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械,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拉杆结构。
背景技术:
1、拉杆结构在机械装置中往往是用来牵引、拉动的零部件,结构强度要求低的拉杆结构往往采用非固定式的结构来满足使用需求。
2、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结构其调节级别有限,使得调控范围过窄,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且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不强,使得不同位置的界限不清晰,导致调节后拉杆结构不稳固,进而影响拉杆的正常使用。
3、基于此,发明人研究提出此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拉杆结构。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拉杆结构,包括角片、主杆体、延伸结构、次杆体、加强筋、加强杆,主杆体外表面焊接有角片,主杆体与延伸结构相连接,延伸结构与次杆体相连接,次杆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次杆体上安装有加强杆,延伸结构包括限位块、搭接头、搭接件、弹簧、直杆、铰接柱、滑动块,滑动块沿延伸结构内壁滑动,滑动块通过铰接柱铰接有搭接件,搭接件上设置有搭接头,相邻限位块之间间隔形成连接口,搭接头通过弹簧、直杆配合将其限位于连接口上。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搭接头上设置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弹簧。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杆底端设置凸块,延伸结构内壁设置与凸块匹配的槽口。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杆延伸至凹槽内。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搭接头对称设置。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口的宽度等于搭接头的宽度。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延伸结构表面设置有开窗。
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块,与搭接头、弹簧、直杆配合,稳固连接,平稳调节,不同位置之间界限清晰,调节使用效果好。
1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3、无疑的,本实用新型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1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角片、主杆体、延伸结构、次杆体、加强筋、加强杆,所述主杆体外表面焊接有角片,所述主杆体与延伸结构相连接,所述延伸结构与次杆体相连接,所述次杆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次杆体上安装有加强杆,所述延伸结构包括限位块、搭接头、搭接件、弹簧、直杆、铰接柱、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沿延伸结构内壁滑动,所述滑动块通过铰接柱铰接有搭接件,所述搭接件上设置有搭接头,相邻限位块之间间隔形成连接口,所述搭接头通过弹簧、直杆配合将其限位于连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头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底端设置凸块,所述延伸结构内壁设置与凸块匹配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延伸至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头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的宽度等于搭接头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结构表面设置有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