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06  23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振,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


背景技术:

1、大型建筑的空调主机、水泵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这些震动会传递给支撑结构(楼板),并以弹性波形式传递至其他部位,再以噪声的形式出现,称为固体噪声。国家规定民居、办公场所噪声应小于60分贝,高于会影响人体健康、工作效率,周边环境,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2、授权公告号cn20688956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新型钢混隔振平台,该新型钢混隔振平台,可以通过该装置有效的减少振动强度,隔振效果明显,有效降低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为整个建筑营造一个良好的声学环境,适用于各种建筑工况。

3、但是隔振平台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弹簧出现疲劳现象,从而使弹簧的回弹性能降低,而该新型钢混隔振平台中弹簧的回弹性能降低时,仍只能采用弹簧继续进行缓冲,不便及时对弹簧的回弹性能进行补偿,因此易导致平台的隔振效果下降。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不便及时对弹簧的回弹性能进行补偿的问题。

2、本发明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包括:

3、底座、安装板和第一连接筒,所述底座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第一连接筒安装在安装板上;

4、第一隔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和安装板之间,以对设备进行隔振,所述第一隔振组件包括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若干个隔振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具有磁铁板;

5、补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振组件中,以对第一隔振组件进行弹性补偿,所述补偿机构包括补偿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补偿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补偿组件的一侧,所述补偿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齿轮、第一磁铁块、第二齿轮、第二磁铁块和一个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支撑组件中,两个第一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杆的两端,所述第一磁铁块安装在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磁铁块安装在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安装有棘轮,所述调节组件与棘轮相啮合。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棘轮一侧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相啮合。

7、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铰接有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安装在连接组件上。

8、优选的,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第二限位件。

9、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隔振件顶端的连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安装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磁铁板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柱。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隔振组件,所述第一隔振组件和第二隔振组件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12、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驱动组件和两个转动组件,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均安装在底座的内底壁上,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分别设置在驱动组件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件、铰接座和两个第三铰接板,所述伸缩件安装在底座的内底壁上,两个所述第三铰接板分别与铰接座的两端铰接。

13、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外侧安装有两个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三铰接板的一端与滑块的一端铰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振组件中支撑板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挤压板,所述第二隔振组件中支撑板的两侧均安装有一个挤压板,所述第一隔振组件中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锁定件,所述第二隔振组件中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锁定件。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1)、当第一隔振组件的弹性性能降低时,补偿机构能够对第一隔振组件的弹性性能进行补偿,以保证建筑中的空调主机或水泵等大型设备的隔振效果,降低震动传递到建筑物支撑结构上的振幅,从而减少建筑物中噪音的传播。

17、(2)、当连接组件的初始高度降低时,连接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带动棘爪转动,在棘轮转动的过程中,棘轮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此时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的n极面均向上转动,使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对磁铁板产生排斥的力,以使连接组件上移。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2)包括设置在棘轮(316)一侧的转动盘(321),所述转动盘(321)上安装有第二转动杆(322),所述第二转动杆(322)与支撑组件(2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321)的外侧开设有收纳槽(323),所述收纳槽(32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棘爪(324),所述棘爪(324)与棘轮(316)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2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325),所述连接杆(325)的外侧铰接有第一铰接板(326),所述第一铰接板(326)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板(327),所述第二铰接板(327)安装在连接组件(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板(327)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架(328),所述连接架(328)上安装有第二限位件(3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安装在底座(11)上的支撑板(211),所述支撑板(21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3)包括安装在隔振件(22)顶端的连接板(231),所述第二铰接板(327)安装在连接板(231)的顶部,所述连接板(231)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232),所述磁铁板(233)安装在固定板(232)上,所述连接板(231)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柱(23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隔振组件,所述第一隔振组件和第二隔振组件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6),所述底座(1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驱动组件(41)和两个转动组件(42),两个所述驱动组件(41)均安装在底座(11)的内底壁上,两个所述转动组件(42)分别设置在驱动组件(41)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伸缩件(411)、铰接座(412)和两个第三铰接板(413),所述伸缩件(411)安装在底座(11)的内底壁上,两个所述第三铰接板(413)分别与铰接座(412)的两端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2)包括第三转动杆(421),所述第三转动杆(421)的外侧安装有两个顶板(422),所述顶板(422)的底部安装有滑轨(423),所述滑轨(42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24),所述第三铰接板(413)的一端与滑块(424)的一端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组件中支撑板(211)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挤压板(213),所述第二隔振组件中支撑板(211)的两侧均安装有一个挤压板(213),所述第一隔振组件中支撑板(2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锁定件,所述第二隔振组件中支撑板(21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锁定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包括底座、安装板和第一连接筒,所述底座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第一连接筒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一隔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和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振组件包括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若干个隔振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具有磁铁板,补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振组件中,所述补偿机构包括补偿组件和调节组件;本发明的装配式阻尼隔振平台,棘轮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此时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的N极面均向上转动,使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对磁铁板产生排斥的力,以使连接组件上移。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良,黄琼龙,袁奕斌,常先问,林生英,林龙赓,雷智,卢柏宇,宋燕城,孙梦阳,李志远,李兆军,周金丽,魏巧艳,宋宇宁,李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7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