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螺母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17  28


本技术涉及防松螺母,具体为一种止回螺母。


背景技术:

1、止回螺母是一种特殊的螺母,也被称为锁紧螺母或防松螺母。它具有一些特殊的设计,旨在防止螺母在振动、震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松动,目前止回螺母的设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在螺母内部设置阻尼塑料,另一种则是通过双螺母配合的方式进行锁紧,国外较为先进的双螺母止回螺母的结构为:下螺母设置凸块、上螺母设置凹槽,通过上螺母压紧凸块贴合螺栓的螺丝,从而达到止回防松的效果,螺母的松动需要自身发生旋动从而发生移位和松动,基于该双螺母止回螺母的结构,可进行结构改进,从而提升现有双螺母止回螺母结构的锁紧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止回螺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回螺母,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回螺母,包括螺母a、螺母b,螺母a顶部表面一体化成型有锥形柱,锥形柱中部开设有与螺母a中部一致的内螺纹孔,锥形柱外侧环绕设置有若干个楔形槽,每个楔形槽内部均镶嵌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朝向锥形柱中部内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面,弧形面表面一体化成型有若干个凸条;

3、螺母b底部内侧开设有与锥形柱外形相匹配的锥形凹槽,螺母b的锥形凹槽套设于螺母a的锥形柱外部。

4、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螺母a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个同尺寸的通孔,通孔内部镶嵌设置有椎钉。

5、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椎钉顶部一体化成型有球头体,椎钉底部一体化成型有钉头。

6、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椎钉的总长度比通孔的总深度大2mm。

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楔形块背离于弧形面的一侧边角开设有圆弧倒角。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螺母b套设在螺母a上方,随着螺母b的锥形凹槽对螺母a锥形柱持续施压,不仅使得锥形柱更加贴紧螺栓,而且过程中锥形凹槽会压紧楔形块贴紧螺栓,使得螺母a与螺栓咬合的更加稳定,避免螺母螺栓结构出现松动情况,提升螺母整体的止回效果。

10、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螺母b套设在螺母a上方,随着螺母b的锥形凹槽对螺母a锥形柱持续施压,可将椎钉持续下压,最终使得椎钉底端的钉头刺入螺母a下方固定的工件表面,使得螺母a不易转动,从而避免螺母a因振动导致转动而发生松动的情况,可提升螺母整体的止回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止回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a(6)、螺母b(1),所述螺母a(6)顶部表面一体化成型有锥形柱(7),所述锥形柱(7)中部开设有与螺母a(6)中部一致的内螺纹孔,所述锥形柱(7)外侧环绕设置有若干个楔形槽(8),每个所述楔形槽(8)内部均镶嵌设置有楔形块(3),所述楔形块(3)朝向锥形柱(7)中部内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面(10),所述弧形面(10)表面一体化成型有若干个凸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a(6)表面环绕开设有若干个同尺寸的通孔(5),所述通孔(5)内部镶嵌设置有椎钉(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回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钉(4)顶部一体化成型有球头体,所述椎钉(4)底部一体化成型有钉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止回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钉(4)的总长度比通孔(5)的总深度大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3)背离于弧形面(10)的一侧边角开设有圆弧倒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防松螺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止回螺母,包括螺母A、螺母B,螺母A顶部表面一体化成型有锥形柱,锥形柱中部开设有与螺母A中部一致的内螺纹孔,锥形柱外侧环绕设置有若干个楔形槽,每个楔形槽内部均镶嵌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朝向锥形柱中部内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面,弧形面表面一体化成型有若干个凸条。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螺母B套设在螺母A上方,随着螺母B的锥形凹槽对螺母A锥形柱持续施压,不仅使得锥形柱更加贴紧螺栓,而且过程中锥形凹槽会压紧楔形块贴紧螺栓,使得螺母A与螺栓咬合的更加稳定,避免螺母螺栓结构出现松动情况,提升螺母整体的止回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熊八一,熊新国,熊新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江汇铭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2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