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加热膜是目前动力电池热管理的主流加热策略之一,其中,加热膜通常会与包括主正支路和主负支路的高压回路并联连接。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存在加热膜与电池短接的情况,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2、因此,如何检测加热膜与电池是否存在短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能够检测加热膜与电池是否存在短接。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方法,方法包括:
3、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其中,电池电路包括:与电池连接的主支路,以及与主支路连接的加热膜所属支路;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用于指示加热膜所属支路的电路参数;
4、根据目标电路参数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其中,电池中的正极对壳电阻的击穿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预设电压阈值等于预设系数与电池的标称电压的乘积;短接故障包括加热膜与储能单元的壳体之间的短接故障。
5、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正极对壳电阻的击穿电压的方式,可以使得在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存在短接故障的情况下,正极对壳电阻可以发生物理击穿,从而可以保护电池所属的用电设备。进一步地,考虑到在加热膜与电池存在短接情况下,加热膜所属支路的电路参数必然会存在异常,通过根据可以用于指示加热膜所属支路电路参数的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的方式,可以实现在保护电池所属的用电设备的基础上,准确及时地检测出加热膜短接故障。
6、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包括以下任一项:
7、加热膜两端电压差值的绝对值、加热膜所属支路的电流绝对值、主支路中的主正支路与主负支路的电流差值的绝对值;其中,主正支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主负支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电路参数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包括:
9、若目标电路参数大于预设参考阈值,则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存在短接故障,以便于在确定加热膜短接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地执行预设保护操作,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二次失效导致的电池热失控问题。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电路参数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还包括:
11、若目标电路参数不大于预设参考阈值,则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不存在短接故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包括:
13、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
14、根据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确定目标电路参数。
15、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并根据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确定目标电路参数的方式,以便于根据目标电路参数可以准确地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包括:
17、在控制电池电路中的第一目标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其中,第一目标开关包括:主支路中的主负支路中的主负开关,或者,主支路中的主正支路中的主正开关以及加热膜所属支路中的加热膜开关。
18、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控制电池电路中的第一目标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的方式,可以实现在电池所属的用电设备上电前获取到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以便于可以实现在用电设备上电前的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20、若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存在短接故障,则控制第一目标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并输出第一故障提示信息,其中,第一故障提示信息用于指示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存在短接故障。
21、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存在短接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目标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的方式,禁止用电设备上电,以便于可以避免出现二次失效导致的电池热失控问题,从而有利于保护用电设备。另外,通过输出第一故障提示信息的方式,以使控制端可以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可以及时地对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电路进行维护或更换等处理。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包括:
23、在控制电池电路中的第二目标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以及第三目标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其中,第二目标开关包括:主支路中的主负支路中的主负开关以及主支路中的主正支路中的主正开关;第三目标开关包括加热膜所属支路中的加热膜开关。
24、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控制电池电路中的第二目标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以及第三目标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的方式,可以实现在电池所属的用电设备运行过程中获取到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以便于可以实现在用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26、若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存在短接故障,则控制第二目标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并输出第二故障提示信息。
27、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存在短接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二目标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的方式,以断开主支路,以便于可以避免出现二次失效导致的电池热失控问题,从而有利于保护用电设备。另外,通过输出第二故障提示信息的方式,以使控制端可以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可以及时地对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电路进行维护或更换等处理。
2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装置,装置包括:
2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其中,电池电路包括:与电池连接的主支路,以及与主支路连接的加热膜所属支路;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用于指示加热膜所属支路的电路参数;
30、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电路参数确定加热膜与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其中,电池中的正极对壳电阻的击穿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预设电压阈值等于预设系数与电池的标称电压的乘积;短接故障包括加热膜与储能单元的壳体之间的短接故障。
31、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设备,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32、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33、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3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包括以下任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电路参数确定所述加热膜与所述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电路参数确定所述加热膜与所述电池中的储能单元之间是否存在短接故障,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目标电路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池电路中目标位置的初始电路参数,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1.一种加热膜短接故障检测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