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精密锻造成形,具体涉及一种空心轴正挤模具。
背景技术:
1、空心轴是电机中的重要零件,产品要求高,市场需求量大。在传统制作时,一般采用制坯、旋锻及机加工的方式来加工,但是这种工艺过程加工时间长,流转次数多且加工过程材料消耗大。因此锻造的便捷方式成为了制造加工降低成本的首选,而以往锻造中这种深型腔正挤模具都是冲头为一体刚性结构,若先挤压内腔,易使得正挤变为冲孔,若先挤压工件端面工件内腔易变形而后续型腔难以加工,使得正常锻造难以实现完成。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轴正挤模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轴正挤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
3、上模座;
4、上模套,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套设置有上模套内腔;
5、上模卡套,其设置于所述上模套的另一端,所述上模卡套的端部向内伸出与所述上模套内腔形成卡套台阶;
6、外冲头,其一端设置于所述模套内腔内,所述外冲头可以在所述上模套内腔来回移动,所述外冲头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可与所述卡套台阶卡合,所述卡套台阶将所述外冲头的一端端部限制在所述上模套内腔内部,所述外冲头设置有外冲头内腔,所述外冲头内腔的上部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外冲头台阶;
7、内冲头,其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冲头内腔内部,所述内冲头可以在所述外冲头内腔来回移动,所述内冲头的底部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可与所述外冲头台阶卡合,所述外冲头台阶将所述内冲头的一端端部限制在所述外冲头内腔内部,所述内冲头的另一端端部伸出所述外冲头内腔;和
8、弹性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外冲头内腔的内部,且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冲头内腔的底部和所述内冲头之间,所述弹性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所述弹性装置始终给所述内冲头一个向外的推力。
9、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套另一端端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卡套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模卡套与所述上模套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常态长度大于所述外冲头内腔的深度。
11、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包括:
12、下模座;
13、下模套,其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套设置有下模套内腔;
14、第一凹模,其设置于所述下模套内腔中,所述第一凹模底部设置向上凹陷的凹台结构;
15、第二凹模,其设置于所述下模套内腔中,且所述第二凹模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模下方,所述第二凹模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凹台结构相匹配的向外凸起的凸台结构,所述第二凹模和所述第一凹模通过所述凸台结构和所述凹台结构紧密连接;和
16、下模压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模上方,所述下模压板压在所述第一凹模的顶部,将所述第一凹模和所述第二凹模固定在所述下模套内腔中。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模中央设置有第一凹模内腔,所述第一凹模内腔设置有韧带结构,所述韧带结构位于第一凹模内腔小直径台阶的顶端,所述韧带结构的形状与产品相同,且所述韧带结构的长度为3mm,所述韧带结构下方的第一凹模内腔的直径比所述韧带结构的直径大0.5mm。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模中央设置有第二凹模内腔,所述第二凹模内腔的上部设置有扶正韧带结构,所述扶正韧带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韧带结构的直径,所述扶正韧带结构的位置为距韧带结构1-1.5倍韧带结构直径的长度处,所述扶正韧带结构的直径比韧带结构的直径大0.1mm。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模内腔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入模角,所述入模角的角度为5°,所述入模角的段长为10mm。
2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轴正挤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生产制造和大规模推广使用。
2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轴正挤模具,解决了模具先挤压工件型腔易使正挤变为冲孔,模具先挤工件端面易使工件型腔变形的问题。
2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轴正挤模具,利用弹簧使内冲头进入工件时接触但不挤压锻件,且外冲头挤压时内冲头受弹簧压力一直在工件型腔内防止工件型腔变形,解决正挤锻造问题。
2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轴正挤模具,在挤压时只有韧带结构处于产品接触,韧带结构有助于减小工件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减小挤压时的摩擦力更有利于加压。
25、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轴正挤模具,扶正韧带结构有助提高工件同轴度,当正挤挤出产品段长较长时会发生弯曲,当发生弯曲较大时扶正韧带结构可以限制弯曲大小,从而提高产品同轴度。
26、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轴正挤模具,采用凸台结构和凹台结构可确保模具内腔的同轴度以及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在锻造过程中不会分开。
2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空心轴正挤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轴正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卡套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上模套另一端端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卡套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模卡套与所述上模套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轴正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常态长度大于所述外冲头内腔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轴正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轴正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模中央设置有第一凹模内腔,所述第一凹模内腔设置有韧带结构,所述韧带结构位于第一凹模内腔小直径台阶的顶端,所述韧带结构的形状与产品相同,且所述韧带结构的长度为3mm,所述韧带结构下方的第一凹模内腔的直径比所述韧带结构的直径大0.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轴正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模中央设置有第二凹模内腔,所述第二凹模内腔的上部设置有扶正韧带结构,所述扶正韧带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韧带结构的直径,所述扶正韧带结构的位置为距韧带结构1-1.5倍韧带结构直径的长度处,所述扶正韧带结构的直径比韧带结构的直径大0.1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模内腔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入模角,所述入模角的角度为5°,所述入模角的段长为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