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防腐涂料,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水性隔热涂料、水性热反射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普通涂料特别是深色涂料会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转化为热能,引起涂层温度升高,热量继而由涂层向底材,再由底材向内壁传导,导致室内或容器内温度升高,造成夏季室内工作生活不适或空调耗能增加,或带来油品贮罐安全问题。重油、渣油、蜡油低温下粘度很高不便于输送,为此需要通过加热使之达到和维持在适当温度,为了防止热量散失,需要对储罐和管道进行保温处理。
2、传统的保温材料一般为型材,包括以矿棉、玻璃丝绵、膨胀珍珠岩等无机多孔材料为基础的无机保温型材和以聚苯乙烯、聚氨酯发泡材料为基础的有机泡沫板。前者的优点是不燃,其缺点是防水效果差,雨天会因吸水形成热桥,保温性能大大下降,也会影响涂层的防腐性能。后者存在易燃性和不耐有机溶剂的缺点。而且虽然泡沫型材自身耐水性好,但因接缝多、缝隙处易于渗水,存在防水性差和板材脱落等弊端。
3、对于屋顶的热反射,传统做法是在防水层表面贴铝箔或采用贴铝箔的防水卷材。对于储罐的热反射处理,过去以涂刷银粉漆为主。铝箔的铝材或银粉漆中的银粉会因为表面氧化腐蚀,反射能力下降。上世纪90年代,美国根据航天器表面隔热材料的原理开发出高性能隔热保温涂料,在建筑屋面、石化储罐和管道、船舶船壳和上层建筑隔热涂装中得到推广应用。与普通涂料相比,该涂料可较多地反射或散射红外线,起到隔绝太阳热的作用。用于轻油贮罐可显著降低夏季露天贮罐内温度,提高安全性。
4、现有的热反射涂料大部分是溶剂型涂料。例如日本专利jp98-120946公开介绍了一种外观深色的红外反射涂料,是以金属氧化物类黑色颜料、磷化铟、片状铝粉、氟树脂、聚砜树脂组合而成,其红外反射率为31%,耐候性极好。缺点是基料为溶剂型树脂,有环境污染问题,其红外反射率亦不够理想。德国专利de19501114介绍了一种红外反射涂料,是以水稀释丙烯酸树脂为基料,与钛白粉、铬黑、铁红等颜料,滑石粉、云母粉等填料组成,涂于白色底漆上形成干膜厚45μm的涂层,对红外线的热反射率>50%。该涂料缺点是以醚醇和水的混合液为稀释剂,仍有环境污染问题。
5、中国专利201510105180.4公开一种水性保温涂料,其组分为:珍珠岩、蛭石、丙烯酸酯乳液、杀菌防霉剂、增稠剂、增塑剂;组分配比为:珍珠岩15%,蛭石65%,丙烯酸酯乳液15%,杀菌防霉剂0.4%,增稠剂4%,增塑剂0.6%。实施方式为:将珍珠岩、蛭石混合成为混合物,其余组分混合成为混合液,两者混合后加水搅拌成泥浆状。其成本较低,适合建筑内外墙保温。该方法做成的保温涂料须现配现用,原因是珍珠岩和蛭石的蓬松结构易被水破坏,同样存在涂膜易于吸水,导致涂层保温效果下降的问题。中国专利20151040 9852.0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隔热保温涂料,该涂料由具有热阻隔功能的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和由具有热反射功能的反射型隔热保温涂料复合而成。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以绝热轻骨料粉煤灰漂珠、陶瓷微珠等为基础,配以树脂乳液、功能性填料等复配而成的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容重≤500kg/m3,导热系数0.035-0.06w/(m·k)。反射型隔热保温涂料以反射性填料和功能性颜料为基础,配以树脂乳液、功能性填料等复配而成。该专利使用电厂漂珠、成本较低,适合建筑墙面保温,但电厂漂珠强度不高,不太适合储罐保温防腐。为了提高隔热性能,现有发明的隔热涂料都采用较大体积百分比的保温填料与聚合物乳液配合。其中所用保温填料包括膨胀珍珠岩、电厂漂珠、空心玻璃微珠、气凝胶等。所用乳液包括丙烯酸乳液、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等。使用膨胀珍珠岩和膨胀蛭石粉的隔热涂料成本较低,但隔热性能比较差,雨天或高湿度环境易于吸水导致导热系数显著下降。采用气凝胶的隔热涂料干态下可以达到较高的隔热性能,但也存在易于吸水导致导热系数下降的问题,不太适合用于室外保温涂装。现有发明的隔热涂料使用的聚合物乳液为普通丙烯酸乳液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漆膜的干湿态附着力不能满足一些沿海储油罐客户对隔热涂料附着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水性隔热涂料、水性热反射面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为基料,与红外反射颜料、空心玻璃微珠、助剂等配合制成水性热反射隔热防腐涂料,其施工性能、干燥性能、漆膜机械性能、装饰性、防腐性能、热反射和隔热性能均达到或超过溶剂型热反射涂料的水平。
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
3、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共聚得到:
4、硅烷预聚体、苯乙烯、不饱和单体、乳化剂、水溶性引发剂、软化水、油溶性引发剂和还原剂;
5、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
6、
7、所述硅烷预聚体含有不饱和双键与烷氧基。
8、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烷预聚体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9、将硅烷偶联剂、硅酸酯单体、异丙醇和离子交换树脂升温反应后,滴加水搅拌反应,静置后制得所述硅烷预聚体;
10、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
11、
