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1、轴承通常包括内圈、外圈以及滚珠等这些部件,每个部件均需要有一条独立的加工生产线对其进行单独加工,加工完成后再将这些部件组装成符合要求的轴承。
2、轴承外圈的加工生产线主要由上料设备和加工机床组成,轴承外圈通过上料设备输送至加工机床内,加工机床用于铣出轴承外圈中供滚珠滚动的环槽。轴承外圈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上料设备通常只能够用于对特定尺寸型号的轴承外圈进行上料,当需要对其他尺寸的轴承外圈上料时,需要对上料设备进行大规模的调整,难度较大,上述上料设备对不同尺寸型号的轴承外圈适配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料设备对不同尺寸型号的轴承外圈适配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包括用于将堆叠的轴承外圈分离并逐个输送的振动上料机构、用于将分离后的轴承外圈水平推送的推送机构、用于将水平推送后的轴承外圈抬升至一定高度的抬升机构以及用于将轴承外圈从高处间歇输送至加工机床的间歇放料机构,所述振动上料机构还包括:
4、振动盘,用于放置轴承外圈;
5、输送道,固定于所述振动盘,包括固定座和滑移于所述固定座的滑移板,具有与所述振动盘内部连通且供轴承外圈通过的上料通道;
6、限位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用于限制轴承外圈在所述上料通道内的通过高度的限位件和驱动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滑移于所述固定座,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滑移于所述滑移板,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限位件滑移并与所述限位件一一对应;
7、预紧组件,滑移于所述固定座且始终具有对所述限位件的预紧力;
8、所述固定座开设于供所述限位件的一端滑移的第一滑移槽,所述滑移板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滑移的第二滑移槽;
9、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并穿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的驱动螺杆和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螺杆的外侧并驱使所述驱动螺杆滑移的齿轮套;多个所述齿轮套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进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手拧胶套;
10、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将所述限位件中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压紧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压紧板和连接于所述压紧板并将所述压紧板压紧于所述驱动件的压紧螺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能够限制轴承外圈在上料通道内通过的高度,当两个轴承外圈重叠在一起并一起经过上料通道时,限位件能够将位于上侧的轴承外圈阻挡住,使得只能够让一个轴承外圈经过,避免多个轴承外圈一起通过从而对后续的流程造成影响。
12、限位件能够通过驱动件调整在上料通道内的高度,使得限位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轴承外圈,并且限位件的高度调整方式较为简单,只需要转动连接杆,就能够使所有的驱动螺杆同步转动,从而驱使限位件上下移动。
13、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滑移于所述第一滑移槽的第一滑移部、滑移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第二滑移部、转动于所述第一滑移部的转动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且固定于所述第二滑移部的移动杆;
14、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手转套;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周向开设有螺旋滑槽;所述移动杆内嵌设有与所述螺旋滑槽适配且能够沿所述螺旋滑槽移动的滚珠;
15、多个所述转动杆之间通过同步杆进行连接,多个所述转动杆同步转动;
16、所述第一滑移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转动杆抱紧的抱紧件;
17、所述滑移板的底部设置有滑移块,所述固定座开设有与所述滑移块适配且用于供滑移块滑移的调整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松开抱紧件后,转动杆能够进行转动,通过手动对转动杆进行转动,移动杆能够在转动杆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滑移板能够在固定座上滑移,上料通道的宽度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的轴承外圈,避免两个轴承外圈并排从上料通道通过的情况发生。
19、两个转动杆之间通过同步杆进行连接,使得操作人员无论转动哪一个转动杆,其他的转动杆均能够同步转动,使得滑移板在固定座上滑移时,不易发生倾斜,不易卡在调整槽中。
20、可选的,所述预紧组件包括抬升板、连接板以及预紧弹簧;所述抬升板滑移于所述第一滑移槽且位于所述第一滑移部的下方;所述连接板连接相邻所述抬升板;所述预紧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抬升板的顶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滑移部的底部;
