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垫圈,具体为双叠式自锁垫圈。
背景技术:
1、垫圈,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
2、如图3所示,螺母本体3下方的螺栓本体2上活动套装有垫片二6,在震动情况由于垫片二6上下两面均未设置楔形角且上下两面均相当光滑,在螺栓本体1不断震动的情况下会导致螺母本体3不断松动,直至螺栓本体1从工件上出现脱落,因此需要一种双叠式自锁垫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叠式自锁垫圈,具备当连接件受到振动,并使螺栓发生松动趋势时,仅仅允许两片垫圈内侧斜齿面间相对错动,产生抬升张力,从而达到100%的锁紧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在震动情况下表面没有楔形角两面相当光滑,在螺栓不断震动从而螺母不断松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叠式自锁垫圈,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底部中间设有螺栓本体,还包括,垫片一;
3、垫片一活动套装在螺栓本体上;其中,垫片一一面设有斜齿;其中,垫片一另一面设有防滑齿。
4、使用本技术方案中双叠式自锁垫圈时,将两个垫片一镜像拼合,并套装在螺栓本体上,通过扳手对螺母本体进行拧动,从而将螺栓本体拧入连接件内,此时两个垫片一的斜齿契合,且两个垫片一上的防滑齿分别与螺母本体和连接件接触但不固定连接,在连接件受到振动时,通过两个垫片一的斜齿进行相对错动,从而产生抬升张力,进而避免松动并起到锁紧效果。
5、优选的,所述螺母本体横截面采用六边形结构设计,螺母本体硬度与螺栓本体硬度相同。通过将螺母本体横截面设置为六边形结构,从而在进行拧动时,可较为方便的选用扳手,避免采用异形螺母时难以找到拧动工具。
6、优选的,所述螺栓本体上的螺栓升角外侧与垫片一内侧不接触。通过使螺栓本体上的螺栓升角外侧与垫片一内侧不接触,从而在进行垫片一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
7、优选的,所述垫片一数量为两个,两个垫片一镜像分布。通过使两个垫片一镜像分布,从而进行安装时,可使两个垫片一通过斜齿进行拼合。
8、优选的,所述斜齿楔形角度小于螺栓升角角度。通过使斜齿的楔形角度小于螺栓升角角度,从而当螺栓本体受到振动,且螺栓本体发生松动趋势时,只有两个垫片一之间发生相对错动。
9、优选的,所述防滑齿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防滑齿与螺母本体接触但不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滑齿,从而在防滑齿与螺母本体和连接件接触后,可提高摩擦力。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垫片一,并同时安装两个垫片一,且将两个垫片一镜像拼装,从而在拼装完成后,通过斜齿使两个垫片一拼合,从而在螺栓本体拧入连接件后,达到了当连接件受到振动,并使螺栓发生松动趋势时,仅仅允许两片垫圈内侧斜齿面间相对错动,产生抬升张力,从而达到了锁紧效果的效果。
1.双叠式自锁垫圈,包括螺母本体(3),所述螺母本体(3)底部中间设有螺栓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叠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3)横截面采用六边形结构设计,螺母本体(3)硬度与螺栓本体(1)硬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叠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本体(1)上的螺栓升角外侧与垫片一(2)内侧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叠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一(2)数量为两个,两个垫片一(2)镜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叠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5)楔形角度小于螺栓升角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叠式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齿(4)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防滑齿(4)与螺母本体(3)接触但不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