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斗提机,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斗式提升机尾部的机座内存在粘黏堆积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规的方式大多通过气源驱动底座,防止物料堆积在底座上。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不少现场工程师反应在现场安装时遇到气路设置方面的困难,因为现场不会预留一些安装位置给到底座气路,并且常规的气路设计较复杂。
2、因此,设计另一种形式的防积料机构,通过电机来驱动,避开了复杂且多样的气路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更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包括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移动支脚、右移动支脚,左移动支脚、右移动支脚上部连接底板,底板下端连接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中部连接主丝杆电机,四连杆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丝杆电机、右丝杆电机。
3、进一步的,四连杆机构包括转轴一至转轴五、连杆一至连杆四,位于底板中部下端连接转轴一,转轴一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一左侧通过转轴二连接连杆三,连杆三通过转轴三连接左丝杆电机,连杆二右侧通过转轴四连接连杆四,连杆四通过转轴五连接右丝杆电机。
4、进一步的,左移动支脚上设有固定转轴二的安装孔一,右移动支脚上设有固定转轴四的安装孔二。
5、进一步的,位于左移动支脚、右移动支脚上部分别设有供底板穿过的穿过孔,穿过孔内的底板与左移动支脚、右移动支脚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6、进一步的,底板从左至右包括左侧部、中间部、右侧部,左侧部下端连接左丝杆电机,右侧部下端连接右丝杆电机。
7、进一步的,左移动支脚、右移动支脚下端均设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固定在主平台上。
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通过电机来驱动,使底座有不同的起伏,防止物料粘黏堆积在底座上,并且避开了复杂且多样的气路设计,便于安装,更稳定可靠。
1.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包括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平台(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移动支脚(2)、右移动支脚(3),左移动支脚(2)、右移动支脚(3)上部连接底板(4),底板(4)下端连接四连杆机构(5),四连杆机构(5)中部连接主丝杆电机(6),四连杆机构(5)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丝杆电机(7)、右丝杆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连杆机构(5)包括转轴一(5-1)至转轴五(5-5)、连杆一(5-6)至连杆四(5-9),位于底板(4)中部下端连接转轴一(5-1),转轴一(5-1)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连杆一(5-6)、连杆二(5-7),连杆一(5-6)左侧通过转轴二(5-2)连接连杆三(5-8),连杆三(5-8)通过转轴三(5-3)连接左丝杆电机(7),连杆二(5-7)右侧通过转轴四(5-4)连接连杆四(5-9),连杆四(5-9)通过转轴五(5-5)连接右丝杆电机(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移动支脚(2)上设有固定转轴二(5-2)的安装孔一,右移动支脚(3)上设有固定转轴四(5-4)的安装孔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左移动支脚(2)、右移动支脚(3)上部分别设有供底板(4)穿过的穿过孔,穿过孔内的底板(4)与左移动支脚(2)、右移动支脚(3)之间通过螺栓(9)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4)从左至右包括左侧部(4-1)、中间部(4-2)、右侧部(4-3),左侧部(4-1)下端连接左丝杆电机(7),右侧部(4-3)下端连接右丝杆电机(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斗提机的防积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移动支脚(2)、右移动支脚(3)下端均设有导向轨道(10),导向轨道(10)固定在主平台(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