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养殖,尤其涉及一种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稻田养殖的模式正以单一水产品逐渐向多种水产品共同养殖的模式来发展,这样做的效果是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收入;但是多种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的生态养殖模式还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放养密度的设置、不同水产品幼苗的饲养管理等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养殖方法,使利益最大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改造被选择的稻田:沿稻田四周开挖环沟,进水口设置双层筛绢网布,排水口设置密眼网罩;
5、步骤s2、清野消毒;
6、步骤s3、施肥:每亩稻田施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后旋耕;
7、步骤s4、水草种植:施肥后第2天,沿环沟种植水草;
8、步骤s5、稻虾鳖放养:虾苗的放养密度为每亩2000~3000尾;鳖苗的放养密度为每亩100~150只;
9、步骤s6、饲养管理:包括饲料投喂和水质管理;
10、步骤s7、病害防治;
11、步骤s8、适时捕捞。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环沟的宽为2~3m,深为0.6~0.8m,坡比为1:1.5以上;环沟占稻田面积的10~15%。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双层筛绢网布为80目,密眼网罩为40目以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每亩稻田用75kg生石灰化水或用10~15kg茶籽饼浸出液进行全池泼洒。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每亩稻田施有机肥500kg、过磷酸钙15kg后旋耕,埋入深度为10-20cm。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养殖过程定期用光合细菌和em菌加强改底。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虾和鳖每日投喂2~3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该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可以实现稻虾鳖共同生长,提高农田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1.一种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环沟的宽为2~3m,深为0.6~0.8m,坡比为1:1.5以上;环沟占稻田面积的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双层筛绢网布为80目,密眼网罩为40目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每亩稻田用75kg生石灰化水或用10~15kg茶籽饼浸出液进行全池泼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每亩稻田施有机肥500kg、过磷酸钙15kg后旋耕,埋入深度为1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养殖过程定期用光合细菌和em菌加强改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鳖虾共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虾和鳖每日投喂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