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16  26


本技术涉及市政供电用,具体为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杆是电的桥梁,用于电运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水泥电杆在安装后,由于季节的变化、地质情况、运行时间等因素,经常造成水泥杆出现歪斜的情况,严重威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这样就需要对歪斜的水泥杆扶正。传统的电线杆校直的作业方式是在停电的前提下,先在杆梢固定拉绳,再用人力牵引拉绳来扶正电杆;目前常采用吊车或现场打地锚等方式对水泥杆扶正,但经常会因为地形限制,影响扶正工作。特别是采用吊车扶正,还要对相关的配电线路停电才能完成扶正工作。

2、目前,现有的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常其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节,仅仅只能够对固定的半径尺寸大小的电杆进行防倾斜固定,无法根据不同半径尺寸大小电杆进行间距的调节,并且其调节结构通常是固定的,容易被素质较低的人随意进行调节,影响防倾斜装置对电杆的支撑;或者现有的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通常其支撑结构仅为一个单独的支撑杆,并且无法进行灵活的角度调节,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电杆的不同高度进行支撑,因此需要改进出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两侧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包括的螺杆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且螺杆另一端表面设置有六角槽,所述六角槽内插接连接有六角杆,且六角杆外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固定组件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

3、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且活动件固定连接在固定件一侧表面两端中部,所述活动件内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

4、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内部插接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周表面一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插孔,所述第二支撑杆周表面一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外六角螺栓。

5、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且第二固定环插接连接在第一固定环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一侧表面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螺孔。

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一侧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且第二固定环一侧两端表面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块插接连接在矩形槽内。

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两侧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轴表面活动连接有卡件,所述固定轴和卡件总数量均为四个。

8、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环两侧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卡接连接在卡件一端缺口内,所述固定柱总数量为四个。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具有便于对不同半径尺寸大小的电杆进行紧固支撑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常其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节,仅仅只能够对固定的半径尺寸大小的电杆进行防倾斜固定,无法根据不同半径尺寸大小电杆进行间距的调节,并且其调节结构通常是固定的,容易被素质较低的人随意进行调节,影响防倾斜装置对电杆的支撑的问题。

11、2、该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具有对电杆的不同高度进行固定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通常其支撑结构仅为一个单独的支撑杆,并且无法进行灵活的角度调节,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电杆的不同高度进行支撑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所述固定组件(1)两侧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组件(2),且调节组件(2)包括的螺杆(21)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23),且螺杆(21)另一端表面设置有六角槽(211),所述六角槽(211)内插接连接有六角杆(24),且六角杆(24)外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5),所述固定组件(1)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固定件(31)和活动件(32),且活动件(32)固定连接在固定件(31)一侧表面两端中部,所述活动件(32)内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3)内部插接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4),且第一支撑杆(33)周表面一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插孔(331),所述第二支撑杆(34)周表面一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孔(341),且第二螺孔(341)内螺纹连接有外六角螺栓(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12),且第二固定环(12)插接连接在第一固定环(11)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12)一侧表面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螺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1)一侧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3),且第二固定环(12)一侧两端表面设置有矩形槽(111),所述矩形块(13)插接连接在矩形槽(1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1)两侧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4),且固定轴(14)轴表面活动连接有卡件(15),所述固定轴(14)和卡件(15)总数量均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12)两侧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6),且固定柱(16)卡接连接在卡件(15)一端缺口内,所述固定柱(16)总数量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市政供电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两侧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包括的螺杆一端活动连接有轴承,轴承外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且螺杆另一端表面设置有六角槽,六角槽内插接连接有六角杆,且六角杆外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固定组件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该一种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电杆防倾斜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无法根据不同半径尺寸大小电杆进行间距的调节,并且其调节结构通常是固定的,容易被素质较低的人随意进行调节,影响防倾斜装置对电杆的支撑;或者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电杆的不同高度进行支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琦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10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