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27  25


本发明涉及安全门,具体为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安全门是指在建筑物中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门,其设计和功能旨在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免受外部威胁或危险,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利用物料提升机来运输施工人员或物料。当物料提升机到达某一楼层的平台处进行施工人员的上下或物料的装卸,在装卸完成后需要关闭安全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安全门未关闭或关闭不到位的情况,给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这就会使用到报警装置。

2、专利公告号为cn207052067u的专利公开了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安全门本体、报警器、触控开关以及电源;该报警器通过触控开关与电源电连接;触控开关与安全门本体可触碰的连接;当安全门本体与触控开关触碰时,触控开关断开报警器与电源的连接;当安全门本体与触控开关未触碰时,触控开关接通报警器与电源的连接。该实施方式减小了安全门未关带来的安全隐患。

3、但是目前报警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该报警装置在建筑工地使用过程中遇到大风天气时,建筑工地内的塑料垃圾容易被风吹到报警装置附近,从而覆盖在报警装置表面,塑料垃圾会挡住报警装置的喇叭口,影响报警装置的喇叭声音传输,从而降低报警装置的报警有效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包括安全门门框、安全门门板、报警装置主体,所述安全门门板铰接在安全门门框的内壁右侧,所述报警装置主体固定在安全门门框的内壁左侧,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中部设置有喇叭口,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顶部和前侧底部均固定有磁吸块,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上方和前侧下方均贯穿且滑动安装有按压式触点,且按压式触点与报警装置主体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按压式触点用于控制报警装置主体启闭,两个所述按压式触点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铰接有两个铰接杆,且铰接杆与按压式触点之间设有扭簧,四个所述铰接杆远离按压式触点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摩擦轮,且摩擦轮与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外壁接触,相对的两个所述摩擦轮之间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处固定有三个抵触板,按压式触点推动铰接杆带动摩擦轮向远离报警装置主体中心的方向移动,在摩擦轮与报警装置主体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报警装置主体带动摩擦轮发生转动,摩擦轮通过转杆带动抵触板转动,抵触板将遮挡在报警装置主体处的塑料垃圾向报警装置主体两侧拨动。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转杆的外壁处均套接有u形刷板,且u形刷板与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外壁接触,单个所述u形刷板的前侧上方和前侧下方均固定有u形伸缩杆,所述u形伸缩杆的伸缩端靠近u形刷板的一侧固定有半弧块,所述u形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有l形敲击杆,所述半弧块的弧面位于抵触板的运动轨迹上,所述l形敲击杆远离u形伸缩杆伸缩端的一端与u形刷板的前侧外壁接触,同时在摩擦轮向远离报警装置主体中心的方向移动时会带动转杆同步移动,转杆带动u形刷板跟着移动,u形刷板会将报警装置主体表面粘附的灰尘刷下,从而有助于保持报警装置主体外观整洁,减少灰尘堆积的影响,同时抵触板转动时会推动半弧块的弧面带动u形伸缩杆的伸缩端拉伸,u形伸缩杆的伸缩端带动l形敲击杆远离u形刷板,当抵触板不推动半弧块的弧面时,在u形伸缩杆的弹力作用下,u形伸缩杆带动l形敲击杆复位,l形敲击杆对u形刷板进行敲击。