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24  25


本技术涉及压力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能使电压力锅内能达到一定的气压,并在锅内气压超过安全范围时可向外排气,通常都会在锅盖上设置一个限压阀。现有的限压阀是通过其自身的重量压于压力锅盖的排气管上来实现限压功能的。然而在使用压力锅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会使锅内所需的压力会有所不同,通常的办法是在限压阀上叠加一个重锤,通过重锤增加重量,使锅内可以达到更高的压力。现有的一些带有重锤的电压力锅,重锤摆动时噪音大,蒸汽飞散严重,在排气时蒸汽很容易排至电压力锅顶盖内部,引起顶盖内零件的加速老化以及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设置有滑动打开/关闭的排气阀芯,使用噪音小,蒸汽飞散小,避免蒸汽进入顶盖内部发生部件老化和损坏。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压力锅顶盖内腔内的排气阀芯和安装座,所述排气阀芯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排气阀芯包括排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下端的阀塞,所述安装座内形成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的下端设置有与压力锅内锅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阀塞与所述开口对应且用于闭堵/打开所述开口,所述排气阀芯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排气阀芯闭堵所述开口的弹性件,所述排气管呈中空状并用于连通所述连通腔与外界;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设置有滑动打开/关闭的排气阀芯,使用噪音小,蒸汽飞散小,避免蒸汽进入顶盖内部发生部件老化和损坏。

5、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导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有多个且呈环形分布,所述排气管上部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排气口。

6、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上端设置有中空状的出蒸汽罩,所述出蒸汽罩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出蒸汽口。

7、进一步的,所述出蒸汽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出蒸汽口环形分布于所述出蒸汽罩侧壁上。

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排气管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弹性件一端相抵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相抵于所述第一凸缘上。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阀芯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排气管密封圈,所述排气管外壁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排气管密封圈的安装槽。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密封圈上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凸起部和环形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上端用于相抵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凸起部上端相抵于所述第一凸缘下端。

11、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锅顶盖包括上顶盖和下顶盖,所述下顶盖开设有与所述开口对应的通孔,所述上顶盖上设置有蒸汽阀盖,所述蒸汽阀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上部连通的排蒸汽腔,所述蒸汽阀盖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排蒸汽腔与外界的排蒸汽口。

12、进一步的,所述出蒸汽罩与所述排气管之间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上顶盖之间设置有上顶盖密封圈。

13、进一步的,所述下顶盖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下顶盖密封圈,所述蒸汽阀盖包括上阀盖和下阀盖,所述上阀盖和所述下阀盖之间设置有防蒸汽飞散密封圈,所述排气管上端置于所述防蒸汽飞散密封圈的内侧,所述防蒸汽飞散密封圈的下部相抵于所述上顶盖上。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设置有滑动打开/关闭的排气阀芯,使用噪音小,蒸汽飞散小,避免蒸汽进入顶盖内部发生部件老化和损坏;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排气管密封圈的安装槽,排气管密封圈安装稳固,不易发生位移,结构稳定可靠;出蒸汽口设置有多个,多个出蒸汽口环形等间距分布于出蒸汽罩侧壁上,蒸汽排出更加均匀,增加运行的平稳性,降低噪音;下顶盖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下顶盖密封圈,避免发生蒸汽泄漏,使用可靠;蒸汽阀盖包括上阀盖和下阀盖,上阀盖和下阀盖之间设置有防蒸汽飞散密封圈,避免蒸汽从上阀盖和下阀盖之间的缝隙处飞散出去。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压力锅顶盖(1)内腔内的排气阀芯(2)和安装座(3),所述排气阀芯(2)滑动设置在安装座(3)上,所述排气阀芯(2)包括排气管(201)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气管(201)下端的阀塞(202),所述安装座(3)内形成有连通腔(301),所述连通腔(301)的下端设置有与压力锅内锅(4)内腔连通的开口(302),所述阀塞(202)与所述开口(302)对应且用于闭堵/打开所述开口(302),所述排气阀芯(2)与所述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排气阀芯(2)闭堵所述开口(302)的弹性件(5),所述排气管(201)呈中空状并用于连通所述连通腔(301)与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01)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301)导通的进气口(2021),所述进气口(2021)设置有多个且呈环形分布,所述排气管(201)上部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排气口(2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01)上端设置有中空状的出蒸汽罩(6),所述出蒸汽罩(6)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口(203)连通的出蒸汽口(6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蒸汽口(60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出蒸汽口(601)环形分布于所述出蒸汽罩(6)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为压缩弹簧,所述排气管(201)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204),所述弹性件(5)一端相抵于所述安装座(3)上,所述弹性件(5)另一端相抵于所述第一凸缘(20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芯(2)与所述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排气管密封圈(7),所述排气管(201)外壁设置有第二凸缘(205),所述第一凸缘(204)与所述第二凸缘(205)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排气管密封圈(7)的安装槽(20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密封圈(7)上端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凸起部(71)和环形的第二凸起部(72),所述第一凸起部(71)上端用于相抵于所述安装座(3)上,所述第二凸起部(72)上端相抵于所述第一凸缘(204)下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锅顶盖(1)包括上顶盖(11)和下顶盖(12),所述下顶盖(12)开设有与所述开口(302)对应的通孔(121),所述上顶盖(11)上设置有蒸汽阀盖(9),所述蒸汽阀盖(9)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201)上部连通的排蒸汽腔(901),所述蒸汽阀盖(9)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排蒸汽腔(901)与外界的排蒸汽口(9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蒸汽罩(6)与所述排气管(201)之间连接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与所述上顶盖(11)之间设置有上顶盖密封圈(80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盖(12)与所述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下顶盖密封圈(122),所述蒸汽阀盖(9)包括上阀盖(91)和下阀盖(92),所述上阀盖(91)和所述下阀盖(92)之间设置有防蒸汽飞散密封圈(93),所述排气管(201)上端置于所述防蒸汽飞散密封圈(93)的内侧,所述防蒸汽飞散密封圈(93)的下部相抵于所述上顶盖(1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压力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压力锅顶盖内腔内的排气阀芯和安装座,排气阀芯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排气阀芯包括排气管以及设置于排气管下端的阀塞,安装座内形成有连通腔,连通腔的下端设置有与压力锅内锅内腔连通的开口,阀塞与开口对应且用于闭堵/打开开口,排气阀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排气阀芯闭堵开口的弹性件,排气管呈中空状并用于连通连通腔与外界。本技术电压力锅压力调节装置,设置有滑动打开/关闭的排气阀芯,使用噪音小,蒸汽飞散小,避免蒸汽进入顶盖内部发生部件老化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汪平,李孝民,戴芳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3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