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18  27


本发明属于层状产品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


背景技术:

1、标签的涂布通常是采用涂布机直接将涂料(如:油墨、胶水)涂布在标签面材,然后进行涂料的同步固化和挤压(边固化、边挤压),使得标签表面相对平整和光滑,其中所采用的固化基本采用光照方式较多,但是在实际固化中,存在以下技术难题:

2、1)固化灯光一般都是散射的,当标签进入固化区时,很容易造成标签先固化后挤压,因此,导致标签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非常低,而且一旦过度固化,后道的挤压有可能直接将涂料层剥离标签面材表面,以增加标签的不良率;

3、2)所形成的灯光照射区的光束之间要么平行,要么沿着径向向外散热,因此,所形成光照强度不存在叠加,这样一来,由于标签传输速度也较快,只能通过延长灯光照射区的方式进行固化,同时所进行挤压和固化之间干扰,即,不仅增加了光照固化成本,而且无法从本质上实现无干扰式边固化、边挤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包括与传输辊能够配合的涂布压辊、固化部件,涂布压辊包括内部形成中空腔且两端通过转动连接件安装于轴座上的辊本体,其中辊本体呈圆柱状且为能够自转的透光体;

4、固化部件包括沿着辊本体长度方向延伸且相对隔开的安装在中空腔内的灯座、安装于灯座上的发光元件,其中灯座自端部与轴座相对固定连接,发光元件所射光束包括相交光束和/或平行光束,且所射光束在固化区交叉和上下重叠;灯座和发光元件之间或者灯座自身构成闭合腔体,且灯座将射向固化区之外的光束遮挡或吸收;

5、涂布辊组还包括自辊本体的两端插入且分别与腔体连通的引流通道和卸流通道,其中冷却介质自引流通道进入腔体后自卸流通道排出,且流动的冷却介质直接或间接与发光元件接触。

6、优选地,灯座自对应固化区的底面上形成豁口,豁口沿着辊本体长度方向延伸,发光元件安装于豁口内,并构成腔体的一部分。简言之,通过发光元件形成腔体的一部分,可直接接触进行散热,有效延长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豁口自顶部向底部逐步变大设置,发光元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发光板、位于第一发光板相对两侧并向底部和向内弯折的第二发光板和第三发光板,其中第二发光板和第三发光板的底部位于豁口内或者与豁口的底面齐平。通过改变光束射出方向进行上下方向的层叠,以加强干燥(或固化)的效率和品质,一般情况下,发光元件为一体设置的发光板,也可以相对串联和/或并联的三块发光板。

8、优选地,灯座包括底部形成豁口的座体、拆装于座体上的遮光罩,其中遮光罩和座体将射向固化区之外的光束遮挡或吸收。避免光束过早与标签接触,进而有效实施边挤压边固化之效(避免出现未挤压就固化的现象发生)。

9、在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座体和遮光罩所形成的腔体截面呈多边形,其中在多边形的底边形成豁口。此时,多边形能够更好的对光束遮挡,同时光束在腔体内反射或被吸收,能够有效的使得辊本体保持恒温状态进行挤压。一般情况下,采用矩形较多,当然也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或更多边行。

10、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灯座还包括将遮光罩和座体及发光元件所围成的空间两端闭合以形成腔体的端板,引流通道和卸流通道的内端部安装于对应端板上与腔体连通。通过端板的设置,不仅避免光束外露,而且在通冷却介质后,能够更好的实施降温。

11、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辊本体一端部形成封端板和安装轴,其中安装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端部的轴座上;辊本体的另一端部同心设有外接套筒,外接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端部的轴座上。在此,通过轴承的对接,实现辊本体绕着灯座转动,以实施挤压和传输之目的。

12、优选地,在安装轴和封端板的内部形成与腔体连通的贯穿孔,在外接套筒内还设有与灯座固定连接的内衬,涂布辊组还包括横穿所述贯穿孔的定位轴、将所述内衬与对应端的所述轴座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其中定位轴固定在对应端部的轴座上,且轴座内形成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依次贯穿所述连接件、所述内衬和所述灯座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为引流通道、另一个为卸流通道。使得灯座、引流通道、卸流通道相对固定不动,而辊本体能够自转。

13、进一步的,内衬呈筒状,外接套筒与内衬同心,且外接套筒相对内衬转动设置。在内衬的对接下,方便灯座的相对固定。同时,发光元件的电源线自内衬和连接件中穿出,且在穿出端部形成通电接口,这样方便通电,且不影响辊本体的自转。