21、所述固定座间隔开设有多个档位槽且在所述档位槽内设置有调整挡片,所述调整挡片抵接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件在驱动件的驱使下移动时,预紧弹簧对限位件始终具有弹力,使得限位件在驱动件失效时不易在上料通道内掉落,并且预紧弹簧能够辅助限位件向上移动。
23、当预紧弹簧较长为弹力不足时,能够通过调整抬升板的高度,使得预紧弹簧始终具有较好的预紧力。
24、可选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台和设置于所述推送台顶部的送料组件;所述推送台具有供轴承外圈移动的移动通道;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推动气缸、连接于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端部的固定圈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圈的推块;所述推块具有与轴承外圈适配抵接的圆弧面;所述驱动气缸驱使所述推块将轴承外圈推送至所述移动通道;
25、所述推块开设有供所述固定圈竖直插入的插入槽且在所述插入槽内水平转动设置有锁定环,所述锁定环的截面呈u形;所述固定圈周向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环卡入的卡接环槽;
26、所述锁定环具有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当所述锁定环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锁定环转动至开口朝下,此时锁定环能够竖直卡入卡接环槽,所述推块能够竖直安装于所述固定圈;当所述锁定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环转动至开口朝向左侧或右侧,此时所述锁定环将所述推块锁定于所述固定圈。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轴承外圈需要通过不同尺寸大小的推块进行推动,才能保证轴承外圈能够沿着既定的路线被推送进入移动通道。在本设计中,推块采用可拆卸安装的方式安装在推动气缸的端部,使得推块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尺寸的轴承外圈。
28、并且推块在推动气缸上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推块竖直安装在固定圈上,此时转动锁定环,通过锁定环将推块锁定在固定圈上,拆装效率较高。
29、可选的,所述锁定环外壁周向具有啮合齿部,所述推块转动设置有拨动盘,所述拨动盘同轴设置有与所述啮合齿部啮合的驱动齿部;所述拨动盘周向具有防滑凸条;
30、所述推块还开设有安装通孔且在安装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球头弹簧柱塞,所述拨动盘的端面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供所述球头弹簧柱塞的球头嵌入的锁定槽。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块上安装拨动盘,拨动盘与锁定环之间通过齿轮进行啮合,通过转动拨动盘从而使得锁定环同步转动,使得锁定环能够完成对推块的锁定和释放的动作,较为简单。并且由于锁定环始终处于推块的内部,不易受到损坏。
32、当拨动盘转动到一定角度时,球头弹簧柱塞的球头能够嵌入相对应的锁定槽内,使得拨动盘在没有人为操作的情况下不易转动,推块能够始终锁定在推动气缸的端部。
33、可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支撑架、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输送带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支撑的挡料组件;
34、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条和设置于所述挡条的顶部用于将轴承外圈压紧于所述输送带的压板;
35、两个所述挡条相互靠近的端部具有相互啮合的转动齿部;两个所述挡条之间形成有供轴承外圈卡入且角度可控的放置空腔;
36、所述挡条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所述压板;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驱使所述压板朝靠近所述输送带的方向压紧;
37、所述压板的端部具有引导轴承外圈进入所述放置空腔的引导斜板,所述引导斜板朝远离所述输送带的方向倾斜。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轴承外圈从推送台输送至输送带上时,轴承外圈在重力的作用下存在向下滑动的情况,此时通过挡料组件将轴承外圈固定在输送带上,使得轴承外圈能够随着输送带而被抬升至高处。
39、两个挡条之间的角度能够通过人工转动挡条的方式进行调整,使得轴承外圈卡在放置空腔内时,放置空腔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寸的轴承外圈,轴承外圈能够基本处于放置空腔内的状态而不易从输送带上掉下。进一步的,当轴承外圈卡入放置空腔时,压板能够将轴承外圈压紧在输送带上,从而对轴承外圈进行进一步固定。并且压板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也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寸厚度的轴承外圈,当轴承外圈沿着引导斜板滑移进行放置空腔时,压板能够克服抵紧弹簧的弹力从而进行放置空腔高度的调整,
40、整个抬升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高度和直径的轴承外圈,较为实用。
