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23  19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子风扇的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电子风扇上,由于缺乏对于风扇电机组件的主动散热,这也会就导致,如果在没有对于电机组件的散热结构,当整个风扇处在高功率、高风量的工作状态下,风扇的电机组件极其容易因为过热进入停机保护或损坏,进而影响风扇对于其它设备或部件提供散热通风的作用,如果没有对于其他设备的散热,最坏的影响会导致这个设备或者更多设备报废,这样对于更换部件产生的人力成本与更换成本都会增加。

2、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风扇结构上,对各个部件增加了换热结构,电机组件不在只是使用普通的电机组件结构,而是在电机组件下方,增加一个盖板,盖板螺接安装在电机组件上而盖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弧形散热翅片,用于给电机组件降温,而整个电机组件将放置于散热结构当中,散热结构的盖体上不仅仅开设有通气孔,还使用内腔扇叶与气流导向孔相配合,在使用内腔风扇给内腔中电机组件进行散热的同时,让热气通过气流导向孔排出,进而保证对于电机组件在高功率、高风量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为过热而导致停止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子风扇在高功率、高风量的工作状态下,电机组件容易因为过热进入停机保护或损坏而导致的影响电子风扇为其它设备或部件提供散热通风的作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结构、支撑结构、电机结构和连接线,连接线右侧连接有电机结构,电机结构上方螺接安装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方设置有散热结构。

4、进一步的,散热结构包括扇叶、框架和内腔组件,支撑结构内部设置有框架,框架内部连接有若干扇叶,扇叶内部设置有内腔组件。

5、进一步的,内腔组件包括内腔扇叶、通气孔、内腔壁、盖体和气流导向孔,扇叶内部连接有内腔壁,内腔壁内部连接有内腔扇叶,内腔扇叶上部连接有盖体,盖体上方开有若干通气孔,通气孔外侧设置有气流导向孔。

6、进一步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外壳、安装槽、连接件和连接架,电机结构下部螺接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外侧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外侧连接有安装槽,连接架外侧连接有若干支撑件,支撑件外部连接有外壳。

7、进一步的,电机结构包括盖板、电机组件、固定件和连接杆,散热结构内部设置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下方螺接安装有盖板,盖板下方设置有固定件,电机组件上方设置有连接杆。

8、进一步的,盖板包括固定槽、散热组件和通孔,盖板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右侧设置有固定槽,盖板四周设置若干通孔。

9、进一步的,散热组件使用圆弧形散热翅片。

10、进一步的,连接线包括通电组件和导线,电机结构右侧连接有导线,导线右侧连接有通电组件,通电组件外侧连接有电源。

11、本实用新型将采用内腔扇叶通风设计,实现了对于驱动电机组件的主动散热,而且内腔扇叶结构有利于增加风扇的强度和扛疲劳度,同时能保护电机组件不晃动,同时气流导向孔设置为同向扇叶叶尖的外型结构,有助于电机组件腔内排风散热,不仅如此还将使用铝材盖板,而盖板上将设置有带坡度的圆弧结构散热翅片,有助于扩大空气接触面积主动降温,保证电机组件可以在高功率、高风量的情况下进行正常工作,也就可以保证电子风扇可以正常对其他装置进行正常的散热降温。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结构(1)、支撑结构(2)、电机结构(3)和连接线(4),所述连接线(4)右侧连接有电机结构(3),所述电机结构(3)上方螺接安装有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上方设置有散热结构(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结构(1)包括扇叶(11)、框架(12)和内腔组件(13),所述支撑结构(2)内部设置有框架(12),所述框架(12)内部连接有若干扇叶(11),所述扇叶(11)内部设置有内腔组件(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腔组件(13)包括内腔扇叶(131)、通气孔(132)、内腔壁(133)、盖体(134)和气流导向孔(135),所述扇叶(11)内部连接有内腔壁(133),所述内腔壁(133)内部连接有内腔扇叶(131),所述内腔扇叶(131)上部连接有盖体(134),所述盖体(134)上方开有若干通气孔(132),所述通气孔(132)外侧设置有气流导向孔(1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件(21)、外壳(22)、安装槽(23)、连接件(24)和连接架(25),所述电机结构(3)下部螺接安装有连接件(24),所述连接件(24)外侧连接有连接架(25),所述连接架(25)外侧连接有安装槽(23),所述连接架(25)外侧连接有若干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外部连接有外壳(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结构(3)包括盖板(31)、电机组件(32)、固定件(33)和连接杆(34),所述散热结构(1)内部设置有电机组件(32),所述电机组件(32)下方螺接安装有盖板(31),所述盖板(31)下方设置有固定件(33),所述电机组件(32)上方设置有连接杆(3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盖板(31)包括固定槽(311)、散热组件(312)和通孔(313),所述盖板(31)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312),所述散热组件(312)右侧设置有固定槽(311),所述盖板(31)四周设置若干通孔(3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12)使用圆弧形散热翅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线(4)包括通电组件(41)和导线(42),所述电机结构(3)右侧连接有导线(42),所述导线(42)右侧连接有通电组件(41),所述通电组件(41)外侧连接有电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属于新能源电子风扇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散热结构、支撑结构、电机结构和连接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子风扇在高功率、高风量的工作状态下,电机组件容易因为过热进入停机保护或损坏而导致的影响电子风扇为其它设备或部件提供散热通风的作用的问题。具有实现了对于驱动电机组件的主动散热,而且内腔扇叶结构有利于增加风扇的强度和扛疲劳度,同时能保护电机组件不晃动,同时气流导向孔设置为同向扇叶叶尖的外型结构,有助于电机组件腔内排风散热,而盖板上将设置有带坡度的圆弧结构散热翅片,有助于扩大空气接触面积主动降温,保证电机组件可以在高功率、高风量的情况下进行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勇,任东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卡冷却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3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