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具体的是一种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
背景技术:
1、在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线缆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线缆固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路板上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常见的pcb板线缆固定方法为透明胶固定法,即,使用透明胶带将线缆粘贴于pcb板上,这种固定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当需要同时固定的线缆数量较多时,则可能因多个线缆不易排列整齐而导致胶带固定不牢靠,进而导致线缆易从pcb板上脱落。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致力于研发新的线缆固定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包括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第一约束部以及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第二约束部,所述安装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所述第二约束部相向靠拢以围构成用于容置线缆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用于供所述线缆进出的开口。
3、具体地,所述第一约束部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且沿朝向所述第二约束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段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且沿背离所述第二约束部的方向延伸。
4、具体地,所述第二约束部包括依次相接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四段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五段连接于所述第四段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且沿朝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段连接于所述第五段背离所述第四段的一端且沿背离所述第三段的方向延伸。
5、具体地,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之间,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五段不交叉,以使得所述开口处于常开状态。
6、具体地,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所述第二约束部的一侧设有3m双面胶。
7、具体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所述第二约束部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设有一通孔。
8、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安装部通过3m双面胶或螺钉与电路板可靠连接,当容纳空间内放入多个线缆时,固定件不会因线缆数量过多、线缆排列顺序而轻易自电路板上脱落,确保线缆被可靠固定在电路板上。
10、2.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件结构简单小巧、安装方便、操作方便。
11、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第一约束部以及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第二约束部,所述安装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所述第二约束部相向靠拢以围构成用于容置线缆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用于供所述线缆进出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部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且沿朝向所述第二约束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段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且沿背离所述第二约束部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约束部包括依次相接的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四段垂直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五段连接于所述第四段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且沿朝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段连接于所述第五段背离所述第四段的一端且沿背离所述第三段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五段之间,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五段不交叉,以使得所述开口处于常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所述第二约束部的一侧设有3m双面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用的线缆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所述第二约束部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设有一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