41、可选的,所述转动齿部通过锁止件压紧于所述输送带,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螺杆和手拧螺母;
42、所述锁止螺杆穿设所述输送带和所述转动齿部,所述锁止螺杆的端部具有防转部,所述输送带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防转部适配且用于供所述防转部嵌入的防转槽;
43、所述手拧螺母螺杆连接于所述锁止螺杆,所述手拧螺母的底部抵接于所述转动齿部的顶部并将所述转动齿部压紧于所述输送带;所述手拧螺母的顶部具有手拧片;
44、所述转动齿部的顶部嵌设有第一磁环,所述手拧螺母的底部嵌设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和所述第二磁环磁性相斥。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两个挡条之间的角度时,通过拧松手拧螺母,由于磁环之间的相互斥力,挡条始终被压在输送带上,挡条在转动时存在一定的阻尼,使得挡条能够缓慢调整。
46、当挡条调整完毕后,拧紧手拧螺母,手拧螺母能够将挡条压紧在输送带上,并且磁环之间的相互斥力也能够进一步将挡条压紧在输送带上,挡条在双重压力下不易在输送带上转动。
47、当轴承外圈卡入放置空腔时,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对轴承外圈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得轴承外圈能够进一步固定在放置空腔内。
48、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中靠近所述输送带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漏斗,所述引导漏斗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输送带的上端正对用于供轴承外圈从所述输送带进入所述引导漏斗;所述引导漏斗的底部具有供轴承外圈仅能以竖直状态通过的出料口;所述引导漏斗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
4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外圈从输送带进入下一个输送工序时,轴承外圈能够通过引导漏斗对其掉落姿态进行调整,使得轴承外圈能够以固定的角度姿态能够下一步骤,较为简单。
50、当轴承外圈掉落在引导漏斗内并卡住时,由于设置了振动电机,使得引导漏斗不断振动,从而减小轴承外圈卡在引导漏斗内的概率。
51、可选的,所述间歇放料机构包括转运平台、设置于所述转运平台顶部的直线模组以及滑移安装于所述直线模组的放料盒;
52、所述放料盒具有供轴承外圈容纳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具有供轴承外圈进入的进口,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具有供轴承外圈出料的出口且在出口处转动设置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通过气缸驱使转动;所述容纳腔的内底面设置有倾斜块,所述倾斜块具有朝所述转动挡板的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导面;
53、所述转运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直线模组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所述放料盒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放料盒的进口与所述引导漏斗的出料口正对;当所述放料盒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放料盒的出口与所述出料通道正对,所述转动挡板转动至与所述出料通道抵接。
5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外圈能够从引导漏斗掉落至放料盒的容纳腔时,并且放料盒在直线模组的驱使下从第一工位转移至第二工位,在第二工位上轴承外圈能够进入加工机床,从而完成整个下料的过程。
55、轴承外圈从第一工位转移至第二工位的过程中,上一个轴承外圈能够完成加工,从而实现轴承外圈的间歇性放料,过程较为简单。
56、可选的,所述放料盒包括固定侧板、移动侧板、导向螺杆、调节螺母以及调节弹簧;所述导向螺杆穿设所述固定侧板和所述移动侧板;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导向螺杆的外侧,所述调节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螺杆的外侧,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螺母,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移动侧板,所述调节弹簧驱使所述移动侧板朝所述固定侧板移动并将所述倾斜块压紧于所述容纳腔内;
57、所述倾斜块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导向螺杆竖直卡入的固定槽,所述倾斜块的侧壁开设有供手指插入并将所述倾斜块提起的抓取槽。
5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料盒也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厚度的轴承外圈。当转动挡板放下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倾斜块侧壁的抓取槽将倾斜块从容纳腔中取出,并更换适合于当前轴承外圈的倾斜块。当倾斜块重新安装进入容纳腔时,移动侧板能够在导向螺杆上进行相应的位置调整,调节弹簧能够将移动侧板压紧在倾斜块上,上述放料盒的容纳腔宽度调节较为容易。