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安全门门板对报警装置主体进行冲击的防冲击装置,所述防冲击装置包括两个u形架、四个阻尼板一、四个阻尼板二,两个所述u形架分别固定在两个按压式触点远离报警装置主体的一侧外壁处,且u形架套在报警装置主体的外部,四个所述阻尼板二分别嵌固在两个u形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左侧和相互远离的一端右侧,四个所述阻尼板一分别固定在报警装置主体的外壁四角处,且阻尼板一的外壁与阻尼板二的外壁接触,在按压式触点被压向报警装置主体过程中,按压式触点推动u形架向报警装置主体背面的方向移动,u形架带动阻尼板二跟着移动,在阻尼板二与阻尼板一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使得阻尼板二与阻尼板一对安全门门板冲击按压式触点的力进行缓冲。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冲击装置包括两个叶片杆、四个转轮,四个所述转轮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u形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左侧和相互靠近的一端右侧,且转轮与报警装置主体的外壁接触,两个所述叶片杆分别固定在相对的两个转轮之间,同时u形架带动转轮向报警装置主体背面的方向移动,在转轮与报警装置主体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报警装置主体带动转轮发生转动,转轮带动叶片杆发生转动,叶片杆转动时会对移动到报警装置主体两侧处的塑料垃圾进行拉扯。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防止喇叭口受潮损坏的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u形杆、折叠囊、单向进气嘴、两个u形软管、环形气嘴、除湿剂环,所述u形杆固定在两个u形架的后侧之间,所述折叠囊的一端固定在报警装置主体的背面,所述折叠囊的另一端固定在u形杆的前侧,所述单向进气嘴固定在折叠囊后侧,所述环形气嘴嵌固在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中部,且环形气嘴位于喇叭口处,两个所述u形软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折叠囊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u形软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环形气嘴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除湿剂环固定在折叠囊的内壁正面,所述单向进气嘴用于控制折叠囊单向进气,所述u形软管为单向出气设置,在u形架向报警装置主体背面的方向移动时,u形架对折叠囊进行拉伸,折叠囊通过单向进气嘴将外界空气吸入到折叠囊中,除湿剂环会对吸入到折叠囊中的空气中含有的湿气进行吸收,按压式触点复位时,按压式触点通过u形架对折叠囊进行挤压,折叠囊通过u形软管将干燥后的空气从环形气嘴处喷出,干燥的空气喷在喇叭口周围。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螺旋槽杆、u形环架、若干个刮杆、转盘,所述螺旋槽杆固定在折叠囊的内壁正面,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折叠囊的内壁背面,所述u形环架固定在转盘的背面,且u形环架螺纹连接在螺旋槽杆的外部,若干个所述刮杆均匀等距固定在转盘的背面边缘处,在折叠囊被拉伸时,折叠囊的一端带动螺旋槽杆跟着移动,u形环架在螺旋槽杆的螺旋槽限制下,螺旋槽杆带动u形环架转动,u形环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刮杆转动,刮杆对除湿剂环表面进行刮动。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发明通过按压式触点、铰接杆、摩擦轮配合带动抵触板将遮挡在报警装置主体处的塑料垃圾向报警装置主体两侧拨动,从而避免了塑料垃圾覆盖在报警装置主体表面,影响喇叭口声音传输,从而降低报警装置主体报警有效性的问题;同时摩擦轮、报警装置主体、转杆配合带动u形刷板会将报警装置主体表面粘附的灰尘刷下,从而有助于保持报警装置主体外观整洁,减少灰尘堆积的影响,同时抵触板、半弧块、u形伸缩杆配合带动l形敲击杆对u形刷板进行敲击,u形刷板发生振动并抖落掉粘附在其上的灰尘,从而提高了u形刷板对报警装置主体表面灰尘清洁的效率。

