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套复合反挤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26  22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套复合反挤模具。


背景技术:

1、滑套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零件,近年来要求滑套的减重,节约材料减少后续机加余量成为企业一直存在的课题,传统的模具结构锻件在滑套复合挤杆部深孔跳动控十分的不稳定。一般方法是:1.反挤后车镗孔增加了后续机加成本;2.将下冲头固定,使用二级退料,这样下冲头等不到冷却,冲头寿命短和产品跳动不稳定,增加了锻造模具成本。需要一种新的模具结构来解决滑套复合反挤杆部深孔跳动过大。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套、成形下模、下冲头、下填块、止料环和弹性体,

3、所述下模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套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成形下模的外侧,

4、所述下填块设置在所述成形下模的下方,所述下填块的顶部设置有凹槽,

5、所述下冲头的底部嵌入在所述下填块的凹槽中,

6、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所述下冲头的下部外侧,所述弹性体的顶部高度高于所述下填块的顶部高度,

7、所述止料环设置在所述弹性体上方且所述止料环套设在所述下冲头的外侧,所述止料环向上延伸至所述下冲头的上部。

8、进一步的,所述止料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成形下模的模腔底部止料口的直径,且所述止料环伸入所述成形下模的模腔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下填块的凹槽底部设置有向内延伸出的环形第一台阶,所述下冲头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出的环形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内径,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台阶的高度相同。

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内径,所述弹性体覆盖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台阶的上方。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是聚氨酯材料。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套复合反挤模具,通过止料环与下冲头和下模止料口的直径间隙配合和弹性体提供的垂直的力,来解决滑套复合反挤杆部深孔跳动过大的现象。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套复合反挤模具,使用弹性体,在其受压时产生垂直向上的力,使锻件可以脱离下冲头,弹性体产生的力避免了锻件因收退料力不均匀而使孔变形。

1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减少了下冲头的磨损,增加了下冲头的使用寿命。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套、成形下模、下冲头、下填块、止料环和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料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成形下模的模腔底部止料口的直径,且所述止料环伸入所述成形下模的模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填块的凹槽底部设置有向内延伸出的环形第一台阶,所述下冲头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出的环形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内径,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台阶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内径,所述弹性体覆盖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台阶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聚氨酯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滑套复合反挤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套、成形下模、下冲头、下填块、止料环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套设在所述下冲头的下部外侧,所述弹性体的顶部高度高于所述下填块的顶部高度,所述止料环设置在所述弹性体上方且所述止料环套设在所述下冲头的外侧,所述止料环向上延伸至所述下冲头的上部。本技术具有解决滑套复合反挤杆部深孔跳动过大的现象、避免了锻件因收退料力不均匀而使孔变形、减少了下冲头的磨损,增加了下冲头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民,袁海兵,杨益,朱华,陈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钱潮森威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3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