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及流转方法。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在一些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料框进行接料,并将装满食品的料框存放到仓库中,以便于后续进行包装、销售等。例如,在一些茶叶的生产线中,当将茶叶按照每泡所需的克重进行打包后,需要使用料框对茶叶包进行接料,并将料框和茶叶包一起拉到仓库中存放;当料框中的茶叶包被全部取出后,再将空料框送到生产线中接料,以实现料框的循环利用。
2、目前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都依靠人工手动对料框进行搬运,当然,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和提高效率,在搬运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到一些辅助工具,例如手推车等。但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料框的取放都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导致无法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发明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及流转方法,可实现对生产线上的料框进行自动流转,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所述流转装置包括:
4、一料框中转分配机构,所述料框中转分配机构包括行走轨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上的中转小车,所述中转小车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且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中转小车的行走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反;
5、至少一用于输送空料框的第三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机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的一侧,且通过所述中转小车带动第一输送机与第三输送机相衔接;
6、至少一用于输送装有物料的料框的第四输送机,所述第四输送机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的一侧,且通过所述中转小车带动第二输送机与第四输送机相衔接;各所述第三输送机和第四输送机沿着所述中转小车的行走方向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同一侧;
7、至少两接料输送机构,各所述接料输送机构沿着所述中转小车的行走方向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另一侧,且通过所述中转小车带动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相衔接。
8、进一步的,所述接料输送机构包括:
9、支撑框架;
10、用于输送空料框的第五输送机,所述第五输送机设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的一侧;
11、第六输送机,所述第六输送机设于所述第五输送机的输出端下方,且所述第五输送机的输出端形成有供所述第六输送机上升的第一避让开口,所述第六输送机的输送方向与第五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12、第一顶升机构,所述第一顶升机构与所述第六输送机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带动所述第六输送机的顶部上升至高于所述第五输送机顶部的位置;
13、用于输送装有物料的料框的第七输送机,所述第七输送机设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的另一侧;
14、第八输送机,所述第八输送机设于所述第七输送机的输入端下方,且所述第七输送机的输入端形成有供所述第八输送机上升的第二避让开口,所述第八输送机的输送方向与第七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六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第八输送机的输入端紧邻设置;
15、第二顶升机构,所述第二顶升机构与所述第八输送机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带动所述第八输送机的顶部上升至高于所述第七输送机顶部的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第六输送机和第八输送机均采用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第四输送机、第五输送机和第七输送机均采用辊筒输送机,且所述第七输送机的底部与支撑框架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输送机的输出端和第七输送机的输入端均设置有料框挡板;所述第五输送机和第七输送机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料框整平机构,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第一料框整平机构的长度小于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料框整平机构的长度,且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第一料框整平机构与料框挡板之间形成有料框输送通道。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一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所述第七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二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且所述中转小车在带动第一输送机与第五输送机相衔接时,所述第二输送机与第七输送机相衔接。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一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所述第四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二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料框整平机构,所述第四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料框整平机构。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第四输送机、第五输送机、第六输送机、第七输送机和第八输送机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料框的检测传感器。
22、第二方面,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的流转方法,所述流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一输送机与第三输送机相衔接,将第三输送机上的空料框输送给第一输送机;
24、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一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相衔接,将第一输送机上的空料框输送给接料输送机构,当接料输送机构上的料框接完物料后,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二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相衔接,将接料输送机构上装有物料的料框输送给第二输送机;
25、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二输送机与第四输送机相衔接,将第二输送机上装有物料的料框输送给第四输送机,并利用第四输送机将装有物料的料框输送到仓库。
2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一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相衔接,将第一输送机上的空料框输送给接料输送机构,当接料输送机构上的料框接完物料后,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二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相衔接,将接料输送机构上装有物料的料框输送给第二输送机具体包括:
27、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一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的第五输送机相衔接,将第一输送机上的空料框输送给接料输送机构的第五输送机;
28、控制接料输送机构的第五输送机将空料框输送到第六输送机的上方,当前一个料框未驶离第八输送机的上方时,使第六输送机上方的空料框处于等待状态;当前一个料框接完物料并驶离第八输送机的上方时,控制第一顶升机构带动第六输送机上升将空料框顶升至第五输送机的上方,同时控制第二顶升机构带动第八输送机上升至与第六输送机相平的位置,并将第六输送机上的空料框输送给第八输送机,且在空料框进入到第八输送机后,控制第一顶升机构带动第六输送机下降复位;
29、控制第二顶升机构带动第八输送机下降复位,使空料框进入到第七输送机的顶部,将物料输送到第七输送机上的空料框中,并在料框接料的过程中控制第七输送机带动料框进行往复运动,使物料均匀分散到料框内的各个位置;当第七输送机上的料框接满物料后,暂停物料输送;
30、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二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的第七输送机相衔接,将第七输送机上装有物料的料框输送给中转小车的第二输送机。
31、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整个流转装置包括料框中转分配机构、用于输送空料框的第三输送机、用于输送装有物料的料框的第四输送机以及多个接料输送机构,并且第三输送机和第四输送机位于行走轨道的一侧,多个接料输送机构位于行走轨道的另一侧,且料框中转分配机构上设置有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一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使得通过料框中转分配机构、第三输送机、第四输送机和接料输送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生产线上的料框进行自动流转,而无需人工手动对料框进行搬运,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1.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输送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输送机和第八输送机均采用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第四输送机、第五输送机和第七输送机均采用辊筒输送机,且所述第七输送机的底部与支撑框架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输送机的输出端和第七输送机的输入端均设置有料框挡板;所述第五输送机和第七输送机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料框整平机构,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第一料框整平机构的长度小于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料框整平机构的长度,且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第一料框整平机构与料框挡板之间形成有料框输送通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一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所述第七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二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且所述中转小车在带动第一输送机与第五输送机相衔接时,所述第二输送机与第七输送机相衔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一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所述第四输送机的顶部与第二输送机的顶部相平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料框整平机构,所述第四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料框整平机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第四输送机、第五输送机、第六输送机、第七输送机和第八输送机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料框的检测传感器。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料框自动流转装置的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料框自动流转装置的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一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相衔接,将第一输送机上的空料框输送给接料输送机构,当接料输送机构上的料框接完物料后,控制中转小车沿着行走轨道行走至使中转小车上的第二输送机与接料输送机构相衔接,将接料输送机构上装有物料的料框输送给第二输送机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