块(29)之间设置有耐磨垫片(2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铰轴(210)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圆柱销(215),所述转轴连接块(29)的下孔中设置有自润滑轴套(216),所述第四铰轴(211)表面的前侧设置有轴用弹性挡圈(2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剪叉前移式叉车的倾斜油缸布置结构,包括剪叉前架组件,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剪叉组件内壁的背面;侧移器,所述侧移器转动连接于所述剪叉前架组件的下端;挡货架,所述挡货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侧移器的顶部。本技术通过一种竖置的倾斜油缸的布置方式,来缩短前移式叉车剪叉部分的长度,使载重重心向车体靠近,对整车设计配重的优化;且油缸作用力方向不同,但是与传统油缸的布置结构的输出力相当的特点,铰接结构使油缸竖置时的推力尽可能与水平推力相当,根据现有的空间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水平推力,避免了油缸在长度上无法满足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孙叔原,邓雷,徐松屹,王祺,徐燕兵,徐金涛,胡骁,沈海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5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