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属医药。
背景技术:
0、技术背景
1、晕动病( motion sickness,ms) 是指当机体受到不适应的运动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以晕眩、恶心、胃肠道不适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间或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前庭神经系统平衡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乏力、冷汗、注意力涣散等。该病常因乘坐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诱发,故又名“晕车病”“晕船病”,发病率可达 80%。晕动病一般不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但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并对其正常工作生活带来影响。
2、目前晕动病防治的主要手段是服用西药制剂,这些西药制剂种类繁多,如拟交感神经药、抗组胺药、抗胆碱药、胃动力药等;且多数含镇定类及副交感神经阻断剂成分,与感冒药、抗过敏药同时服用可造成不良反应。某些患者服用含有酸赛克力嗪或咖啡因药物后会发生药物过敏现象。因此,临床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实际应用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在不造成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有效预防和治疗晕动反应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治疗晕动病药物的不足,提出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这种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晕动病,且无不良反应。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主要由桔梗、霍香、葛根、干姜、大枣、薄荷、甘草等中草药制成。
4、上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各味中草药用量在下述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
5、桔梗3-30份 干姜3-15份 霍香6-20份 葛根6-20份
6、大枣3-15份 薄荷1-9份 甘草1-9份
7、优选为:
8、桔梗12份 干姜6份 霍香9份 葛根9份
9、 大枣6份 甘草3份 薄荷3份
10、进一步优选为:
11、桔梗20份 干姜6份 葛根9份 薄荷3份
12、上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可药用的常规制剂。例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粉碎混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浓缩,滤过,制成口服液、糖浆剂、合剂;但是为了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药用水提取,滤过,浓缩,干燥,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剂;但这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3、本发明的药物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4、1)将所述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0.5-2小时,合并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水提液;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15、2)将所得干膏粉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
16、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步骤1)中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
17、上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服用方法,制成的制剂乘坐交通工具之前一天和乘坐交通工具期间,一日的服用剂量,分2次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或乘坐交通工具之前1小时,一日的服用剂量,1次口服。
18、以上各中草药份是重量份,是以生药计算的,在本发明中,若重量以克为单位,该组成为成人一日的服用剂量。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千克或以吨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少,但各中草药之间的生药重量配比比例不变,成人一日的服用剂量不变。
19、至此,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药物预防和治疗晕动症效果好,且无不良反应。本发明所用各中草药原料,均是食药两用的原料,无安全性担忧。
20、本发明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大量的人用经验研究,工艺研究以及药效学试验所得到的。中医认为:ms是因素体气血亏虚、脑失濡养,同时水液运化不利而生痰湿,痰浊内阻,气机不利,遇到颠簸等外因引起风气上扰,使三焦气机逆乱,使痰水饮食压在气上,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水湿内停,上蒙清窍而发。治宜补气养血,宽中理气,除湿化痰,开通壅塞之道。
21、本发明桔梗君药。《新修本草》:“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利五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下蛊毒。”《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湿,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碱毒,以白粥解。”《本草汇言》:“主利肺气,通咽膈,宽中理气,开郁行痰之要药也。” 《本草述钩元》:“下一切气,……如有痰水饮食压在气上,惟用桔梗开通壅塞之道,升提其气上行,能使痰水饮食降下也。”