5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60、1.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通过调节限位件的高度和上料通道的宽度,使得振动上料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高度和直径的轴承外圈;
61、2.推块可拆卸安装在推动气缸的端部,并通过锁定环进行锁定,使得推送机构在推送不同尺寸轴承外圈时能够对推块进行更换,较为方便;
62、3.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挡料组件,使得轴承外圈落在输送带上时,挡料组件能够将轴承外圈固定在输送带上,轴承外圈不易从输送带上掉落。
1.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包括用于将堆叠的轴承外圈分离并逐个输送的振动上料机构(1)、用于将分离后的轴承外圈水平推送的推送机构(2)、用于将水平推送后的轴承外圈抬升至一定高度的抬升机构(3)以及用于将轴承外圈从高处间歇输送至加工机床的间歇放料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上料机构(1)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1)包括滑移于所述第一滑移槽(1212)的第一滑移部(1311)、滑移于所述第二滑移槽(1222)的第二滑移部(1312)、转动于所述第一滑移部(1311)的转动杆(1313)以及套设于所述转动杆(1313)且固定于所述第二滑移部(1312)的移动杆(13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组件(14)包括抬升板(141)、连接板(142)以及预紧弹簧(143);所述抬升板(141)滑移于所述第一滑移槽(1212)且位于所述第一滑移部(1311)的下方;所述连接板(142)连接相邻所述抬升板(141);所述预紧弹簧(143)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槽(1212)内,所述预紧弹簧(14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抬升板(141)的顶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滑移部(131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2)包括推送台(21)和设置于所述推送台(21)顶部的送料组件;所述推送台(21)具有供轴承外圈移动的移动通道(25);所述送料组件包括推动气缸(26)、连接于所述推动气缸(26)的推杆端部的固定圈(2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圈(22)的推块(23);所述推块(23)具有与轴承外圈适配抵接的圆弧片(231);所述驱动气缸驱使所述推块(23)将轴承外圈推送至所述移动通道(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环(241)外壁周向具有啮合齿部(2411),所述推块(23)转动设置有拨动盘(242),所述拨动盘(242)同轴设置有与所述啮合齿部(2411)啮合的驱动齿部(2422);所述拨动盘(242)周向具有防滑凸条(24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3)包括支撑架(31)、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架(31)的输送带(32)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输送带(32)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支撑的挡料组件(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部(3311)通过锁止件(334)压紧于所述输送带(32),所述锁止件(334)包括锁止螺杆(3341)和手拧螺母(33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中靠近所述输送带(32)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漏斗(337),所述引导漏斗(337)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输送带(32)的上端正对用于供轴承外圈从所述输送带(32)进入所述引导漏斗(337);所述引导漏斗(337)的底部具有供轴承外圈仅能以竖直状态通过的出料口;所述引导漏斗(33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33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放料机构(4)包括转运平台(41)、设置于所述转运平台(41)顶部的直线模组(42)以及滑移安装于所述直线模组(42)的放料盒(4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盒(43)包括固定侧板(434)、移动侧板(435)、导向螺杆(436)、调节螺母(437)以及调节弹簧(438);所述导向螺杆(436)穿设所述固定侧板(434)和所述移动侧板(435);所述调节螺母(437)螺纹连接于所述导向螺杆(436)的外侧,所述调节弹簧(438)套设于所述导向螺杆(436)的外侧,所述调节弹簧(438)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螺母(437),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移动侧板(435),所述调节弹簧(438)驱使所述移动侧板(435)朝所述固定侧板(434)移动并将所述倾斜块(432)压紧于所述容纳腔(431)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