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3-01  34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


背景技术:

1、施工平台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搭设的外围防护设施,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2、公开号cn216740606u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工作台,在建筑施工时首先将固定螺杆转动拿出,然后通过上下移动支撑板带动固定套筒在调节杆上进行移动,调节好使用高度之后,最后通过固定螺杆贯穿开孔以及对应高度位置的螺纹孔,将支撑板进行固定,以此达到调节施工平台高度的效果,将第一滑条插入第一滑槽中,同时第一滑条带动第一护板移动到支撑板的上端前后侧,之后将第二滑条插入第二滑槽中,同时第二滑条带动第二护板移动到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侧,对支撑板上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最后通过海绵保护条对施工人员的进行保护,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此外,现有的工作台在使用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3、(1)现有的工作台需要手动升降,需要进行频繁的上下调整,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容易导致疲劳和工作效率下降,特别是对于高度较高或重量较大的工作台,操作困难,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4、(2)现有的工作台无法进行移动,只能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使用,无法适应不同施工场地和工作需求的变化,限制其使用范围和灵活性,无法适应不平整的地面,可能会导致工作台不稳定,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板和工作台,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套,四个所述固定套的底部套接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套的外壁设有若干等距的通孔,四个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有容腔,四个所述容腔内设有可伸缩的四组固定结构,四个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万向自锁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结构,所述底板和工作台的中间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结构;

3、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组滑动结构、两组连接结构和四组支撑结构,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其中一组滑动结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另一组滑动结构;两组所述滑动结构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铰接连接结构,两组所述滑动结构的中间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组支撑结构;

4、每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固定板二、滑杆、移动座、固定板三和转动轴,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二,两个所述固定板二相对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滑杆,其中一所述固定板二靠近滑杆一侧的中心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三,两个所述固定板三的相离一侧分别活动连接转动轴。

5、进一步,每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伸缩杆二和弹簧二,所述伸缩杆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二,所述伸缩杆二的外壁套接弹簧二。

6、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三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三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移动座。

7、进一步,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一、防护板二、防护板三、固定槽、防护板四和梯形固定块,所述工作台前侧固定连接防护板二,所述工作台后侧固定连接防护板一,所述工作台一侧固定连接防护板三,所述防护板一远离防护板三的一侧铰接防护板四,所述防护板二远离防护板三的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防护板四的前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以伸缩的梯形固定块,所述梯形固定块与固定槽适配连接。

8、进一步,每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和连接轴,所述连接杆一的一端铰接移动座,另一端铰接转动轴,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铰接移动座,另一端铰接转动轴,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中心交点处活动连接连接轴。

9、进一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板一、螺纹杆、电机和连接杆三,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纵向的固定板一,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固定板二,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一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连接杆三。

10、进一步,每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伸缩杆一、弹簧一和凸块,所述伸缩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容腔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凸块,所述伸缩杆一的外壁套接弹簧一,所述凸块与通孔适配连接。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使得连接杆三带动移动座做靠近电机的运动,通过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配合,从而使得工作台进行升高,通过伸缩杆二和弹簧二的支撑作用,有效防止工作台由于顶部重力过大进而集聚下降,保障工作台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性,从而代替工作人员手动升降,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通过按压凸块脱离通孔的固定,然后将固定柱拉伸至合适的长度,释放凸块,通过凸块与通孔的配合完成对固定柱的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地面的不平整程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工作台的稳定性,配备了万向自锁轮,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和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工作台(1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套(2),四个所述固定套(2)的底部套接固定柱(3),四个所述固定套(2)的外壁设有若干等距的通孔(13),四个所述固定柱(3)的顶部设有容腔,四个所述容腔内设有可伸缩的四组固定结构(5),四个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万向自锁轮(6),所述底板(1)的顶部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结构(7),所述底板(1)和工作台(11)的中间设有升降结构(4),所述工作台(11)的顶部固定连接防护结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结构(9)包括连接杆一(901)、连接杆二(902)和连接轴(903),所述连接杆一(901)的一端铰接移动座(803),另一端铰接转动轴(805),所述连接杆二(902)的一端铰接移动座(803),另一端铰接转动轴(805),所述连接杆一(901)和连接杆二(902)的中心交点处活动连接连接轴(9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伸缩杆二(1001)和弹簧二(1002),所述伸缩杆二(10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二(801),所述伸缩杆二(1001)的外壁套接弹簧二(1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7)包括固定板一(701)、螺纹杆(702)、电机(703)和连接杆三(704),所述底板(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纵向的固定板一(701),所述螺纹杆(702)的一端活动连接固定板二(801),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一(701)与电机(7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702)的外壁螺纹连接连接杆三(7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三(704)的内部设有螺纹孔(705),所述螺纹孔(705)与螺纹杆(70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三(70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移动座(8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伸缩杆一(501)、弹簧一(502)和凸块(503),所述伸缩杆一(501)的一端固定连接容腔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凸块(503),所述伸缩杆一(501)的外壁套接弹簧一(502),所述凸块(503)与通孔(13)适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2)包括防护板一(1201)、防护板二(1202)、防护板三(1203)、固定槽(1204)、防护板四(1205)和梯形固定块(1206),所述工作台(11)前侧固定连接防护板二(1202),所述工作台(11)后侧固定连接防护板一(1201),所述工作台(11)一侧固定连接防护板三(1203),所述防护板一(1201)远离防护板三(1203)的一侧铰接防护板四(1205),所述防护板二(1202)远离防护板三1(203)的一侧设有固定槽1(204),所述防护板四(1205)的前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以伸缩的梯形固定块(1206),所述梯形固定块(1206)与固定槽(1204)适配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作台,包括底板和工作台,底板的底部四角分别有固定套,四个固定套的底部套接固定柱,四个固定套的外壁有若干等距的通孔,四个固定柱的顶部有容腔,四个容腔内有可伸缩的四组固定结构,四个固定柱的底部有万向自锁轮,底板的顶部中心处一侧有驱动结构,底板和工作台的中间有升降结构。本技术通过驱动结构、滑动结构、连接结构和支撑结构的配合,保障工作台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性,从而代替工作人员手动升降,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固定结构和通孔的配合,使得本技术能够根据地面的不平整程度进行调整,配备了万向自锁轮,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张营军,郑小坤,王魁,张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广鑫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5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