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16  32


本技术涉及拉丝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拉丝机上料装置也被叫做拔丝机,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

2、拉丝机上料装置按其用途可分为金属拉丝机上料装置,如用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塑料拉丝机上料装置,如用于塑料制品行业中以涤纶、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切片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空心、实心园丝或扁丝进行深加工的专用成套设备;竹木拉丝机上料装置,如用于竹木制品行业中制作筷子,牙签,烧烤棒等拉出竹丝,木丝进行再加工的专用设备等。

3、现有的拉丝机,应用于金属圆管的抛光打磨工作时,通常上料装置包括放置台、传送带和抛光打磨装置,人工将待处理圆管放置到放置台上,放置台上靠近传送带的位置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将圆管顶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圆管传送到抛光打磨装置中进行处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升降板上圆管的放置并不稳固,又因传送带仅能同时传递一个圆管,所以传送带上的设置宽度比较窄,这样升降板在顶升圆管时,容易出现圆管掉落的情况,此时就需要人工监管,也会降低圆管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体现在金属圆管拉丝机的上料装置中,圆管在输送过程可以更稳固,上料工作持续高效,本技术提供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包括拉丝机,还包括放置台和传送台,传送台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传送台和第一传送带均水平设置,将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为前方,且相对的一侧设置为后方,拉丝机设置在传送台前方,放置台与传送台相邻设置,传送台上第一传送带的侧边滑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滑动方向沿靠近或远离第一传送带的方向,第二传送带自身竖直设置,且第二传送带上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一托板,多个第一托板沿第二传送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托板呈梳齿状,第一传送带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挡板,且两个挡板的滑动方向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靠近第二传送带的挡板顶端固定有第二托板,第二托板也呈梳齿状,且第二托板的梳齿和第一托板的梳齿穿插设置,第一托板均从第二托板上方穿过第二托板,放置台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于第一托板的正上方,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规律性拦截圆管的拦截板。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圆管放置在放置台上,圆管在拦截板的规律性拦截作用下,依次通过出料口,掉落在第一托板上,第一托板在第二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在第一托板运动到靠近第二托板时,因为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均呈梳齿状,且第一托板均是从上向下穿插过第二托板,这样在第一托板穿过第二托板时,第一托板上的圆管就会运送到第二托板上,然后掉落到第一传送带上,再被第一传送带传送到拉丝机的位置进行抛光、拉丝、打磨,这样圆管依次掉落至第一托板上,再通过第二传送带持续稳定的传送,即可将圆管持续输送至第一传送带上,这样可以减少人力,确保不用认为控制上料,并且第一传送带两侧的挡板可以防止圆管在输送过程中掉落,两侧挡板可以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滑动,就可以输送不同直径的圆管进行加工,这样还可以减少成本。

5、可选的,所述放置台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与拦截板固定连接,拦截板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拦截板设置在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第一气缸可以有规律的驱动拦截板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将拦截板的运动频率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频率设置一致,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第一托板正好运动到出料口下方时,圆管依次掉落至第一托板上,可以防止圆管掉落,也可以防止多个圆管同时掉落至第一托板上。

7、可选的,两个所述挡板均设置有弧度,且挡板中间位置均朝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突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挡板中间位置均向外突出,这样两个挡板之间的空腔就更贴合圆管的横截面,可以减少圆管在从第二托板输送至第一传送带上时掉落,也可以在第一传送带传送过程中更稳固,也可以防止对圆管造成磨损。

9、可选的,所述传送台上设置有第一丝杠组件,第一丝杠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和螺纹套,第一螺纹杆与挡板固定连接,螺纹套内开设有螺纹槽,第一螺纹杆设置于螺纹槽内与螺纹套螺纹连接,传送台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套转动的驱动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螺纹套转动,因螺纹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转动,这样第一螺纹杆就会沿靠近或远离螺纹套的方向运动,第一螺纹杆与挡板固定连接,因此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螺纹杆会带动挡板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挡板相互远离,就可以输送直径更大一些的圆管,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圆管进行加工。

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环、传送链、第一齿轮和双轴电机,第一齿环、传送链和第一齿轮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双轴电机两侧,双轴电机与传送台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双轴电机的电机轴固定,第一齿环同轴固定在螺纹套外侧,传送链分别与第一齿环和第一齿轮啮合,且与齿环和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轴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传送链带动第一齿环转动,这样就可以带动螺纹套转动,双轴电机启动时,可以同时驱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挡板同时运动,这样便于保持圆管平衡稳定。

13、可选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固定有支座,支座底部设置有第二丝杠组件,第二丝杠组件包括滑块、第二螺纹杆、第二齿轮和第二齿环,第二齿环与螺纹套同轴固定,第二齿轮与第二齿环啮合,第二螺纹杆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滑块与支座固定,且滑块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转动时会同时带动第二齿环转动,第二齿环与第二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因第二齿轮与第二螺纹杆固定,所以第二螺纹杆也转动,又因滑块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转动,所以滑块就会带动支座往复滑动,这样就可以在挡板运动的同时也实现第二传送带的同步运动,确保圆管可以准确无误的输送到相应的位置,减少掉落。

15、可选的,所述放置台底部靠近出料口的一侧设置高度比远离出料口的一侧设置高度低,且出料口远离拦截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一托板衔接配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在放置台上的圆管凭借自身重力的原因就会滚到出料口附近,此时再通过拦截板的拦截或起放,圆管可自行依次从出料口运送到第一托板上,而为防止圆管在放置台上滚动时,惯性太大而造成直接从第一托板上掉出,第一导向板即可提供缓冲的作用,以减少掉落的情况。