22、葛根、大枣共为臣药。 葛根,有解肌退热,升阳止泻,通经活络之功。常用于头痛,项背强痛,眩晕头痛,胸痹心痛。《本草正义》: “葛根,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伤寒论》:“为阳明主药,正惟表寒过郁于外,胃家阳气不能散布,故以此轻扬升举之药,捷动清阳,捍御外寒,斯表邪解而胃阳舒展,……又主呕吐者,亦以胃气不能敷布,致令食不得入,非可概治胃火上逆之呕吐。”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 《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食疗本草》:“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
23、干姜、藿香共为左药。干姜,《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霍香,《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24、薄荷、甘草共为使药。《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滇南本草》:“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脘腹挛急疼痛。
25、本发明诸药合用共奏治宜补气养血,宽中理气,除湿化痰,开通壅塞之道,升清降浊。预防和治疗晕动症效果好,无不良反应。
26、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和预防晕动病的有益效果。下面试验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作用,而非本发明的限制。
27、称取桔梗12kg 干姜6 kg 霍香9 kg 葛根9kg、大枣6 kg 甘草3 kg 薄荷3 kg,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6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沉淀,静24小时,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28、验证本发明治疗和预防晕动病的有益效果。
29、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安全评价中心
30、1、供试品、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31、1.1基本信息
32、1.1.1供试品
33、名称:本发明干膏粉。
34、规格:250g/袋(每g干膏粉相对于生药4.06g)。
35、批号:202301。
36、形状:中褐色粉末,气微,微辛。
37、有效期:2025.01
38、加工企业: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9、1.1.2溶媒
40、名称:蒸馏水
41、规格:25l/桶
42、批号:20230227
43、1.2供试品溶液配制、分发与处理
44、1.2.1供试品配制方法
45、供试品高剂量1.6g生药/ml(干膏粉0.394g/ml):称取干膏粉约3.94 g(16.0g生药),置经过标定的烧杯中,加蒸馏水缓慢搅拌并稀释至10 ml,搅拌均匀,即得浓度为0.394g/ml (1.6g生药/ml)的供试品溶液。
46、供试品中剂量0.8 g生药/ml(干膏粉0.197 g/ml):称取取干膏粉约1.97 g(8.0g生药),置经过标定的烧杯中,加燕馏水缓慢搅拌并稀释至10 ml,搅拌均匀,即得浓度为0.197 g/ml (0.8g生药/ml)的供试品溶液。
47、供试品低剂量0.4g生药/ml(干膏0.0985g/ml):称取取干膏粉约0.985g(4.0g生药),置经过标定的烧杯中,加蒸馏水缓慢搅拌并稀释至10 ml,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即得浓度为0.0985g/ml (0.4g生药/ml)的供试品溶液。
48、1.2.2分发:每次给药前分发给试验人员。
49、1.2.3处理:每次给药后剩余的样品返还样品配制室,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50、sd大鼠是药效学试验研究中公认的咽齿类标准动物之一,遗传背景清楚,遗传性状稳定,有较多的背景资料和研究基础,且动物供应充足,故本试验采用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51、性别、数量、周龄、体重范围:
52、接收时:雌性:40只,5-6周,180-220.2g。
53、雄性:40只,5-6周,180.7-211.7g。
54、检疫末:雌性:40只,6-7周,210.6-242.1g。
55、雄性:40只,6-7周,231.3-262.6g.
56、动物来源:济南朋悦实验动物繁育有限公司
57、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370726231101036112
58、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鲁) 2022 0006,有效期:2022年10月26日-2027年10月 25日.
59、2.3饲养设施
60、动物饲养于试验机构屏障设施内。设定温度20-26c,实际温度20.1-25.9c,日温差≦4c;设定相对湿度40%-70%,实际相对湿度41.3%-67.6%;换气次数≧15次;相通区域的最小静压差≧10 pa;气流速度≦0.2m/s;噪音≦60db;最低工作照度≧200 lx;动物照度15-20 lx;昼夜明暗交替时间10h/14h。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 (鲁) 20220005,有效期:2022.03.09-2027.03.08。
61、环境检测:2023年02月委托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对动物饲养设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gb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屏障环境设施的要求,报告日期2023年02月20日,报告编号:h20230003。
62、2.4饲养笼具
63、鼠盒,规格:长×宽×高=320×180×150 mm,由苏州市嘉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许可证:scxk(苏)2009-0004。
64、饲养密度: ≦5只/盒。
65、日常更换:饲养盒2次/周或必要时;饲养盒网罩1次/周或必要时。
66、2.5饲料
67、名称:spf 大小鼠生长繁殖配合饲料。
68、批号:23073113。
69、实验动物饲料质量合格证号:230800530。
70、来源:科澳协力(天津)饲料有限公司
71、生产许可证号:scxk (津)2020-0004,有效期:2020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19日。
