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咖啡冲煮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1、意式咖啡机,咖啡机的一种。其原理是采用高压蒸汽和水的混合物快速穿过咖啡层,瞬间萃取出咖啡。这样出来的咖啡温度很高,咖啡因等杂质的含量很低,并且口感浓郁。通常具备锅炉产生热水,将热水加压到约9个大气压后流经金属滤器内的粉状咖啡豆而冲煮出咖啡,此种受压热水冲煮出的咖啡较一般的浓厚,且会有乳化的油脂,通常称为意式咖啡或浓缩咖啡,意式咖啡机分很多种,一般商业用的来说,最普通的就是单锅炉,再来还有双锅炉,还有多锅炉,当然价格也跟着变贵,除了一般的电子控制开关,还有拉拔式的意式咖啡机,种类各有千秋。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178994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恒温冲煮设备,现有技术的加热方式是位于发热煲体内的发热管加热,发热煲内的温度较为复杂,各点的温度不稳定,且发热管表面的余热也会影响最终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通过多腔体混合冷热液体,控制水温稳定,提高冲煮咖啡的口感。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包括
3、一级调节机构,包括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和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冷水进水口与热水进水口之间,所述冷水进水口和热水进水口的进水量可调;
4、发热煲混合腔,所述冷水进水口与发热煲混合腔连通,所述冷水进水口位于发热煲混合腔上方,所述热水进水口与发热煲混合腔连通,所述热水进水口位于发热煲混合腔下方;
5、密封杆,所述密封杆位于发热煲混合腔一侧,所述密封杆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混合腔和下混合腔,所述上混合腔位于下混合腔顶部,所述上混合腔环绕密封杆的周向设置,所述下混合腔位于密封杆的底部,所述密封杆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两端分别连通上混合腔与发热煲混合腔;
6、二级调节机构,包括出水孔、混合通道和调节针,所述出水孔设置在密封杆的顶部,所述混合通道在高度方向上在密封杆的顶部向下与上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通道在高度方向上在密封杆的中心向下与下 混合腔连通,所述出水孔设置在密封杆上方的中心位置,所述调节针在高度方向上进出出水孔调节出水孔的间隙;
7、冲煮头腔,所述冲煮头腔的顶部与下混合腔连通,所述冲煮头腔位于密封杆的下方,所述冲煮头腔的设置有出液口;
8、三级调节机构,包括顶杆、顶杆弹簧和凸轮,所述顶杆位于出液口位置,所述顶杆弹簧套设在顶杆上并使顶杆与凸轮的外轮廓配合控制出液口间隙。
9、作为优选,所述冷水进水口上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入发热煲混合腔内部,所述导水管朝下设置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朝向热水进水口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伸入发热煲混合腔内部,与向上设置的热水进水口相对,保证冷热水的交换和混合在发热煲混合腔的中部实现,使冷水流和热水流相冲,同时由于热水密度较低,在后续不断补热水的过程中,能够向上流动,向混合中的液体上方流动,使混合更加充分。
11、作为优选,所述热水进水口设置在发热煲混合腔的底部,所述热水进水口竖直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进入发热煲混合腔内部的热水能够向上流动。
13、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孔在密封杆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进水孔至少设置有四个。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发热煲内混合后的热水能够均匀的进入到上混合腔内。
15、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针的底部设置有锥形面,所述调节手柄控制调节针的转动,使调节针在高度方向上升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调节手柄,使调节针进行上下活动,使调节针与密封杆的出水口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间隙大小,使上混合腔内液体可变水量或压力进入到下混合腔内,增加水温的控制阶段。
17、作为优选,所述混合通道包括依次设置在密封杆底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密封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台阶,所述滑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部的下混合腔内的水压高于调节弹簧的弹性时,移动滑动轴,压缩调节弹簧打开下混合腔与冲煮头腔之间的连接位置,使下混合腔内的热水进入冲煮头腔内。
19、作为优选,所述冲煮头腔的顶部与下混合腔之间设置有连通孔,所述滑动轴的底部设置有与连通孔配合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末端位于冲煮头腔内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轴与连通孔配合,在连通孔打开后,固定轴与连通孔之间的间隙,起到控制进入下混合腔内热水流量的作用。
21、作为优选,还包括壳体,所述发热煲混合腔位于壳体内的右侧且延伸至壳体的中部,所述密封杆位于壳体的中部的上方,所述冲煮头腔位于壳体中部的下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传递温度的密封杆中置,避免发热煲混合腔内冷热混合时的不稳定水温影响密封杆。