12、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13、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040硅烷偶联剂)、缩水甘油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70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4、所述硅酸酯单体为硅酸四乙酯、甲基苯基硅酸二乙酯、二苯基硅酸二乙酯、甲基硅酸三乙酯、二甲基硅酸二乙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5、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本领域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例如陶氏的ir1000na、15wet离子交换树脂,漂莱特的c100e、ct175离子交换树脂,上海开平树脂的d001*7离子交换树脂,江苏色可赛思树脂的ct-500离子交换树脂等;和/或,
16、所述水为去离子水,优选地,所述水的电导率≤20μs/cm。
17、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18、所述升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65℃,和/或,搅拌速度为50-150转/分钟,和/或,反应时间为5-10分钟;和/或,
19、所述水的滴加时间为1-1.5小时;和/或,
20、所述搅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1.5小时;和/或,
21、所述静置时间为12小时以上。
22、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23、所述不饱和单体为丙烯酸单体或叔碳酸乙烯酯;优选地,所述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叔碳酸乙烯酯为c9-11叔碳酸乙烯酯,和/或,
24、所述乳化剂为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优选地,所述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的重量比为(1-4):1,优选为(1-2):1;更优选地,所述离子型乳化剂为烷基酚醚琥珀酸酯磺酸钠(如ms-1乳化剂)、十二醇硫酸钠(sds乳化剂)、烷基酚醚磷酸酯(txp-10乳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为烷基酚聚醚或烷基醇聚醚(如op-10乳化剂、op-15乳化剂、tx-10乳化剂、tx-15乳化剂、os-15乳化剂);和/或,
25、所述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盐,优选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和/或,
26、所述油溶性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27、其中,水溶性引发剂用于乳液聚合,油溶性引发剂与还原剂搭配用于引发硅烷预聚体与不饱和单体的共聚,同时消除残余单体。
28、所述软化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优选地,所述软化水的电导率≤20μs/cm;和/或,
29、所述还原剂为甲醛次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
30、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
31、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32、将部分软化水、部分乳化剂、苯乙烯和不饱和单体混合,搅拌乳化制得预乳化液;将剩余软化水、剩余乳化剂、部分所述预乳化液和部分水溶性引发剂溶液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第一次升温反应;继续升温,滴加剩余所述预乳化液,分批次加入剩余所述水溶性引发剂溶液进行第二次升温反应;降温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硅烷预聚体、油溶性引发剂溶液和还原剂溶液进行降温反应,调节ph后制得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
33、上述步骤中的部分软化水、部分乳化剂、部分所述预乳化液、部分水溶性引发剂溶液,不做特别限定,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进行,总量满足本发明的限定即可。
34、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35、所述水溶性引发剂溶液为所述水溶性引发剂溶解于所述软化水中制得的溶液,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4-6wt%;和/或,
36、所述油溶性引发剂溶液的溶剂为异丙醇或丙二醇甲醚,优选地,所述油溶性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40-60wt%;和/或,
37、所述还原剂溶液为所述还原剂溶解于所述软化水中制得的溶液,优选地,所述还原剂溶液的浓度为4-6wt%;和/或,
38、所述搅拌乳化时间为15-30分钟,和/或,搅拌速度为800-1200转/分钟;和/或,
39、所述第一次升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2-78℃,和/或,所述第一次升温反应至反应体系呈蓝色;和/或,
40、滴加剩余所述预乳化液的时间为1.5-2h,和/或,均匀滴加或分3-5批加入剩余所述引发剂溶液,每半小时左右补加一批引发剂溶液,和/或,所述第二次升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85℃,和/或,所述第二次升温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5-1小时;和/或,
41、所述还原剂溶液的滴加时间为0.5-1h,和/或,所述降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60℃,和/或,所述降温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5-1小时;和/或,
42、所述ph调节后为7-8。