72、饲养:每2-3日添加1次或必要时,动物自由摄取。
73、质量控制:本批饲料由生产企业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水分、钙、总磷,粗灰分等营养成分以及由生产企业委托谱尼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和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砷、铅、铺、永、六六六、滴滴洲、黄曲霉赤素b1等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标。
74、2.6饮用水
75、名称:实验动物饮用水(屏障)
76、来源:mn-lm200j实验动物饮水机
77、饮水:每2-3日更换1次或必要时,动物自由饮水。
78、质量控制:2023年03月委托山东泉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饮用水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循、铬(六价)、硝酸盐(以n计)、色度、浑浊度、臭和味、ph、铝、铁、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以caco3计)进行检测,每项指标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79、2.7动物接收、检疫期标识及观察
80、2.7.1接收:动物购入后,经传递窗进入功能实验室检疫,检查合格后放入饲养盒内上架饲养。
81、2.7.2标识
82、门牌标识:白色门牌,标识包括专题编号、专题名称、专题负责人及电话、实验动物、动物数量、动物接收日期、检疫结束日期、饲养间、检疫观察者、检疫负责人及电话。
83、笼卡标识:白色笼卡,标识包括专题编号、实验动物、笼号、性别、标识、动物接收日、专题负责人。
84、动物标识:采用大小鼠尾部自动标号仪标号,雌雌标号均为1-40号。
85、2.7.3观察
86、观察时间:7天
87、一般体征:动物接收日、检疫末进行详细的体检,其他时间每天笼旁观察1次。观察指标:动物被毛、皮肤、眼、耳、鼻、口腔、四肢、阴部、肛门、精神状态等是否有异常,
88、体重测定:动物接收日和检疫末各称重1次。
89、检疫结果,体重:80只动物,检疫初雌性动物为180-220.2g,雄性动物为180.7-211.7g;检疫末雌性动物为210.6-242.1g,雄性动物为231.3-262.6g。一般体征:80只动物的被毛、皮肤、眼、耳、鼻、口腔、四肢、阴部、肛门、精神状态等均未见异常,摄食和饮水均正常。
90、检疫结论:合格。
91、晕动病模拟器根据 crampton 等的报道仿制而成。
92、1、动物分组、标识、编号
93、1.1分组
94、检疫合格的动物剔除体重较大或较小的动物,单性别体重差异应在平均体重的20%之内,共50只,雌雄各半。雌性动物按体重由小到大排序,雄性动物按体重由大到小排序,按照拉丁方法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干膏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共5组,5只/性别/组。
95、1.2标识
96、1.2.1门牌标识,白色门牌,标识内容:专题编号、专题名称、实验动物、动物数量、给药时间、饲养结束日期、饲养间、给药观察者、专题负责人及电话,
97、1.2.2笼卡标识,分组后阴性对照组采用白色笼卡,模型对照组采用蓝色笼卡,低剂量组采用绿色笼卡,中剂量组采用黄色笼卡,高剂量组采用红色笼卡,内容包括:专题编号、实验动物、给药途径、组别、笼号、性别、标识、编号、给药时间、专题负责人。
98、1.2.3动物标识,除保留检疫期尾部标识外,分别用染色笔染色头、颈、背、尾,第5只不染色。
99、1.3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共4位,第1位表示组别,第2位表示性别,第3、4位表示组内动物号(01、02、03...)。动物组别、性别、数量、编号见表1。
100、表1 动物组别、性别、数量、编号表
101、2、给药剂量、途径、方法、频率和用药期限及选择的理由
102、2.1给药剂量
103、2.1.1供试品剂量设计依据
104、①人临床剂量和给药方法:一次服用药材48g,折合干膏粉为11.82g。
105、本发明人一次服用药材48g,折合干膏粉为11.82g,按照体重70kg 计算,人一次用剂量约为48g/70kg=0.6857g生药/kg/d。
106、大鼠等效剂量估算:体表面积近似计算公式为lgs=0.8762+0.698lgw,其中s为体表面积(cm2),w为体重(g)。人和大鼠体重分别按70kg 和250g 计算,其体表面积分别为1.8117m2和0.0355m2。按照体表面积估算大鼠等效剂量=人一次用量(g/d)/人体表面积(m2)×大鼠体表面积(m2)/大鼠体重(kg)=48g/1.8117 m2×0.0355m2/0.25kg-3.762g生药/kg/d。
107、2.1.2供试品剂量设计
108、参考上述计算,剂量设计如下:
109、高剂量:16.0g生药/kg/d,约为人临床一次拟用剂量的23.33倍(体表面积等效剂量的4.25倍)。
110、中剂量:8.0g生药/kg/d,约为人临床一次拟用剂量的11.67倍(体表面积等效剂量的2.13倍)。
111、低剂量:4.0g生药/kg/d,约为人临床一次拟用剂量的5.83倍(体表面积等效剂量的1.06倍)。
112、2.1.3阴性对照品设计及依据
113、供试品用蒸馏水配制,故选蒸馏水作为阴性对照品。
114、2.2给药途径:临床途径为口服,故试验采用灌胃给药。
115、2.3给药方法:灌胃给药,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体积:10ml/kg。
116、2.4给药频率:建立晕动病模型前30分钟,一次灌胃。
117、3、模拟晕动病大鼠模型建立
118、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灌胃30分钟后,放入晕动症模拟器中,装置绕垂直轴顺时针旋转,以16°/s2角加速度加速至120°/s2,再以48°/ s2角减速度减速至零,交替加、减速进行,持续30分钟,统计晕反应指数。
119、4、晕动反应指数评分标准
120、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由于啮齿类动物没有呕吐反射,晕反应指数的变化与啮齿类动物加速度暴露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啮齿类动物晕动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121、晕动反应指数的评分标准包括:排便颗粒每个记1分,无则记0分;小便有记1.2分,无记0分;立毛严重记1.2分,轻微记0.6分,无记0分;颤抖记1.2 分,无记0分;晕动反应指数是这四部分分数的总和。
122、5、结果
