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降噪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21  14


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降噪组件以及具有该降噪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车辆驾驶室底部的发动机、增程器等动力总成以及空气的进气排气噪声是最大的噪声源,噪声会直接通过驾驶室后围钣金传入驾驶室或者在车头和车厢间的间隙内来回反射增强,并通过驾驶室后围钣金传入驾驶室,车辆的nvh(noi 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性能差,并且,辐射至驾驶室内的噪声还会引起驾驶室后围钣金共振并造成低频压耳感及轰鸣音,对驾驶员及乘员造成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降噪组件,有效降低动力总成传递至驾驶室的噪声,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2、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降噪组件,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厢,车头和车厢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降噪组件位于车头和车厢之间,降噪组件包括:主体和吸音层,主体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且主体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另一个抵接,吸音层固设于主体,且吸音层位于主体下方。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降噪组件,通过在主体下方设置吸音层,有利于提高降噪组件的吸音能力。通过将降噪组件设置于车头和车厢之间,可以阻断混动、增程等动力总成噪声的传播路径,有效降低动力总成通过空气传递至驾驶室的噪声,提升车辆的nvh性能,从而提升车辆的品质和使用感受,还可以遮挡住车头和车厢间的间隙,降低动力总成受风雨持续侵蚀的风险,从而提升车辆的使用寿命。

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包括:本体和柔性件,本体和柔性件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固定连接,本体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柔性件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另一个抵接。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包括:相连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第二本体部连接在第一本体部和柔性件之间,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间形成夹角,第一本体部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本体部与相连的车头或车厢形状适配。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的至少部分厚度为d1,满足关系式:d1≥5mm。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形成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一个配合装配。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形成有第二装配孔,第二装配孔与吸音层配合装配。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本体部适于与水平面间形成夹角。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形成有装配槽,本体的部分装配于装配槽内。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件包括抵接部,抵接部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另一个抵接,沿本体和柔性件排布方向,从抵接部靠近本体的一端至背离本体的另一端方向,抵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吸音层的厚度为d2,满足关系式:d2≥20mm。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厢,车头和车厢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降噪组件,降噪组件为上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降噪组件位于车头和车厢之间,主体与车头和车厢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主体与车头和车厢中的另一个抵接。

1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降噪组件位于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之间,所述降噪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本体和柔性件,所述本体和所述柔性件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固定连接,所述本体适于与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件适于与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中的另一个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相连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和所述柔性件之间,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部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本体部适于与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与相连的所述车头或所述车厢形状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至少部分厚度为d1,满足关系式:d1≥5mm。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形成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适于与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中的一个配合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形成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吸音层配合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部适于与水平面间形成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形成有装配槽,所述本体的部分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适于与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中的另一个抵接,沿所述本体和所述柔性件排布方向,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至背离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方向,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的厚度为d2,满足关系式:d2≥20mm。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降噪组件以及车辆,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厢,车头和车厢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降噪组件位于车头和车厢之间,降噪组件包括:主体和吸音层,主体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且主体适于与车头和车厢中的另一个抵接,吸音层固设于主体,且吸音层位于主体下方。通过在主体下方设置吸音层,有利于提高降噪组件的吸音能力。通过将降噪组件设置于车头和车厢之间,可以阻断混动、增程等动力总成噪声的传播路径,有效降低动力总成通过空气传递至驾驶室的噪声,提升车辆的NVH性能,从而提升车辆的品质和使用感受,还可以遮挡住车头和车厢间的间隙,降低动力总成受风雨持续侵蚀的风险,从而提升车辆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国举强,张岩金,刘志蒙,刘现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2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