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04  23


本技术属于滚子加工,具体为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滚子是轴承运转时承受负荷的元件,是滚子轴承中最薄弱的零件,它的制造质量对轴承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是影响轴承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而轴承滚子在加工时需要自动上料装置进行输送,目前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输送带将轴承滚子推送到加工区域,然而,过多的轴承滚子在进行依次输送时,轴承滚子之间会受到互相撞击的影响,导致轴承滚子在下料时易出现堵塞或重叠的现象,影响了自动上料装置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解决了过多的轴承滚子在进行依次输送时,轴承滚子之间会受到互相撞击的影响,导致轴承滚子在下料时易出现堵塞或重叠的现象,影响了自动上料装置正常工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伸缩器,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伸缩器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内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外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调节结构相连接,所述漏斗内滑动连接有斜板,所述漏斗下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与斜板相连接,所述辅助机构连接在支撑架内;

3、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凹型板,所述凹型板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凹型板内滑动连接有导杆和l型板,所述导杆的一端连接有搭柱,所述凹型板外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外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导杆外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l型板的一侧与伸缩器相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斜板上开设有圆槽,所述漏斗内开设有凹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l型板滑动连接在输送管内,所述搭柱卡接在输送管内,所述连接板与导杆相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杆与l型板相连接,所述导杆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凹型板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驱动杆、固定套、套板和底板,所述固定套连接在漏斗下,所述套板连接在漏斗的侧面,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在固定套内,所述驱动杆外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套板内滑动连接有齿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板与斜板相连接,所述齿板与半齿轮相啮合,所述底板连接在支撑架内,所述底板上连接有辅助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辅助杆外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斜板下,所述辅助杆外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弹簧与底板相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该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输送管、固定板、伸缩器和调节结构,通过伸缩器对l型板施加推力会与连接板接触,连接板以定位杆为中心进行转动,连接板则会带动导杆在凹型板内进行移动,而导杆在移动时会带动第一弹簧发生形变,当l型板进行复原时,导杆会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进行复位,该自动上料装置通过l型板、第一弹簧和连接板之间的配合,使得定位杆和搭柱能够实现间隙式移动的功能,且能够对输送管内的轴承滚子进行隔断输送,避免过多轴承滚子在输送时发生互相撞击的情况,避免了轴承滚子在下料时出现堵塞或重叠的现象,从而保障了该自动上料装置的正常工作。

12、2、该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机构,通过外置驱动器带动驱动杆在固定套内进行转动,半齿轮在转动时会与齿板接触,斜板在漏斗内进行滑动时会将圆槽表面的轴承滚子通过凹槽输送到输送管内,当半齿轮与套板进行脱离时斜板则会进行复位,当斜板在漏斗内进行往复移动时能够将轴承滚子依次输送到输送管内,避免轴承滚子下料过快而发生脱落的现象。

13、3、该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圆槽和凹槽,当斜板在进行移动时,圆槽内的轴承滚子会通过凹槽输送到输送管内,使得圆槽和凹槽对于轴承滚子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了轴承滚子在输送时发生错位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侧面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连接有伸缩器(5),所述固定板(4)上连接有调节结构(6),所述调节结构(6)与伸缩器(5)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内连接有漏斗(2),所述漏斗(2)外连接有输送管(3),所述输送管(3)与调节结构(6)相连接,所述漏斗(2)内滑动连接有斜板(7),所述漏斗(2)下设有辅助机构(8),所述辅助机构(8)与斜板(7)相连接,所述辅助机构(8)连接在支撑架(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7)上开设有圆槽(9),所述漏斗(2)内开设有凹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604)滑动连接在输送管(3)内,所述搭柱(607)卡接在输送管(3)内,所述连接板(606)与导杆(60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603)与l型板(604)相连接,所述导杆(602)通过第一弹簧(605)连接在凹型板(6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8)包括驱动杆(801)、固定套(802)、套板(803)和底板(806),所述固定套(802)连接在漏斗(2)下,所述套板(803)连接在漏斗(2)的侧面,所述驱动杆(801)转动连接在固定套(802)内,所述驱动杆(801)外连接有半齿轮(805),所述套板(803)内滑动连接有齿板(8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804)与斜板(7)相连接,所述齿板(804)与半齿轮(805)相啮合,所述底板(806)连接在支撑架(1)内,所述底板(806)上连接有辅助杆(8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807)外滑动连接有支撑板(809),所述支撑板(809)连接在斜板(7)下,所述辅助杆(807)外套接有第二弹簧(808),所述支撑板(809)通过第二弹簧(808)与底板(806)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属于滚子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伸缩器,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与伸缩器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内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外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调节结构相连接。该轴承滚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输送管、固定板、伸缩器和调节结构,通过L型板、第一弹簧和连接板之间的配合,使得定位杆和搭柱能够实现间隙式移动的功能,且能够对输送管内的轴承滚子进行隔断输送,避免过多轴承滚子在输送时发生互相撞击的情况,避免了轴承滚子在下料时出现堵塞或重叠的现象,从而保障了该自动上料装置的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春,李国春,卫广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瓦房店远东轴承集团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6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