123、晕动病大鼠模型建立刺激后,模型组大鼠晕反应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发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晕动反应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1),本发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晕动反应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发明低、中、高剂量具有明显的提高大鼠对抗模拟晕动刺激的能力。见表2。
124、 表2 干膏粉对模拟晕动刺激大鼠晕动反应指数的影响
125、﹡﹡:vs 模型组,p<0.01;﹟:vs 空白对照组,p<0.01;﹟﹟:vs 空白对照组,p>0.05。
126、本发明的临床研究
127、一、制备供试品:
128、1)称取桔梗12kg 干姜6 kg 霍香9 kg 葛根9kg、大枣6 kg 甘草3 kg 薄荷3 kg,共同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60℃)时,真空干燥,粉碎,得干膏粉11.7 kg;
129、2)干膏粉加糊精8.3 kg,混匀,加入适量的纯化水,制软材、20目筛制粒、干燥,18目筛整粒;
130、3)分装成10g/袋,得颗粒剂。
131、二、临床研究
132、1、病例来源及例数
133、选取有晕车病史,且无身体疾病的本公司员工及亲属40人。
134、2、诊断标准
135、符合《晕动病诊断标准: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共识文件》:
136、①乘船、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病;
137、②先出现眩晕、倦怠,后出现头痛、口角流涎、恶心、呕吐、精神抑郁、面色苍白,严重者表现为出冷汗,血压降低,心动过速或过缓,呕吐严重者还可引起失水、酸中毒等;
138、③停止运动后,于短时间内症状消失;
139、④既往出行有类似病史且反复发作。
140、3、纳入标准
141、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142、②无慢性病等严重基础疾病;
143、③知晓实验内容与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4、4、排除标准
145、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
146、②近1周内曾应用前庭抑制剂者,近1周饮含酒精、咖啡因等影响自主神经活性饮料者;
147、③有头、耳外伤史或手术史者;
148、④有中耳、内耳或前庭疾病及眩晕病史者 ,如中耳炎、bppv、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或迷路炎、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等。
149、5、脱落标准
150、①因任何主观或客观因素研究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51、②未遵医嘱治疗,致使疗效无法判断或资料不全者。
152、6、晕动病评分标准
153、本研究通过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眩晕病graybiel晕动病评分的变化,较全面分析本疗法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包括呕吐症状(特异症状)、 皮肤颜色(唇色)、 出冷汗、唾液分泌、困倦、疼痛、中枢神经症7个维度,其中前5个维度根据症状表现程度赋值,分别为特异性症状(16分)、重度(8)、中度(4)、 轻度 (2)、 附加症状(1), 后2个维度仅有附加症状(1), 总分为各维度得分相加。具体内容见表3。
154、表3 晕动病程度评分表
155、 种类 特异性症状16分 重度8分 中度4分 轻度2分 附加症状1分 呕吐症状 呕吐/干呕 恶心(剧烈/明显,一般) 恶心(轻微) 上腹部不适 上腹部有反应(打嗝等) 皮肤颜色(唇色) 苍白 淡白无华 淡白 脸红 出冷汗 剧烈/明显 一般 轻微 唾液分泌 剧烈/明显 一般 轻微 困倦 剧烈/明显 一般 轻微 疼痛 / / / 头疼 中枢神经症状 头晕:睁眼非常晕闭眼明显晕
156、7、临床研究方法
157、无身体疾病的本公司员工及亲属40人,治疗前乘坐同一辆客车,时间为1小时,进行晕动病评分。
158、7天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9-60岁;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10-57岁;均无汽油过敏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晕动病评分为(10.64±9.53)分,治疗组晕动病评分为(10.68±9.51)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59、两组被观察者乘坐同一辆客车,时间为1小时。治疗组乘车前一天口服颗粒剂,1日2袋,每日早晚各1袋,乘车前1小时,1次口服2袋。对照组在上车前1 小时内口服 1 粒晕海宁(45mg/粒)。采取与被观察者同行的方法进行观察,进行统计分析。
160、8、治疗结果
161、治疗前对照组晕动病评分为(10.64±9.53)分,治疗组晕动病评分为(10.68±9.5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评分为(7.21±4.81)分,p<0.05,治疗组评分为(3.64±5.16)分,p<0.01,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晕动病严重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4。
162、表4 两组患者graybiel晕动病评分( 分)
163、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0.64±9.53 7.21±4.81* * 观察组 10.68±9.51 3.64±5.16* #
164、注:组内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1.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桔梗、霍香、葛根、干姜、大枣、薄荷、甘草中草药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味中草药用量在下述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味中草药用量,优选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味中草药用量,进一步优选为: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可药用的常规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晕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优先如下方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