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15  27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增重,意外事故(尤其是车祸)导致脑部损伤的患者不断增多;另外,我国人口正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加,导致脑梗、脑出血的患者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而偏瘫患者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有近2亿名高血压患者,由于高血压是中风的最主要致病因,中风存活者中有2/3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高血压与中风已成为国人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小儿脑瘫的发病率正以每年4~6万不断递增的方式逐渐增加到全国已有600多万的发病率。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面临环境的挑战日益严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辐射污染等问题,从而导致小儿脑瘫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手部异常姿势是其中常见症状的之一;还有日常生活中手部烧伤和手部损伤后,因手术及术后(如术中肌肉软组织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固定和手位摆放)处理不当或直接损伤了手部神经均可能导致手部的异常姿势,从而影响手的正常功能。手与整个上肢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肢体恢复各个阶段中都应注重手的康复训练,手功能训练应作为中心穿于治疗的始终。因此针对手功能患者用的助力康复装置至关重要。

2、现有的助力康复装置体积较大较为沉重,增加佩戴人员负担,容易磕碰的同时不适合日常穿戴,且在康复过程中大多按照既定程序带动患者手指实现康复动作,无法实现自主控制锻炼,直接影响用户的日常活动,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以解决发明人认识到现有的助力康复装置体积较大较为沉重,增加佩戴人员负担,容易磕碰的同时不适合日常穿戴,且在康复过程中大多按照既定程序带动患者手指实现康复动作,无法实现自主控制锻炼,直接影响用户的日常活动,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腕带,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和插槽;

4、手指康复组件,所述手指康复组件包括第一弹性金属片和第一指套,所述第一指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一开孔,所述第一穿孔用于手指穿过,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孔的内部与所述开孔的内壁相连接;

5、拇指康复组件,所述拇指康复组件包括插块、第二弹性金属片和第二指套,所述第二指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穿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二穿孔用于拇指穿过,所述第二弹性金属片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孔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开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金属片的表面开设有固定长孔,所述插块插装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依次与所述固定长孔和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的一端相抵接,所述安装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器和无线通信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无线通信器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器和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关节护垫,所述关节护垫包括固定板、插杆、限位板和护垫件,所述插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护垫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孔相匹配,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尺寸和所述固定板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限位板内,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所述护垫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和所述第二弹性金属片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插杆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孔。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指套,所述第三指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穿孔和过孔,所述第三穿孔用于手指穿过,所述过孔用于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穿过。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套、所述第二指套和所述第三指套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播放器,所述播放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用薄膜压力位置传感器。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采用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和所述第二弹性金属片具有压制弯曲弧度,且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的一端具有翘起弧度。

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6、1、手指弯曲时,第一弹性金属片和第二弹性金属片可随着用户手指弯曲方向进行变化,在压制弯曲弧度反方向力的作用下起到锻炼效果,而当用户手指弯曲到自身极限时在第一弹性金属片和第二弹性金属片在恢复力作用下令用户手指恢复到起始位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日常穿戴不会影响用户的日常操作,同时日常普通的手部运动即可满足锻炼要求,且在佩戴过程中整体结构具备防水、耐摔和重量轻等优点,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自主控制锻炼。

17、2、可通过监测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值可得知用户手指运动程度,当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监测值当出现增大后缩小过程也可表明为锻炼一次;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数值作为有效锻炼阈值,即当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数值超过所设阈值时表明此次锻炼为有效锻炼,控制器接收到数据后会通过显示屏对用户进行显示,进而用户可通过观测显示屏得知锻炼情况,可对用户锻炼情况进行监测,以保证日常锻炼符合医嘱的训练强度。

18、3、第一指套、第二指套和第三指套上的透气孔可进行透气,以免手指闷热造成的不良影响,且透气孔的设置可提高第一指套、第二指套和第三指套的形变幅度,以适配不同用户的手指,同时本装置用户对外界通过手指触及外界,触觉可有效实现,保证感知信号反馈。

19、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申请。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申请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的一端相抵接,所述安装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器和无线通信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无线通信器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器和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节护垫,所述关节护垫包括固定板、插杆、限位板和护垫件,所述插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护垫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孔相匹配,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尺寸和所述固定板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限位板内,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所述护垫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和所述第二弹性金属片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插杆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指套,所述第三指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穿孔和过孔,所述第三穿孔用于手指穿过,所述过孔用于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套、所述第二指套和所述第三指套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播放器,所述播放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用薄膜压力位置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采用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和所述第二弹性金属片具有压制弯曲弧度,且所述第一弹性金属片的一端具有翘起弧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功能障碍用助力康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指康复组件,手指康复组件包括第一弹性金属片和第一指套,第一指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一开孔,第一穿孔用于手指穿过;拇指康复组件,拇指康复组件包括插块、第二弹性金属片和第二指套,第二指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穿孔和第二开孔,第二穿孔用于拇指穿过,第二弹性金属片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开孔的内部与第二开孔的内壁相连接;手指弯曲时,第一弹性金属片和第二弹性金属片可随着用户手指弯曲方向进行变化,在压制弯曲弧度反方向力的作用下起到锻炼效果,日常普通的手部运动即可满足锻炼要求,且在佩戴过程中整体结构具备防水、耐摔和重量轻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蔡定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定坤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9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