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21  10


本技术涉及产品质检,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刀具磨损锂电池极片分切后容易在极片边缘上产生毛刺,过大的毛刺很容易刺穿隔膜,使得隔膜破损,从而导致电芯内部短路而报废,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极片生产过程中进行方便快捷的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便显现得尤为重要。

2、目前对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方法大多数都是将电池极片平铺放置在检测平台上,之后将电池极片调整至检测的位置,并利用检测装置获取电池极片上毛刺的影像。但是目前的检测装置仅只对电池极片的一侧,待检测完一侧之后再检测电池极片的另一侧,采用该种方法的检测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包括:

3、基座,其设有轴孔;

4、转轴,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轴孔内,且所述转轴的下部连接有传动齿;

5、动力件,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动力件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基座并连接有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与所述传动齿啮合连接;

6、拍摄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拍摄组件的拍摄端贯穿所述转轴;

7、其中,在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齿轮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进行旋转的情况下,所述转轴被带动进行旋转,以调整所述拍摄组件的拍摄位置。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传动齿啮合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套轴,所述套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套装在所述套轴的另一端。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弹性件;

11、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呈环形分布第一通孔和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

12、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呈环形分布的第二通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正对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形成错位;

13、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回转轴承,所述回转轴承安装于所述轴孔内,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回转轴承连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齿轮具有用于与转轴的下端相卡接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内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传动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拍摄组件包括:

18、平面显微相机,其底部设有平面显微镜头;

19、切面显微相机,其底部设有切面显微镜头,所述切面显微镜头低于所述平面显微镜头;

20、第一标定相机,其设置于所述切面显微相机的一侧;以及

21、第二标定相机,其设置于所述切面显微相机的另一侧。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23、支撑架,其设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24、移动单元,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架往复移动。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单元包括:

26、移动导轨;

27、滑块,其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28、在一种可能得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全罩,所述安全罩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罩住所述动力件、所述拍摄组件以及所述转轴。

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30、将转轴可转动地设于轴孔内,之后在转轴上安装拍摄组件,并利用动力件驱动转轴进行转动,以使得拍摄组件跟随着转轴进行转动,直至将拍摄组件转动至电池极片的另一侧,从而能够实现对电池极片的全面检测,后续无需人为调整电池极片的检测位置,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传动齿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轴,所述套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套装在所述套轴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轴承,所述回转轴承安装于所述轴孔内,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回转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具有用于与转轴的下端相卡接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内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传动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罩,所述安全罩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罩住所述动力件、所述拍摄组件以及所述转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毛刺的检测装置,包括基座、转轴、动力件以及拍摄组件;基座设有轴孔;转轴可转动地设于轴孔内,且转轴的下部连接有传动齿;动力件安装在基座上,且动力件动力输出端贯穿基座并连接有齿轮组件,齿轮组件与传动齿啮合连接;拍摄组件安装在转轴上,且拍摄组件的拍摄端贯穿所述转轴。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转轴可转动地设于轴孔内,之后在转轴上安装拍摄组件,并利用动力件驱动转轴进行转动,以使得拍摄组件跟随着转轴进行转动,直至将拍摄组件转动至电池极片的另一侧,从而能够实现对电池极片的全面检测,后续无需人为调整电池极片的检测位置,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罗北,朱剑文,文强,黄健,卓二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钞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2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