43、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44、①乳化容器中加入部分软化水、部分离子型乳化剂、部分非离子型乳化剂、苯乙烯和丙烯酸单体的混合物,800-1200转/分钟,搅拌乳化15-30分钟,得到预乳化液;
45、②反应容器中加入剩余软化水、剩余离子型乳化剂、剩余非离子型乳化剂、部分所述预乳化液、部分水溶性引发剂溶液,升温至72-78℃,通氮气,保温至液体呈蓝色;
46、③升温至80-85℃,逐渐滴加剩余所述预乳化液,1.5-2h内加完,同时分三批加入剩余水溶性引发剂溶液,加完继续保温反应0.5-1小时;
47、④降温至50-60℃,搅拌中加入硅烷预聚体,然后加入油溶性引发剂溶液,搅匀后滴加还原剂溶液,0.5-1h内加完,加完继续保温反应0.5-1小时;
48、⑤加入中和剂,调节乳液ph值为7-8,得到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
49、其中,所述中和剂为挥发性碱,优选为氨水或有机胺,更优选为amp-95、2-氨基-1-丙醇、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n,n二甲基乙醇胺(dmea)、三乙胺等,其用量的摩尔量为不饱和单体中羧基摩尔量的80-100%。
50、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水性隔热涂料。
51、本发明所述的水性隔热涂料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52、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成膜助剂、颜料、填料、空心玻璃微珠、助剂、增稠剂和软化水;
53、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
54、
55、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56、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十六碳醇酯、二丙二醇单丁醚、三丙二醇单丁醚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57、所述颜料的红外吸收率≤50%,和/或,红外反射率≥25%;优选地,所述颜料为钛白粉、钛镍黄、氧化铁黄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58、所述填料为微细滑石粉、重质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硅微粉、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59、所述空心玻璃微珠为无孔中空结构,优选地,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120μm,和/或,真实密度为0.15-0.4g/cm3;和/或,
60、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润湿剂、流平剂、消泡剂、防霉剂、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分散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分散剂,其选用通常因颜料性质而定,对于钛白粉等无机颜料,可以采用烯基单体与不饱和羧酸及其酯类共聚物的铵、钾盐等,例如:诺普科的5027、5029分散剂,coatex的br3分散剂,海明斯的fx-600分散剂,韩泰化工的ht-5020分散剂,赛菲化学的ds-195分散剂,其用量为颜料用量的1-3%;润湿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润湿剂,可以采用聚醚改性炔醇,如美国气体化学公司的surfynol ga、surfynol tg,天津赛菲的sf-340润湿剂,其用量为水性隔热涂料总量的0.1-0.3%;流平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流平剂,可以采用硅烷改性聚醚或氟碳改性聚醚,例如德国毕克公司的byk348,荷兰埃夫卡公司的efka-3570,德高公司的245、270、4100流平剂;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可以采用矿物油聚醚类消泡剂或聚醚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例如诺普科公司的sn-1370、nxz,毕克公司的byk 024,迪高公司的810、825消泡剂,其用量为水性隔热涂料总量的0.05-0.2%;防霉剂为本领域常用的防霉剂,可以采用陶氏的skane m-8防霉剂、troy的689防霉剂、sk的ma-21防霉剂,其用量为水性隔热涂料总量的0.1-0.5%;防腐剂为本领域常用的防腐剂,可以采用东方-罗门哈斯公司的kathon lxe防腐剂、保定阳光的531防腐剂,其用量为水性隔热涂料总量的0.1-0.3%;和/或,
61、所述增稠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增稠剂,优选为聚醚类增稠剂或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类增稠剂;所述聚醚类增稠剂如陶氏的rm-8w增稠剂、海明斯的r-278增稠剂;所述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类增稠剂如陶氏的tt-935增稠剂;和/或,
62、所述软化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优选地,所述软化水的电导率≤20μs/cm。
63、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水性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64、本发明所述的水性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65、将软化水、助剂、颜料、填料和部分增稠剂混合研磨制得色浆,将所述色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空心玻璃微珠和剩余增稠剂混合,调节ph后过滤制得所述水性隔热涂料。
66、上述步骤中的部分增稠剂,不做特别限定,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进行,总量满足本发明的限定即可。
