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17  24


本申请涉及自动切管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自动切管机时利用激光切管技术对钢管进行切割的一种设备,其具有切割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切割表面质量高、热影响区小等优点,目前对于将钢管上料至自动切管机上多采用人工上料方式,而钢管本身很重,且在钢管切割的过程中需一直手扶钢管,这样则需耗费很大的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目前对于将钢管上料至自动切管机上多采用人工上料方式,而钢管本身很重,且在钢管切割的过程中需一直手扶钢管,这样则需耗费很大的体力,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包括一个支撑台、七个支撑框和一个固定杆,七个所述支撑框均焊接在支撑台的顶端,七个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框,七个所述支撑框的两侧均焊接有回形块,七个所述活动框底部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十四个回形块,七个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均设置有托辊,七个所述活动框的内部均设置有驱动辊,七个所述活动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七个所述电机的动力轴分别旋转贯穿七个活动框,七个所述电机的动力轴分别与七个驱动辊的一端焊接;

4、七个所述活动框的顶端均与固定杆的底端焊接,所述固定杆其中两侧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台顶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四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杆的底端焊接。

5、优选的,所述托辊由支撑轴和支撑滚筒组成,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的两个内侧壁焊接,所述支撑滚筒活动套设在支撑轴的外表面。

6、优选的,所述驱动辊由旋转轴和驱动滚筒组成,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旋转贯穿活动框其中的一个内侧壁,所述电机的动力轴旋转贯穿活动框,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的动力轴焊接,所述驱动滚筒固定套设在旋转轴的外表面。

7、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内底壁的两端均活动贯穿有插柱。

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四个液压缸的输出端同时拉动四个连接杆下降,四个连接杆带动固定杆下降,进而对活动框内部的驱动辊的高度向下调节,并于七个托辊配合对钢管的底端和顶端进行抵触,而后利用七个电机驱动七个活动框同步同向进行转动,则可驱动钢管进行移动,从而将其移动至自动切管机上进行切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仅可对钢管自动进行上料,而且在上料的过程中不需要再人工对钢管进行扶持。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包括一个支撑台(1)、七个支撑框(21)和一个固定杆(31),其特征在于,七个所述支撑框(21)均焊接在支撑台(1)的顶端,七个所述支撑框(21)的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框(22),七个所述支撑框(21)的两侧均焊接有回形块(25),七个所述活动框(22)底部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十四个回形块(25),七个所述支撑框(21)的内部均设置有托辊(23),七个所述活动框(22)的内部均设置有驱动辊(24),七个所述活动框(2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机(26),七个所述电机(26)的动力轴分别旋转贯穿七个活动框(22),七个所述电机(26)的动力轴分别与七个驱动辊(24)的一端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23)由支撑轴(201)和支撑滚筒(202)组成,所述支撑轴(20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21)的两个内侧壁焊接,所述支撑滚筒(202)活动套设在支撑轴(20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24)由旋转轴(203)和驱动滚筒(204)组成,所述旋转轴(203)的一端旋转贯穿活动框(22)其中的一个内侧壁,所述电机(26)的动力轴旋转贯穿活动框(22),所述旋转轴(203)的另一端与电机(26)的动力轴焊接,所述驱动滚筒(204)固定套设在旋转轴(203)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底部的两端均焊接有支撑架(41),两个所述支撑架(41)内底壁的两端均活动贯穿有插柱(4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自动切管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切管机的上料机构,包括一个支撑台、七个支撑框和一个固定杆,七个支撑框均焊接在支撑台的顶端,七个支撑框的顶部均设置有活动框,七个支撑框的内部均设置有托辊,七个活动框的内部均设置有驱动辊。本方案通过四个液压缸的输出端同时拉动四个连接杆下降,四个连接杆带动固定杆下降,进而对活动框内部的驱动辊的高度向下调节,并于七个托辊配合对钢管的底端和顶端进行抵触,而后利用七个电机驱动七个活动框同步同向进行转动,则可驱动钢管进行移动,从而将其移动至自动切管机上进行切管。

技术研发人员:周欢,偶军,周勇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双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0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