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钢筋桁架楼承板是由钢筋、桁架、楼承板组成,一般是在后台加工场定型加工,现场施工需要先将桁架楼承板吊装到正确位置,再放置现场钢筋进行绑扎,验收后浇筑混凝土。
2、目前,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一般都是在出场时将立体钢筋焊接在支撑板表面,这样可以避免现场焊接,但是完全焊接完成之后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运输,并且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冲击导致焊点失效,且运输到现场之后还需要分别将多个楼承板之间的钢筋进行绑扎连接,工作量较大且十分繁琐,而且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一些直接下落在连接处的混凝土会对连接处造成冲击,影响连接处的密封能力。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文件提出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运输,并且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冲击导致焊点失效,且运输到现场之后还需要分别将多个楼承板之间的钢筋进行绑扎连接,而且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一些直接下落在连接处的混凝土会对连接处造成冲击,影响连接处的密封能力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桁架楼承板机构,所述桁架楼承板机构并列设有多个,且多个桁架楼承板机构边缘之间相互压合连接,每个桁架楼承板机构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楼承板连接机构;
4、所述桁架楼承板机构包括楼承板件和钢筋桁架组件,多个楼承板件的边缘相互压合连接,所述楼承板件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板,两组限位板的数量为多个,且每组限位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卡座和多个第二固定卡座,所述钢筋桁架组件卡合在多个第一固定卡座和多个第二固定卡座中,所述第一固定卡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套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卡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且多个钢筋桁架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锁合,所述第一固定卡座的下方开设有第一连接口,且第一固定卡座中还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一连接口连通,其中一组的限位板卡入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固定卡座的下方开设有第二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第二连接槽连通,另一组的限位板插入对应的第二连接口和第二连接槽;
5、所述楼承板连接机构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定位组件,多个弹性定位组件固定连接在楼承板件上,且弹性定位组件插入定位套中。
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的形状为u形结构。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口组合形状与限位板形状适配,所述第一连接口的长度与限位板的长度相同,两组限位板交错设置在楼承板件上。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槽和第二连接口组合形状与限位板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口的长度与限位板的长度相同。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为钩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形状为钩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钩形端中部设有豁口。
10、优选的,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连接在楼承板件上,所述导向套中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插入定位套中;
11、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操作块一端与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定位杆外,且多个定位杆与密封板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楼承板件下方的左侧边缘设有下坡口,所述楼承板件上方的右侧边缘设有上坡口,上坡口与下坡口适配,且两个楼承板件通过下坡口和上坡口进行压合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压合在上坡口和下坡口上方的缝隙处。
14、优选的,所述钢筋桁架组件包括三个钢筋柱,三个钢筋柱呈三角形摆设,且三个钢筋柱之间通过多个钢筋件固定连接,两侧的钢筋件交错分布,下方的两个钢筋柱分别卡合在多个第一固定卡座和多个第二固定卡座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钩形端分别锁合在下方的两个钢筋柱上。
15、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首先将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依次放置在限位板上,使限位板进入对应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再滑动第一固定卡座,并向相反方向滑动第二固定卡座,使限位板可卡入对应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然后将下方的两个钢筋柱相互挤压带动钢筋件产生一定形变,使钢筋柱位于两侧的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之间,然后即通过钢筋件复位,使钢筋柱卡入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中,进而完成钢筋桁架组件与楼承板件的连接;
17、s2、随后,进行两个楼承板件之间的施工连接,将另一楼承板件倾斜,使第二连接件顺着倾斜角度延伸到下方的钢筋柱上,使第二连接件的钩端钩住钢筋柱,再将楼承板件进行水平放置,并拉动操作块带动定位杆移动,且操作块还带动弹簧形变,而定位杆带动密封板运动,使两个楼承板件的边缘通过下坡口和上坡口进行压合连接,此时配合弹簧推动定位杆平移复位,使定位杆插入定位套,而密封板位于上坡口和下坡口的缝隙位置,依次进行多个楼承板件的施工连接作业。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卡座、第二固定卡座、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限位板,通过将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下落在限位板上,并进行滑动操作,使限位板可通过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顺利插入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使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固定,此时再挤压下方两个钢筋柱,使钢筋件变形可将两个钢筋柱顺利卡合在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从而快速连接钢筋桁架组件和楼承板件,而且采用组合式,不仅拆装方便,并且避免传统采用一体式运输不便及在运输过程导致焊点松动的问题。
20、2、该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卡座、第二固定卡座、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限位板、密封板和弹性定位组件,通过将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下放在限位板上,并滑动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使限位板可卡入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完成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的固定,并且再挤压钢筋柱使钢筋件变形,此时即可收合下方两个钢筋柱距离,从而可将下方两个钢筋柱顺利置于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之间,从而使钢筋柱卡合在第一固定卡座和第二固定卡座的u形口处,实现钢筋桁架组件和楼承板件的快速组装,其次再将另一楼承板件倾斜,使第一连接件可通过钩形端勾住钢筋柱,并翻转楼承板件水平,使两个楼承板件之间边缘压合,并推送定位杆插入定位套,弹簧保持定位杆的位置,从而可快速完成楼承板件的组合施工连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使密封板可位于上坡口和下坡口的缝隙处,从而可起到密封及防护作用,防止混凝土铺设对连接处造成冲击破坏。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桁架楼承板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楼承板机构(100)并列设有多个,且多个桁架楼承板机构(100)边缘之间相互压合连接,每个桁架楼承板机构(100)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楼承板连接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卡座(104)和第二固定卡座(105)的形状为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3)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连接槽(108)和第一连接口(109)组合形状与限位板(103)形状适配,所述第一连接口(109)的长度与限位板(103)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106)和第二连接口(107)组合形状与限位板(103)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口(107)的长度与限位板(103)的长度相同,两组限位板(103)交错设置在楼承板件(1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的一端为钩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112)的一端形状为钩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10)的钩形端中部设有豁口(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组件(202)包括导向套(2022),所述导向套(2022)固定连接在楼承板件(101)上,所述导向套(2022)中滑动连接有定位杆(2021),所述定位杆(2021)插入定位套(1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承板件(101)下方的左侧边缘设有下坡口(114),所述楼承板件(101)上方的右侧边缘设有上坡口(113),上坡口(113)与下坡口(114)适配,且两个楼承板件(101)通过下坡口(114)和上坡口(113)进行压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01)压合在上坡口(113)和下坡口(114)上方的缝隙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组件(102)包括三个钢筋柱(1021),三个钢筋柱(1021)呈三角形摆设,且三个钢筋柱(1021)之间通过多个钢筋件(1022)固定连接,两侧的钢筋件(1022)交错分布,下方的两个钢筋柱(1021)分别卡合在多个第一固定卡座(104)和多个第二固定卡座(105)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12)的钩形端分别锁合在下方的两个钢筋柱(102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