67、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案:
68、①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计量的软化水、助剂,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匀;
69、②加入颜料、填料,高速分散至要求细度;
70、③加入部分增稠剂,搅匀,制得色浆;
71、④在调漆容器中加入色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和空心玻璃微珠,搅匀;
72、⑤加入剩余增稠剂,搅匀;
73、⑥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8-10;
74、⑦过滤,包装,得成品。
75、其中,所述ph调节剂为挥发性碱,优选为氨水或有机胺,更优选为amp-95、2-氨基-1-丙醇、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n,n二甲基乙醇胺(dmea)、三乙胺等。
76、实际制备过程中,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能够与市售苯丙乳液和市售纯丙乳液(xg-2001乳液、xg-666乳液等)搭配使用,在保证成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77、本发明的目的之五是提供一种水性热反射面漆。
78、本发明所述的水性热反射面漆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79、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成膜助剂、颜料、填料、空心玻璃微珠、遮盖聚合物、热反射钛白、助剂、增稠剂和软化水;
80、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
81、
82、
83、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84、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十六碳醇酯、二丙二醇单丁醚、三丙二醇单丁醚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85、所述颜料的红外吸收率≤50%,和/或,红外反射率≥25%;优选地,所述颜料为氧化铁红、氧化铁黄、钛镍黄、钴蓝、酞青蓝、氧化铬绿、铁铬黑、苝黑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86、所述填料为微细滑石粉、超细碳酸钙、沉淀硫酸钡、硅微粉、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87、所述空心玻璃微珠为无孔中空结构,优选地,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120μm,和/或,真实密度为0.15-0.4g/cm3;例如3m公司的s-15、k-20、k25玻璃微珠,安徽凯盛的18p1000、20p1000、25p1500玻璃微珠;和/或,
88、所述遮盖聚合物为含有聚合物空心微球的聚合物乳液,待漆膜干燥后能够形成封闭微孔,具有良好的遮盖力,具体可以采用陶氏的ultra-e遮盖聚合物乳液,万华的h-400遮盖聚合物乳液;和/或,
89、所述热反射钛白为棒状金红石型钛白粉,优选地,所述热反射钛白短径为0.3-0.5μm,和/或,长径为2-4μm;本发明所选用的特殊晶体尺寸的钛白粉具有着色强度低、红外反射率高的特点,具体可以采用亨斯迈的altiris550、800隔热钛白粉,石原的pfr 404隔热钛白粉;和/或,
90、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润湿剂、流平剂、消泡剂、防霉剂、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分散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分散剂,其选用通常因颜料性质而定,对于氧化铁红等无机颜料,可以采用烯基单体与不饱和羧酸及其酯类共聚物的铵、钾盐等,例如:诺普科的5040、5027、5029分散剂,coatex的br3分散剂,海明斯的fx-600分散剂,韩泰化工的ht-5020分散剂,赛菲化学的ds-195分散剂,其用量为颜料量的1-3%;对于酞青蓝等有机颜料,可以选用共聚丙烯酸氨盐或钾盐,或带亲颜料基团迪高分子嵌段共聚物,例如德国毕克公司的byk190分散剂,荷兰埃夫卡公司的efka-4550分散剂,coatex的123k分散剂,海明斯的7500w分散剂,诺普科的5027、5029、6130分散剂,韩泰化工的ht a10分散剂,赛菲化学的ds-194l分散剂,其用量为颜料量的10-30%;润湿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润湿剂,可以采用聚醚改性炔醇,如美国气体化学公司的surfynolga、surfynol tg,天津赛菲的sf-340润湿剂,其用量为水性热反射面漆总量的0.1-0.3%;流平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流平剂,可以采用硅烷改性聚醚或氟碳改性聚醚,例如德国毕克公司的byk348,荷兰埃夫卡公司的efka-3570,德高公司的245、270、4100流平剂;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可以采用矿物油聚醚类或聚醚改性有机硅,例如海明斯的7010、7015消泡剂,诺普科公司的sn-1311、sn-1370、nxz消泡剂,毕克公司的byk 024,迪高公司的810、825消泡剂,其用量为水性热反射面漆总量的0.05-0.2%;防霉剂为本领域常用的防霉剂,可以采用陶氏的skane m-8防霉剂、troy的689防霉剂、sk的ma-21防霉剂,其用量为水性热反射面漆总量的0.1-0.5%;防腐剂为本领域常用的防腐剂,如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具体可以采用东方-罗门哈斯公司的kathon lxe防腐剂、保定阳光的531防腐剂,其用量为水性热反射面漆总量的0.1-0.3%;和/或,