14、此外,透光体的材质为石英,且辊本体的表面可以为光滑面、可以为纹路面和凹凸造型面等等,以满足不同压印需求。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透明且光滑的材质。

1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为液态介质,常用的如:水、油等;同时,引流通道和卸流通道对齐,引流通道、卸流通道、辊本体、灯座四者中心线重合。这样所形成的散热效果相对均匀。

16、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现有标签涂布过程中,固化灯光一般都是散射的,当标签进入固化区时,很容易造成标签先固化后挤压,因此,导致标签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非常低,而且一旦过度固化,后道的挤压有可能直接将涂料层剥离标签面材表面,以增加标签的不良率;此外所形成的灯光照射区的光束之间要么平行,要么沿着径向向外散热,因此,所形成光照强度不存在叠加,这样一来,由于标签传输速度也较快,只能通过延长灯光照射区的方式进行固化,同时所进行挤压和固化之间干扰,即,不仅增加了光照固化成本,而且无法从本质上实现无干扰式边固化、边挤压等等不足,而本发明通过对涂布辊组进行整体设计巧妙地解决了现有结构的各种不足。采用该涂布辊组后,先将涂布压辊与传输辊对位安装,使得发光元件正对固化区,然后通电使得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束在固化区重叠,同时,通过引流通道和卸流通道向腔体内通入流动的冷却介质,从而实施发光元件的降温,也能够避免辊本体因高温而影响标签固化的品质,此外,灯座将射向固化区之外的光束遮挡或吸收,以实施边挤压、边固化之技术目的,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能够实施边挤压、边固化,且挤压和固化之间无干扰,同时不会发生先固化后挤压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流动的冷却介质能够快速的带走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同时也有利于辊本体的恒温控制,以降低标签的不合格率和报废率,控制加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包括与传输辊能够配合的涂布压辊、固化部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自对应所述固化区的底面上形成豁口,所述豁口沿着所述辊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的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豁口内,并构成所述腔体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自顶部向底部逐步变大设置,所述的发光元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发光板、位于所述第一发光板相对两侧并向底部和向内弯折的第二发光板和第三发光板,其中所述第二发光板和第三发光板的底部位于所述豁口内或者与所述豁口的底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包括底部形成所述豁口的座体、拆装于所述座体上的遮光罩,其中所述的遮光罩和所述座体将射向所述固化区之外的光束遮挡或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和所述遮光罩所形成的腔体截面呈多边形,其中在多边形的底边形成所述豁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还包括将所述遮光罩和所述座体及所述发光元件所围成的空间两端闭合以形成所述腔体的端板,所述引流通道和卸流通道的内端部安装于对应所述端板上与所述腔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本体一端部形成封端板和安装轴,其中所述安装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端部的轴座上;所述辊本体的另一端部同心设有外接套筒,所述外接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端部的轴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轴和封端板的内部形成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贯穿孔,在所述外接套筒内还设有与所述灯座固定连接的内衬,所述涂布辊组还包括横穿所述贯穿孔的定位轴、将所述内衬与对应端的所述轴座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定位轴固定在对应端部的所述轴座上,且所述轴座内形成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依次贯穿所述连接件、所述内衬和所述灯座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为引流通道、另一个为卸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呈筒状,所述的外接套筒与所述内衬同心,且所述的外接套筒相对所述内衬转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元件的电源线自所述内衬和所述连接件中穿出,且在穿出端部形成通电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体的材质为石英,且所述辊本体的表面为光滑面或纹路面或凹凸造型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介质为液态介质;和/或,所述引流通道和所述卸流通道对齐,所述引流通道、所述卸流通道、所述辊本体、所述灯座四者中心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标签加工用的涂布辊组,其包括涂布压辊、固化部件,涂布压辊包括辊本体,辊本体为能够自转的透光体;固化部件包括灯座、发光元件,其中发光元件所射光束包括相交光束和/或平行光束,且所射光束在固化区交叉和上下重叠;灯座将射向固化区之外的光束遮挡或吸收;涂布辊组还包括引流通道和卸流通道,流动的冷却介质直接或间接与发光元件接触。本发明一方面能够实施边挤压、边固化,且挤压和固化之间无干扰,同时不会发生先固化后挤压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流动的冷却介质能够快速的带走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同时也有利于辊本体的恒温控制,以降低标签的不合格率和报废率,控制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斌,孙荣兵,叶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江天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2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