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专利检索2025-03-20  24


本发明属于含硅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对工厂污水零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水循环利用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有害物质、无机盐与水的分离,已经成为成熟且广泛工业化应用的工艺。但不管哪类膜,对进水的水质都有严格的指标范围,如超出指标易造成膜堵损,降低膜的使用周期,严重时致使污水系统全线瘫痪。

2、对于生产原料或生产辅料中含有硅元素的煤化工厂、硅系列企业以及布染企业等,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这些硅离子会在系统中不断累积,导致管道、换热器以及膜表面形成硅垢,且采用一般的化学清洗难以去除,导致装置开工周期缩短,膜处理装置寿命缩短,污水处理成本升高,且经处理后的污水(出水)中硅含量仍然超标(si>10mg/l),无法进入锅炉进行回用,达不到零排放标准。目前采用的电絮凝除硅技术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是存在对硅的形态认识不清,认为去除离子硅后就是达到了理想的除硅效果,并没有认识到聚合硅、胶体硅和离子硅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本质,导致外部条件发生转变后(如温度、ph、加入新水)仍存在聚合硅、胶体硅转变为离子硅的现象,未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除硅的问题;此外,目前的工艺因停留时间长而引起吨水电极板消耗过大以及装置建设投资较大。因此,实现低成本的高效深度除硅是目前企业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含硅污水的高效深度除硅。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前述方法中进行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含硅污水的高效深度除硅。

3、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将含硅污水收集后泵送至硅型转换池中,并加入硅型转换剂对其进行硅型转变反应,将其中的离子型硅转变为胶体型硅,得到硅转型污水;

6、(2)将步骤(1)所得硅转型污水送至电絮凝装置中进行电絮凝处理,得到电絮凝污水;

7、(3)将步骤(2)所得电絮凝污水送至沉淀池中,使其在助凝剂的作用下静置分层,排出下层沉淀排出,输出上层清液作为脱硅水。

8、本发明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硅型转换剂的加入量与含硅污水中离子型硅的含量的比例按照摩尔比为5-10。

9、本发明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硅型转换剂包括无机碱和/或有机碱。

10、本发明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硅型转变反应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20-50℃,和/或反应时间为10-30min。

11、本发明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电絮凝处理的条件包括:电流密度为1-10ma/cm2,和/或停留时间为5-20min,和/或电絮凝装置中的电极板间距为2-8cm,和/或处理温度为20-50℃。

12、本发明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在电絮凝处理的同时还通入防结垢气体;优选地,所述防结垢气体包括co2、n2、o2和空气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3、本发明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助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骨胶和海藻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助凝剂的加入量为5-15mg/l。

14、本发明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所得上层清液送至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处理,得到脱硅脱盐水;

15、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4)所得脱硅脱盐水作为锅炉进水送至锅炉进行循环利用。

16、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前述方法中进行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通的含硅污水收集池、硅型转换池、电絮凝装置和沉淀池,用于依次进行对含硅污水的收集和硅型转换、对硅型转换后所得硅转型污水进行电絮凝处理、对电絮凝处理后所得电絮凝污水进行静置分层得到作为脱硅水的上层清液得到除硅清水;其中,

17、所述硅型转换池的进水管设置有硅型转换剂添加口,用于向进料的含硅污水中加入硅型转换剂以使其发生硅型转变反应,将其中的离子型硅转变为胶体型硅;

18、所述沉淀池的进水管设置有助凝剂添加口,用于向进料的电絮凝污水中加入助凝剂以助其沉淀和分层。

19、本发明的系统,优选地,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直流电源、槽体、间距固定件和电极板;其中,

20、所述直流电源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外面,且其正极连接有正极导线、负极连接有负极导线;

21、所述电极板有多个,且平行、间隔、竖直设置于所述槽体内的底部,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多个位于相邻所述电极板之间的电极反应区;

22、相邻的所述电极板之间通过所述间距固定件进行间距固定;

23、多个所述电极板依次交替连接至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从而依次形成交替设置的阳极板和阴极板。

24、本发明的系统,优选地,所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多个气体分布器,且多个所述气体分布器分散固定于所述槽体内的底部,且位于相邻所述电极板之间的电极反应区,用于向相邻所述电极板之间的电极反应区通入防结垢气体。

25、本发明的系统,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通过管线连通至所述沉淀池的上层清液出口,用于对来自所述沉淀池的上层清液进行脱盐处理得到脱硅脱盐水。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7、(1)本发明的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仅能去除含硅污水中的离子型硅的缺点,不仅能够除去含硅污水中的离子型硅,还可以除去其中的非离子型硅(比如胶体型硅、聚合型硅),从而达到高效深度除硅的目的;使处理后所得的除硅清水中的总硅含量降至10mg/l以内;且系统操作简单,停留时间短,建设投资成本低,同时可适用于大规模处理。

28、(2)本发明的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生产原料或生产辅料中含有硅元素的煤化工厂、硅系列企业以及布染企业等企业由于硅污堵、硅结垢而影响生产系统平稳运行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型转换剂的加入量与含硅污水中离子型硅的含量的比例按照摩尔比为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型转变反应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20-50℃,和/或反应时间为1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电絮凝处理的条件包括:电流密度为1-10ma/cm2,和/或停留时间为5-20min,和/或电絮凝装置中的电极板间距为2-8cm,和/或处理温度为20-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进行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含硅污水深度除硅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1)将含硅污水收集后泵送至硅型转换池中,并加入硅型转换剂对其进行硅型转变反应,将其中的离子型硅转变为胶体型硅,得到硅转型污水;(2)将所得硅转型污水送至电絮凝装置中进行电絮凝处理,得到电絮凝污水;(3)将所得电絮凝污水送至沉淀池中,使其在助凝剂的作用下静置分层,排出下层沉淀排出,输出上层清液作为脱硅水。系统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通的含硅污水收集池、硅型转换池、电絮凝装置和沉淀池;其中,硅型转换池的进水管设置有硅型转换剂添加口;沉淀池的进水管设置有助凝剂添加口。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对含硅污水的高效深度除硅。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池,周超,吴银生,肖杰,莘振东,于静元,魏宏成,李玉林,张海兵,于洐明,闫彦龙,陈伟,赵晨光,董翔,冯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