91、所述增稠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增稠剂,优选为聚醚类增稠剂或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类增稠剂;所述聚醚类增稠剂如陶氏的rm-8w增稠剂、海明斯的r-278增稠剂、rh-278增稠剂;所述碱溶性丙烯酸乳液类增稠剂如陶氏的tt-935增稠剂;和/或,
92、所述软化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优选地,所述软化水的电导率≤20μs/cm。
93、本发明的目的之六是提供一种水性热反射面漆的制备方法。
94、本发明所述的水性热反射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
95、将软化水、助剂、颜料、填料、热反射钛白和部分增稠剂混合研磨制得色浆,将所述色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遮盖聚合物、空心玻璃微珠和剩余增稠剂混合,调节ph后过滤制得所述水性热反射面漆。
96、上述步骤中的部分增稠剂,不做特别限定,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进行,总量满足本发明的限定即可。
97、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98、①在配浆容器中加入计量的软化水、助剂,用可调式高速分散机搅匀;
99、②加入颜料、填料、热反射钛白粉,高速分散20分钟;
100、③研磨至要求细度;
101、④加入部分增稠剂,搅匀,制得色浆;
102、⑤在调漆容器中加入色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搅匀;
103、⑥加入遮盖聚合物和空心玻璃微珠,中速搅拌搅匀;
104、⑦加入剩余增稠剂,搅匀;
105、⑧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8-9;
106、⑨过滤,包装,得成品。
107、其中,所述ph调节剂为挥发性碱,优选为氨水或有机胺,更优选为amp-95、2-氨基-1-丙醇、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n,n-二甲基乙醇胺(dmea)、三乙胺等。
108、有益效果:
109、本发明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硅烷偶联剂与不饱和单体共聚,接入聚合物主链,提高树脂对颜、填料特别是空心玻璃微珠的粘附性,以及提高底漆对底材以及面漆对底漆的干态和湿态的附着力;再者,本发明对有机硅树脂的改性提高了漆膜耐候性和耐热性。
110、与普通涂料和现有的溶剂型热反射涂料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11、①热反射和隔热性能优异。本水性热反射涂料可以反射50-80%的太阳热能,显著降低室内或容器内温度。
112、②使用安全方便。本涂料以水为介质,voc含量低,改善了施工环境,避免了火灾隐患。
113、③装饰性好。乳液粒径较小,可以得到均匀细腻、高装饰性的面漆。
114、④漆膜综合性能好。本涂料的基料为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其外壳的有机硅链段可大大提高涂层耐候性,可水解的烷氧基团可以改善乳液与颜填料特别是空心玻璃微珠之间的粘附性,显著提高涂层耐水性和对底材的附着力。由于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的协同作用,漆膜兼有丙烯酸树脂优良的施工性、快干性和有机硅树脂的耐热性和耐候性。所得涂料成膜致密,漆膜附着力、机械性能、耐水性、耐碱性、耐候性皆佳。
115、本发明应用前景广阔。本涂料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溶剂型热反射涂料水平,完全可以取代溶剂型热反射涂料,已经证明该涂料在建筑物屋顶和内外墙,石油化工厂贮罐、管道,火车、船舶等设施表面反射和隔绝太阳热,降低内部温度方面有很好的实用效果。以本发明的水性热反射隔热涂料替代普通防护涂料或溶剂型热反射隔热涂料,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实施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于节能与环保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以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1.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共聚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预聚体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其特征在于: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或者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水性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隔热涂料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性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水性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1.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或者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水性热反射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热反射面漆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性热反射面漆,其特征在于: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水性热反射面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