10、(2)本发明通过防冲击装置的设置,使得在按压式触点、报警装置主体、u形架、阻尼板二、阻尼板一配合对安全门门板冲击按压式触点的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按压式触点受到过大的冲击力导致损坏的问题;同时u形架、转轮配合带动叶片杆发生转动,叶片杆转动时会对移动到报警装置主体两侧处的塑料垃圾进行拉扯,从而确保塑料垃圾远离报警装置主体,从而避免了塑料垃圾被扬起二次粘附在报警装置主体表面的问题。

11、(3)本发明通过除湿装置的设置,使得u形架、报警装置主体、折叠囊、单向进气嘴、除湿剂环配合带动u形软管将干燥后的空气从环形气嘴处喷出,干燥的空气喷在喇叭口周围,从而避免了湿气通过喇叭口侵入到报警装置主体内部,导致报警装置主体被湿气腐蚀损坏的问题;同时折叠囊、螺旋槽杆、u形环架、转盘配合带动刮杆对除湿剂环表面进行刮动,刮动除湿剂环表面可以带动其周围空气流动,促进潮湿空气与除湿剂环之间的交换,加快水分吸附的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主体(3)的前侧中部设置有喇叭口(4),所述报警装置主体(3)的前侧顶部和前侧底部均固定有磁吸块(5),所述报警装置主体(3)的前侧上方和前侧下方均贯穿且滑动安装有按压式触点(6),且按压式触点(6)与报警装置主体(3)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按压式触点(6)用于控制报警装置主体(3)启闭,两个所述按压式触点(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铰接有两个铰接杆(9),且铰接杆(9)与按压式触点(6)之间设有扭簧,四个所述铰接杆(9)远离按压式触点(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摩擦轮(10),且摩擦轮(10)与报警装置主体(3)的前侧外壁接触,相对的两个所述摩擦轮(10)之间固定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外壁处固定有三个抵触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主体(3)固定在安全门门框(1)的内壁左侧,所述安全门门框(1)的内壁右侧铰接有安全门门板(2),两个所述转杆(11)的外壁处均套接有u形刷板(16),且u形刷板(16)与报警装置主体(3)的前侧外壁接触,单个所述u形刷板(16)的前侧上方和前侧下方均固定有u形伸缩杆(14),所述u形伸缩杆(14)的伸缩端靠近u形刷板(16)的一侧固定有半弧块(13),所述u形伸缩杆(14)的伸缩端固定有l形敲击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弧块(13)的弧面位于抵触板(12)的运动轨迹上,所述l形敲击杆(15)远离u形伸缩杆(14)伸缩端的一端与u形刷板(16)的前侧外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主体(3)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安全门门板(2)对报警装置主体(3)进行冲击的防冲击装置(7),所述防冲击装置(7)包括两个u形架(71)、四个阻尼板一(72)、四个阻尼板二(73),两个所述u形架(71)分别固定在两个按压式触点(6)远离报警装置主体(3)的一侧外壁处,且u形架(71)套在报警装置主体(3)的外部,四个所述阻尼板二(73)分别嵌固在两个u形架(71)相互远离的一端左侧和相互远离的一端右侧,四个所述阻尼板一(72)分别固定在报警装置主体(3)的外壁四角处,且阻尼板一(72)的外壁与阻尼板二(73)的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击装置(7)包括两个叶片杆(74)、四个转轮(75),四个所述转轮(75)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u形架(71)相互靠近的一端左侧和相互靠近的一端右侧,且转轮(75)与报警装置主体(3)的外壁接触,两个所述叶片杆(74)分别固定在相对的两个转轮(7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主体(3)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防止喇叭口(4)受潮损坏的除湿装置(8),所述除湿装置(8)包括u形杆(81)、折叠囊(82)、单向进气嘴(83)、两个u形软管(84)、环形气嘴(85)、除湿剂环(86),所述u形杆(81)固定在两个u形架(71)的后侧之间,所述折叠囊(82)的一端固定在报警装置主体(3)的背面,所述折叠囊(82)的另一端固定在u形杆(81)的前侧,所述单向进气嘴(83)固定在折叠囊(82)后侧,所述环形气嘴(85)嵌固在报警装置主体(3)的前侧中部,且环形气嘴(85)位于喇叭口(4)处,两个所述u形软管(8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折叠囊(82)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u形软管(8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环形气嘴(85)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除湿剂环(86)固定在折叠囊(82)的内壁正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气嘴(83)用于控制折叠囊(82)单向进气,所述u形软管(84)为单向出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8)包括螺旋槽杆(87)、u形环架(88)、若干个刮杆(89)、转盘(810),所述螺旋槽杆(87)固定在折叠囊(82)的内壁正面,所述转盘(810)转动安装在折叠囊(82)的内壁背面,所述u形环架(88)固定在转盘(810)的背面,且u形环架(88)螺纹连接在螺旋槽杆(87)的外部,若干个所述刮杆(89)均匀等距固定在转盘(810)的背面边缘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门的报警装置,涉及安全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安全门门框、安全门门板、报警装置主体,所述安全门门板铰接在安全门门框的内壁右侧,所述报警装置主体固定在安全门门框的内壁左侧,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中部设置有喇叭口,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顶部和前侧底部均固定有磁吸块,所述报警装置主体的前侧上方和前侧下方均贯穿且滑动安装有按压式触点。本发明通过按压式触点、铰接杆、摩擦轮配合带动抵触板将遮挡在报警装置主体处的塑料垃圾向报警装置主体两侧拨动,从而避免了塑料垃圾覆盖在报警装置主体表面,影响喇叭口声音传输,从而降低报警装置主体报警有效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发,杜达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永祥福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4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