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滤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18  29


本技术属于车辆,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滤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平铺式的吸滤器(自动变速器吸入式滤油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滤器,由o形圈、上盖、下盖、滤纸、磁铁、衬套等零部件组成,其作用主要为过滤油液。在正常工作时,变速器油泵运转,吸滤器出油口处产生负压,使油液从吸滤器的吸油口进入吸滤器内部,油液在吸滤器内部经滤纸过滤后,从出油口流出经油泵驱动进入液压系统。

2、但是这种平铺式的吸滤器在使用性能和可靠性上还存在一定问题。现有的平铺式吸滤器,一旦从进油口处泵入混有气体的油液,则气体无法被排出,而且为节省高度方向空间,滤纸多为单层或双层结构,对从进油口进入的气泡打散效果差,使得出油口处容易聚集大气泡,一旦大气泡被出油口上的电子泵吸入,容易使得电子泵吸空,进而使得泵送压力波动,导致供油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滤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气泡打散效果差,使得大气泡容易从出油口流出,并存在油泵吸空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滤器,包括壳体、隔板、喷油组件和过滤件,壳体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排气结构;隔板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隔板上设有过油孔,出油口位于壳体的下腔,排气结构位于上腔;喷油组件位于壳体内,与进油口连接,且喷油组件的喷油端位于上腔内,并朝向上腔的顶部或侧壁设置;过滤件设在下腔内,且位于出油口与隔板之间,用以对经过过油孔的油液进行过滤。

3、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板为拱形板,过油孔位于隔板的中部或顶部。

4、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中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隔板连接的连接部,隔板与连接部通过焊接、卡接或压接连接。

5、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的上腔顶部设有弧形顶结构,喷油组件的喷油端朝向上腔顶部。

6、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顶部设有弧形顶盖,弧形顶盖位于上腔内的部分为弧形顶结构,进油口和排气结构均设在弧形顶盖上。

7、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喷油组件包括喷油管,喷油管为弯管,且一端与进油口连接,另一端朝向上腔的顶部。

8、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过滤件的固定结构,过滤件边缘通过固定结构与下腔的侧壁密封连接;过滤件包括滤网、滤芯、滤纸中的一种或多种。

9、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孔,壳体上腔顶部一侧设有避让槽,排气孔设在避让槽内。

10、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中部设有颈缩结构;壳体外部设有缸套;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设有密封圈。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吸滤器。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滤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隔板、喷油组件和过滤件的配合,使得掺杂着气体的油液在被泵入壳体后,通过喷油组件呈井喷式喷射到上腔的侧壁上,使得油液与侧壁及空气摩擦,从而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消能,使油液流速降低,并且在油液流至隔板处时,而由于隔板的过油孔等向下渗透的路径流量有限,过多的油液会积存在上腔内,形成缓冲区,进一步降低油液流速并促进气泡从油液中析出,同时上腔中的空气向上移动,通过排气结构散出去,而经过隔板的油液中即使含有气泡,也会在过滤件中进一步切割细化;从而在对油液进行过滤的同时,实现油气分离,而在下腔内能够聚集气体含量较少的油液,并被供给到连接在出油口的电子泵中,使得电子泵不会吸入大量的气体,从而避免电子泵吸空,并降低泵送压力波动,能够保证供油的稳定。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述吸滤器,能够使得电子泵不会吸入大量的气体,从而避免电子泵吸空,并降低泵送压力波动,能够保证供油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为拱形板,所述过油孔(21)位于所述隔板(20)的中部或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隔板(20)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隔板(20)与连接部通过焊接、卡接或压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上腔顶部设有弧形顶结构,所述喷油组件(30)的喷油端朝向所述上腔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顶部设有弧形顶盖(14),所述弧形顶盖(14)位于所述上腔内的部分为所述弧形顶结构,所述进油口(11)和所述排气结构(13)均设在所述弧形顶盖(14)上。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组件(30)包括喷油管,所述喷油管为弯管,且一端与所述进油口(11)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上腔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过滤件(40)的固定结构,过滤件(40)边缘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下腔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过滤件(40)包括滤网、滤芯、滤纸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13)包括排气孔,所述壳体(10)上腔顶部一侧设有避让槽(16),所述排气孔设在所述避让槽(16)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部设有颈缩结构;所述壳体(10)外部设有缸套(15);所述进油口(11)和所述出油口(12)上均设有密封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滤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滤器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吸滤器包括壳体、隔板、喷油组件和过滤件,壳体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排气结构;隔板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隔板上设有过油孔,出油口位于壳体的下腔,排气结构位于上腔;喷油组件位于壳体内,与进油口连接,且喷油组件的喷油端位于上腔内,并朝向上腔的顶部或侧壁设置;过滤件设在下腔内,且位于出油口与隔板之间,用以对经过过油孔的油液进行过滤。车辆包括上述的吸滤器。本技术能够在对油液过滤的同时能够实现油气分离,避免使得电子泵不会吸入大量的气体,从而避免电子泵吸空,并降低泵送压力波动,能够保证供油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0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