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
背景技术:
1、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塑方式完成。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注塑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注塑完成后,位于模具内的注塑件大多采用直接顶出的方式取出,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较大问题,由于注塑件注塑完成后,注塑件表面与模具内壁贴合较为紧密,直接顶出易损伤注塑件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通过设置气动顶出机构以及两个顶杆,使得注塑件与第二模具内壁分离,随后在利用顶杆将注塑件顶出,能够有效的避免注塑件与第二模具内壁贴合紧密,顶出时造成注塑件表面划伤。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模具相配合的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横杆,所述横杆贯穿第二模具并与其滑动连接,四个所述横杆的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模具内的注塑件进行气动顶出的气动顶出机构,所述气动顶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侧壁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第二模具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活塞密封滑动连接在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与第二模具之间连通。
4、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顶杆,两个所述顶杆贯穿第二模具并与其滑动连接。
5、优选地,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滑块并与其螺纹连接。
6、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端部。
7、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具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第二模具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托盘相配合。
8、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与第二模具之间通过两个弹簧弹性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横杆上。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气动顶出机构以及两个顶杆,当注塑完成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分离,此时移动板移动,带动固定杆以及活塞在固定筒内移动,将气体泵入第二模具,使得注塑件与第二模具内壁分离,随后在利用顶杆将注塑件顶出,能够有效的避免注塑件与第二模具内壁贴合紧密,顶出时造成注塑件表面划伤。
11、2、通过设置托盘,顶出后的注塑件由第二模具内掉出至托盘上,一方面能够对注塑件进行保护,同时掉落至托盘上便于后续工作人员拿取。
1.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模具(6),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模具(6)相配合的第一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横杆(5),所述横杆(5)贯穿第二模具(6)并与其滑动连接,四个所述横杆(5)的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模具(6)内的注塑件进行气动顶出的气动顶出机构,所述气动顶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11)侧壁上的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活塞(14),所述第二模具(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3),所述活塞(14)密封滑动连接在固定筒(13)内,所述固定筒(13)与第二模具(6)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顶杆(7),两个所述顶杆(7)贯穿第二模具(6)并与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穿过滑块(10)并与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杆(9)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托盘(4),所述第二模具(6)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托盘(4)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一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1)与第二模具(6)之间通过两个弹簧(8)弹性连接,两个所述弹簧(8)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横杆(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