23、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杆下方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密封杆设置,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在连通孔位置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连通孔同心设置,所述密封块的顶部与滑动轴的底部抵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增加了下混合腔与密封杆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密封槽和密封圈配合,避免液体从发热煲混合腔进入下混合腔内,同时便于安装,对密封杆和壳体在安装时起到定位的作用。
25、综上所述,该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具有以下效果;
26、调温效果,
27、第一、冷水进水口设置导水管,导水管向发热煲混合腔中间延伸,实现在发热煲中间位置进行冷热水混合,比现有技术混合时的空间更大,在冷热水流量调节时,所达到的温度调节更加迅速;
28、第二、导水管设置向下的导水孔,热水进水口是相对向上设置的,热水密度小向上流动,冷水密度大向下流动,使两者之间产生对流,提高混合效果;
29、第三、导水孔与热水进水口在高度和水平方向错开一定距离,在流动过程中在发热煲混合腔的中部产生涡流,使调温更加迅速;
30、第四、通过调节手柄控制调节针转动和升降,控制出水孔的间隙,调节热水进入下混合腔的水量与压力,起到调温的作用;
31、恒温,
32、第一、上混合腔密封杆外侧,密封杆具有导热作用,发热煲混合腔内的热水对上混合腔内起到了一重恒温的效果;
33、第二、混合通道在上混合腔的顶部与外部发热煲内的热水通过密封杆传递温度,在热水流动过程中,起到二重恒温的效果;
34、第三、混合通道向下的结构中,外侧的上混合腔对中心的混合通道,通过密封杆内部的内壁传递温度,起到三重恒温的效果;
35、第四、经过上混合腔后,外侧的发热煲混合腔对混合通道内流动的热水,通过密封杆的外壁传递温度,起到四重恒温的效果;
36、避免温度干扰,
37、在热水的流动过程中,发热煲混合腔、上混合腔、下混合腔与冲煮头腔独立设置,逐级进行保温,避免了发热煲混合腔内的温度影响后续腔室的温度;
38、调节压力,
39、1.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的进水水压与水量可调,起到调节发热煲混合腔内压力的作用;
40、2.通过调节针调节热水从上混合腔进入下混合腔的压力,具有恒定水量和水压的作用;
41、3.通过设置在冲煮头腔内的凸轮机构,通过凸轮机构的不规则形状,从而控制出液口的开口大小,起到调节出液口水压和水量的作用;
42、现有技术的加热方式是位于发热煲体内的发热管加热,发热煲内的温度较为复杂,各点的温度不稳定,且发热管表面的余热也会影响最终的温度,所以本发明通过密封杆的混合上腔混合,密封杆的下混合腔混合以及冲煮头腔体混合的多重腔体混合方式,使得冲煮头出来的温度更加稳定,从而萃取出来的咖啡口感更佳。
1.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水口(11)上设置有导水管(12),所述导水管(12)沿水平方向延伸入发热煲混合腔(2)内部,所述导水管(12)的周向上设置有导水孔(13),所述导水孔(13)朝向热水进水口(14)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进水口(14)设置在发热煲混合腔(2)的底部,所述热水进水口(14)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32)在密封杆(3)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进水孔(32)至少设置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针(49)上方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调节针(49)的底部设置有锥形面,所述调节手柄控制调节针(49)的转动,使调节针(49)在高度方向上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通道(42)包括依次设置在密封杆(3)底部的第一通孔(43)和第二通孔(44),所述密封杆(3)、第一通孔(43)和第二通孔(44)同心设置,所述第一通孔(43)和第二通孔(44)之间设置有滑动轴(45),所述滑动轴(45)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3)配合的第一台阶(46),所述滑动轴(45)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44)配合的第二台阶(47),所述第二台阶(47)与第二通孔(44)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煮头腔(5)的顶部与下混合腔(33)之间设置有连通孔(52),所述滑动轴(45)的底部设置有与连通孔(52)配合的固定轴(53),所述固定轴(53)的末端位于冲煮头腔(5)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0),所述发热煲混合腔(2)位于壳体(0)内的右侧且延伸至壳体(0)的中部,所述密封杆(3)位于壳体(0)的中部的上方,所述冲煮头腔(5)位于壳体(0)中部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冲煮温度的多重腔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3)下方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槽(34),所述密封槽(34)环绕密封杆(3)设置,所述密封槽(34)内设置有密封圈(35),所述密封圈(35)与壳体(0)的内壁抵接,所述壳体(0)的内部在连通孔(52)位置设置有密封块(36),所述密封块(36)与连通孔(52)同心设置,所述密封块(36)的顶部与滑动轴(45)的底部抵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