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02  29


本发明涉及液压缸,具体为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


背景技术:

1、液压缸是一种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在船用设备上,大型密封圈的使用,可以有助于设备稳定运行,包括内部润滑油的密封和避免外部海水进入等,针对大型密封圈的生产和使用,需要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以液压缸为动力为密封圈的检测提供了稳定的测试基础,但是现有的液压缸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2、液压缸的运行,主要以液体的动力推动活塞板往复活动,实现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活塞板外侧会套设密封圈以保证内部油液提供稳定动力,但是其在往复活动时,密封圈与缸体内壁接触,一直存在磨损的状态,现有的液压缸,不方便对内部密封圈进行实时扩撑,大都是磨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更换,但是在此过程中,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已经逐渐降低,影响内部油液的稳定输送,同时现有的液压缸,不方便对密封圈进行及时更换,大都是定期更换,但是其在进行测试时,测试次数和测试行程都不同,进行磨损程度也不同,定期更换的方式,不利于保证密封圈在失去密封效果之前进行及时更换,也是影响内部密封效果的重要因素。

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液压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液压缸,不方便对内部密封圈进行实时扩撑,同时不方便对密封圈进行及时更换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外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进油管和下进油管,且缸体内安装有活塞板,并且活塞板的底部固定有输出杆;

3、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活塞板外侧凹陷处,且活塞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螺杆,且螺杆上螺纹套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端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密封圈内壁相抵触,所述活塞板的顶部空腔内阻尼贯穿安装有传导柱,且传导柱的外侧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端啮合有齿辊,且齿辊嵌入式转动安装在活塞板内,并且齿辊与螺杆相连接,所述传导柱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活塞板的顶部空腔内,所述传导柱的顶部贴合滑动设置在第一油液腔内,且第一油液腔开设在抵触杆的底部,所述抵触杆的顶部固定有抵触头,且抵触头位于缸体顶部的内部;

4、单向抬升组件,所述单向抬升组件设置在传导柱的内部和抵触杆的外部,且单向抬升组件用于实现传导柱的单向下移;

5、辅助密封组件,所述辅助密封组件设置在活塞板内,且辅助密封组件用于对密封圈进行竖向挤压。

6、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螺杆在活动槽内贴合滑动,且活动杆在活塞板内等角度分布,并且活动杆外端的支撑板呈弧形结构设计。

7、优选的,所述传导柱的顶部呈“t”字形结构在第一油液腔内贴合滑动,且第一油液腔的外侧设置有抽油口。

8、优选的,所述抵触头的顶部设计为弧形结构,且抵触头的底部设计为倒置的圆台形结构。

9、优选的,所述单向抬升组件包括第二油液腔,且第二油液腔开设在传导柱顶部的内部,所述第二油液腔的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推油板,所述第二油液腔的顶部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有封堵球,且第二油液腔的顶部与第一油液腔相连通,所述抵触杆的外侧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顶部抵触有定位杆,并且定位杆固定在活塞板的顶部,所述定位杆设计为“l”字形结构对定位板的顶部进行限位。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油液腔的中部设计为收口结构,且第二油液腔中部收口处截面设计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并且第二油液腔中部收口处的上方与封堵球相贴。

11、优选的,所述推油板通过弹簧在第二油液腔内贴合滑动,且第二油液腔的外侧设置有输油口。

12、优选的,所述辅助密封组件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活动设置在活塞板侧边内部空腔内,且安装杆的外端固定有推环,并且推环位于密封圈的下方,所述安装杆的内端抵触设置有推杆,且推杆固定在活动杆的底部。

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内端下底面设计为倾斜结构,且安装杆的分布个数与活动杆的分布个数相对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活塞板每一次的复位,使得抵触头受力带动抵触杆和传导柱活动,配合齿条和齿辊的传动,由螺杆带动支撑板移动,从内部对密封圈进行扩撑,使得不断磨损的密封圈外部始终与缸体内壁贴合,进一步的,通过单向抬升组件的使用,每一次抵触头和抵触杆受力下移时,均可以进行复位,便于持续对密封圈进行扩撑,保证活塞板的长效密封,提高液压缸的驱动能力,同时活动杆在受力带动支撑板移动时,还可以配合辅助密封组件从底部在竖向的空间内对密封圈进行抵触,保证其在扩撑时上下位置的密封,通过对密封圈的实时扩撑,可以保证其在磨损后依然能够具备良好的密封效果;

16、2.本发明,当传导柱与压力传感器接触时,可以将信号传输至后台,便于判定该活塞板上的密封圈需要更换,传导柱的移动距离与密封圈的扩撑距离相对应,进而当密封圈扩撑到合适位置时,不便于再进行扩撑,此时需要对密封圈进行更换,由于活塞板的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不是定量,进而传统技术中采用定期更换的手段,不利于保证密封圈在失去密封效果之前进行及时更换,而本发明,配合对密封圈的实时扩撑,在保持稳定密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密封圈的磨损程度进行及时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外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进油管(2)和下进油管(3),且缸体(1)内安装有活塞板(4),并且活塞板(4)的底部固定有输出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9)通过螺杆(8)在活动槽(7)内贴合滑动,且活动杆(9)在活塞板(4)内等角度分布,并且活动杆(9)外端的支撑板(10)呈弧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柱(11)的顶部呈“t”字形结构在第一油液腔(15)内贴合滑动,且第一油液腔(15)的外侧设置有抽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头(17)的顶部设计为弧形结构,且抵触头(17)的底部设计为倒置的圆台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抬升组件(18)包括第二油液腔(181),且第二油液腔(181)开设在传导柱(11)顶部的内部,所述第二油液腔(181)的底部通过弹簧(182)连接有推油板(183),所述第二油液腔(181)的顶部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184)连接有封堵球(185),且第二油液腔(181)的顶部与第一油液腔(15)相连通,所述抵触杆(16)的外侧固定有定位板(186),且定位板(186)的顶部抵触有定位杆(187),并且定位杆(187)固定在活塞板(4)的顶部,所述定位杆(187)设计为“l”字形结构对定位板(186)的顶部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液腔(181)的中部设计为收口结构,且第二油液腔(181)中部收口处截面设计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并且第二油液腔(181)中部收口处的上方与封堵球(185)相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油板(183)通过弹簧(182)在第二油液腔(181)内贴合滑动,且第二油液腔(181)的外侧设置有输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组件(19)包括安装杆(192),所述安装杆(192)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191)活动设置在活塞板(4)侧边内部空腔内,且安装杆(192)的外端固定有推环(193),并且推环(193)位于密封圈(6)的下方,所述安装杆(192)的内端抵触设置有推杆(194),且推杆(194)固定在活动杆(9)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92)的内端下底面设计为倾斜结构,且安装杆(192)的分布个数与活动杆(9)的分布个数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外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进油管和下进油管,且缸体内安装有活塞板,并且活塞板的底部固定有输出杆;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活塞板外侧凹陷处,且活塞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活动杆的外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空腔内阻尼贯穿安装有传导柱,所述齿条的外端啮合有齿辊,所述传导柱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传导柱的顶部贴合滑动设置在第一油液腔内,所述抵触杆的顶部固定有抵触头。该大型密封圈测试工装用动力机构,对内部活塞板上的密封圈进行实时磨损补充,同时在磨损达到既定程度后及时提醒。

技术研发人员:孔海军,张燕,郭剑,过立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倍豪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5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