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25  24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采用高积厚的电机组件的旋转式压缩机在高速运行时,扫膛风险显著增加。为降低扫膛风险并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大多采用双支撑结构,即在电机组件的上方增加一个支撑组件。虽然现有的支撑组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扫膛风险,但存在支撑组件与曲轴之间的摩擦功耗较大、支撑组件组装工艺复杂的问题,影响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能够减小支撑组件与曲轴之间的摩擦功耗,组装方便,从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和可靠性。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泵体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和曲轴,所述曲轴的偏心部转动设于所述气缸内;电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泵体组件的上方,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绕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所述转子固定连接于所述曲轴;支撑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电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装配部和一体结构的电机轴承,所述电机轴承设有定位孔和储油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储油孔的一端连通,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储油孔的另一端,所述装配部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储油孔连通,所述装配孔、所述储油孔和所述定位孔同轴布置,所述储油孔被配置为内周壁围绕所述装配孔的外侧设置;其中,所述曲轴穿设于所述装配孔并延伸至所述储油孔内,所述曲轴与所述装配部转动配合,所述储油孔的内周壁与所述曲轴的部分外周壁间隔布置并且之间形成有储油腔。

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机轴承上设置位于装配孔与定位孔之间的储油孔,并且储油孔的内周壁围绕装配孔的外侧设置,使得储油孔的内周壁与曲轴延伸至储油孔的部分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一方面,在储油孔处电机轴承与曲轴不接触,可以减小电机轴承与曲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功耗,另一方面,储油孔可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可以降低电机轴承与曲轴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小摩擦功耗,进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同时,由于电机轴承为一体结构,结构紧凑,装配时,可通过定位孔对电机轴承整体进行定位约束,从而使得电机轴承与曲轴之间具有较好的同轴度,方便装配,进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轴承包括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包括对接部和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对接部为环形结构并围绕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布置,所述对接部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部的延伸端的端部。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主体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对接部的下端。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对接部的最大高度为h0,所述装配孔的高度为h1,满足:h0≤h1≤50mm。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孔的高度为h3,满足:h3≤h0。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油孔的高度为h2,满足:h2≤h3。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装配孔的内径为d1,所述储油孔的内径为d2,满足:0.02≤(d2-d1)/d1≤0.04。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装配孔的内径为d1,所述定位孔的内径为d3,满足:0.2≤(d3-d1)/d1≤0.386。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配部为轴套,所述电机轴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储油孔背离所述定位孔的一端,所述轴套安装于所述通孔处,所述装配孔为所述轴套的内孔。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油孔内并形成柔性结构,所述柔性结构围绕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布置,所述柔性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储油孔的内周壁间隔布置并限定出环形槽。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轴承和所述装配部为一体结构。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配部包括柔性结构,所述柔性结构位于所述储油孔内并围绕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布置,所述柔性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储油孔的内周壁间隔布置并限定出环形槽。

17、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

18、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制冷设备由于采用上述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在电机轴承上设置位于装配孔与定位孔之间的储油孔,并且储油孔的内周壁围绕装配孔的外侧设置,使得储油孔的内周壁与曲轴延伸至储油孔的部分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一方面,在储油孔处电机轴承与曲轴不接触,可以减小电机轴承与曲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功耗,另一方面,储油孔可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可以降低电机轴承与曲轴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小摩擦功耗,进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同时,由于电机轴承为一体结构,结构紧凑,装配时,可通过定位孔对电机轴承整体进行定位约束,从而使得电机轴承与曲轴之间具有较好的同轴度,方便装配,进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承包括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包括对接部和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对接部为环形结构并围绕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布置,所述对接部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部的延伸端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对接部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对接部的最大高度为h0,所述装配孔的高度为h1,满足:h0≤h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高度为h3,满足:h3≤h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孔的高度为h2,满足:h2≤h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装配孔的内径为d1,所述储油孔的内径为d2,满足:0.02≤(d2-d1)/d1≤0.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所述装配孔的内径为d1,所述定位孔的内径为d3,满足:0.2≤(d3-d1)/d1≤0.38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为轴套,所述电机轴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储油孔背离所述定位孔的一端,所述轴套安装于所述通孔处,所述装配孔为所述轴套的内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油孔内并形成柔性结构,所述柔性结构围绕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布置,所述柔性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储油孔的内周壁间隔布置并限定出环形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承和所述装配部为一体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包括柔性结构,所述柔性结构位于所述储油孔内并围绕所述电机轴承的中心轴线布置,所述柔性结构的外周壁与所述储油孔的内周壁间隔布置并限定出环形槽。

14.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装配部和一体结构的电机轴承,电机轴承设有定位孔和储油孔,定位孔与储油孔的一端连通,装配部位于储油孔的另一端,装配部设有装配孔,装配孔与储油孔连通,装配孔、储油孔和定位孔同轴布置,储油孔被配置为内周壁围绕装配孔的外侧设置;其中,曲轴穿设于装配孔并延伸至储油孔内,曲轴与装配部转动配合,储油孔的内周壁与曲轴的部分外周壁间隔布置并且之间形成有储油腔。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能够减小支撑组件与曲轴之间的摩擦功耗,组装方便,从而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能效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童为政,赵杰,黄钗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3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