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特别涉及一种胶固化炉。
背景技术:
1、固化是指在电子行业及其它各种行业中,为了增强材料结合的应力而采用的零部件加热、树脂固化和烘干的生产工艺。通过人工加热对胶固化工件进行处理,大幅缩短胶固化时间,提升固化效果,提升生产效率,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高效生产的需求。
2、现有的胶固化炉存在以下缺陷:
3、1、热管理差,废热排放明显;
4、2、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低;
5、3、驱动机构等机构外置简单粗放,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从热量管理入手,降低固化炉热交换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多层独立驱动控制,处理输送过程为并行独立运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合理设计设备布局改善空间利用率,紧凑高效;增加冷却闭环控制,提升设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有效保障产品的高水准的处理质量,为后续工序的快速开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包括固化炉体、输送装置和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在固化炉体外侧,输送装置贯穿固化炉体和冷却装置,固化炉体设有热风循环结构,固化炉体的两端的进出口处分别设有开闭炉门;
3、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区链条和驱动装置,输送区链条由驱动装置驱动,输送区链条上设置有支撑托板及工件托架;输送装置设置有多层且分层排列;
4、冷却装置包括冷风仓、设置在冷风仓顶部的冷风机和冷风分派管路,冷风机通过冷风分派管路与冷风仓相通,冷风仓内部设置有环境温度探测热电偶和红外工件测温仪;冷风分派管路上设置有电动执行蝶阀;
5、热风循环结构包括加热器、循环风机和气流引导装置,气流引导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层传输装置的两侧,气流引导装置与固化炉体内壁形成循环风腔,加热器设置在循环风腔两侧,循环风机设置在循环风腔的顶部。
6、优选的是,气流引导装置为开孔的开孔导风板,开孔导风板可拆卸的安装在炉体内壁与工件之间的框架上。
7、优选的是,开闭炉门包括上层炉门和下层炉门,上层的炉门为上下开闭,下层炉门为左右开闭;
8、优选的是,上层炉门的顶部设置有上炉门控制气缸,下层炉门的外侧设置有下炉门控制气缸。
9、优选的是,环境温度探测热电偶、红外工件测温仪和电动执行蝶阀分别与外部plc控制单元通讯;冷风机内设置有与外部plc控制单元通讯的温度控制模块。
10、优选的是,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链轮、传动链条、传动链轮、减速机和驱动电机,驱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传动链轮传动,传动链轮固定设置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传动链轮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传动,减速机和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框架内,驱动框架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上下料端,驱动电机、减速机、输送装置三者之间通过链轮链条进行连接,从而传递动力,输送工件。
11、优选的是,每层设置有2组输送装置;每组输送装置包含2条输送区链条、2根装有链轮的输送轴、1套支撑托板和工件托架、1套驱动装置;2根输送轴分别放置在进出料末端,2条输送区链条安装在输送轴上的输送链轮上,驱动链轮与输送轴的端部固定连接,驱动装置通过带动驱动链轮从而带动与驱动链轮固定连接的输送轴实现对输送区链条的驱动。
12、优选的是,驱动框架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上下料两端,减速机和驱动电机设置在下料端驱动框架内。
13、优选的是,编码器与驱动电机连接;每个驱动电机安装1个编码器。
14、优选的是,每组输送装置设有2条输送链,在输送链两端分别设置传送轴,轴上装有链轮;每组输送装置对应设置1个减速装置和1个驱动电机;每组输送区链条设置有2条,每组输送区链条对应设置一个驱动链轮和一个驱动电机。
15、优选的是,上下层的输送区链条末端呈阶梯布置,用以满足上下料空间需求。
16、优选的是,支撑托板的两端安装在对应的同组的输送区链条上,工件托架固定在支撑托板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进出料口处的开闭炉门,对比常规的开放式固化炉,此设计降低进出口开口面积75%,使处理过程中炉门口的热量损失减少了3/4;降低废热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将工件温度和环境温度反馈至plc控制单元,然后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电动执行蝶阀和冷风机通讯来调控风量分配和温度设置,形成闭环的冷却控制,有效控制风冷后工件的温度,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提升生产品质;
20、3、本实用新型中热风循环结构中具有导流作用的开孔导风板可拆卸更换,解决了传统式固定开孔导风板无法有效分配热量的问题,改善炉内气流的流场均匀性不佳的缺陷,同时实现针对不同工件、不同工艺的灵活调整功能,扩大品类、品种的生产兼容性;增加了设备的生产适用范围,提升利用率;
21、4、本实用新型中给输送装置提供动力的减速机和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框架内:冷风机设置在冷风仓的顶部;对比常规式的驱动结构外置、冷风机外置的固化设备,占地面积减少30%,实现了设备的紧凑化、小型化、轻量化。
1.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炉体、输送装置和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在固化炉下料端并与炉体紧密连接;输送装置贯穿固化炉体和冷却装置;固化炉体设有热风循环结构,固化炉体的两端的进出口处分别设有开闭炉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气流引导装置为可拆卸的开孔开孔导风板,安装在炉体内壁与工件之间的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开闭炉门包括上层炉门和下层炉门,上层的炉门为上下开闭,下层炉门为左右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上层炉门的顶部设置有上炉门控制气缸,下层炉门的外侧设置有下炉门控制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的环境温度探测热电偶、红外工件测温仪和电动执行蝶阀分别与外部plc控制单元通讯;冷风机内设置有与外部plc控制单元通讯的温度控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链轮、传动链条、传动链轮、减速机和驱动电机,驱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传动链轮传动,传动链轮固定设置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传动链轮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传动,减速机和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框架内,驱动框架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上下料端,驱动框架内设置有与驱动电机通讯连接的编码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每层设置有2组输送装置,每组输送装置包含2条输送区链条、2根装有链轮的输送轴、1套支撑托板和工件托架、1套驱动装置;2根输送轴分别放置在进出料末端,2条输送区链条安装在输送轴上的链轮上,驱动链轮与输送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上下层的输送区链条末端呈阶梯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紧凑并行输送胶固化炉,其特征在于,支撑托板的两端安装在对应的同组的输送区链条上,工件托架固定在支撑托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