17、可选的,所述挡板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设置在固定有第二托板的挡板相对的一侧且同时向下倾斜。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管在通过第二托板输送至第一传送带上时,挡板存在一定高度,这样圆管直接掉落至第一传送带上容易反弹或蹦出,这样都不利于输送的持续稳定,而圆管在第二导向板的缓冲输送的引导下,即可减少反弹的情况。

19、可选的,所述挡板上滑动连接有阻隔杆,阻隔杆的滑动方向沿靠近或远离第一传送带的方向,阻隔杆设置在第二传送带前方,且阻隔杆自身沿平行于第一传送带设置,阻隔杆与第一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仅能容单个圆管通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一托板传送至第一传送带上的圆管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叠放至一起的情况,在传送至阻隔杆处时,阻隔杆就会拦截住叠放传送的圆管,直至相邻圆管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再掉落至第一传送带上,依次进行传送和运输,从而可以确保每个圆管都被打磨和加工,提高加工质量,并且阻隔杆可以调节高度即是为了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圆管均可以通过。

21、可选的,所述第一托板设置有弧度,且弧度朝向圆管从出料口掉落的相对的方向突出。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托板设置有弧度,即可在圆管掉落至第一托板上时,正好拖住圆管,以减少圆管掉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圆管从出料口掉落至第一托板上,在第二传送带的传送下,通过第二托板与第一托板梳齿相间,即可将圆管输送至第一传送带上,这样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并且持续稳定的将圆管输送至拉丝机处进行加工处理,节省人力,节约成本;

25、2.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一丝杠组件带动挡板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即是可以达到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圆管的目的,另外在挡板移动的同时,第二丝杠组件也可以带动第二传送带做相应的移动,可以保持圆管在输送过程中的持续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包括拉丝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台(2)和传送台(3),传送台(3)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传送台(3)和第一传送带(4)均水平设置,将第一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设置为前方,且相对的一侧设置为后方,拉丝机(1)设置在传送台(3)前方,放置台(2)与传送台(3)相邻设置,传送台(3)上第一传送带(4)的侧边滑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5),第二传送带(5)的滑动方向沿靠近或远离第一传送带(4)的方向,第二传送带(5)自身竖直设置,且第二传送带(5)上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一托板(51),多个第一托板(51)沿第二传送带(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托板(51)呈梳齿状,第一传送带(4)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挡板(41),且两个挡板(41)的滑动方向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靠近第二传送带(5)的挡板(41)顶端固定有第二托板(411),第二托板(411)也呈梳齿状,且第二托板(411)的梳齿和第一托板(51)的梳齿穿插设置,第一托板(51)均从第二托板(411)上方穿过第二托板(411),放置台(2)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1),出料口(21)设置于第一托板(51)的正上方,放置台(2)上设置有用于规律性拦截圆管的拦截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2)上固定有第一气缸(221),第一气缸(221)的活动端与拦截板(22)固定连接,拦截板(22)在第一气缸(221)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41)均设置有弧度,且挡板(41)中间位置均朝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3)上设置有第一丝杠组件(6),第一丝杠组件(6)包括第一螺纹杆(61)和螺纹套(62),第一螺纹杆(61)与挡板(41)固定连接,螺纹套(62)内开设有螺纹槽(621),第一螺纹杆(61)设置于螺纹槽(621)内与螺纹套(62)螺纹连接,传送台(3)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螺纹套(62)转动的驱动组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第一齿环(71)、传送链(72)、第一齿轮(73)和双轴电机(74),第一齿环(71)、传送链(72)和第一齿轮(73)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双轴电机(74)两侧,双轴电机(74)与传送台(3)固定连接,第一齿轮(73)与双轴电机(74)的电机轴固定,第一齿环(71)同轴固定在螺纹套(62)外侧,传送链(72)分别与第一齿环(71)和第一齿轮(73)啮合,且与齿环和第一齿轮(73)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5)上固定有支座(52),支座(52)底部设置有第二丝杠组件(8),第二丝杠组件(8)包括滑块(81)、第二螺纹杆(82)、第二齿轮(83)和第二齿环(84),第二齿环(84)与螺纹套(62)同轴固定,第二齿轮(83)与第二齿环(84)啮合,第二螺纹杆(82)与第二齿轮(83)同轴固定,滑块(81)与支座(52)固定,且滑块(81)与第二螺纹杆(8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2)底部靠近出料口(21)的一侧设置高度比远离出料口(21)的一侧设置高度低,且出料口(21)远离拦截板(2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向板(23),第一导向板(23)与第一托板(51)衔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1)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板(412),第二导向板(412)设置在固定有第二托板(411)的挡板(41)相对的一侧且同时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1)上滑动连接有阻隔杆(42),阻隔杆(42)的滑动方向沿靠近或远离第一传送带(4)的方向,阻隔杆(42)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前方,且阻隔杆(42)自身沿平行于第一传送带(4)设置,阻隔杆(42)与第一传送带(4)之间的距离仅能容单个圆管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51)设置有弧度,且弧度朝向圆管从出料口(21)掉落的相对的方向突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拉丝机上料装置,属于拉丝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拉丝机、放置台、传送台和接收台,传送台上水平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根据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拉丝机设置在传送台前方,接受台设置在拉丝机前方,放置台与传送台相邻设置,传送台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上固定有多个第一托板,放置台底部的出料口设置于第一托板正上方,第一传送带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靠近第二传送带的挡板上固定有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均为梳齿状,且第一托板均从上向下穿过第二托板,传送台内部设置有用于挡板移动和第二传送带移动的第一丝杠组件和第二丝杠组件,本申请具有圆管在上料输送过程可以更稳固,上料工作持续高效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毛中清,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永泰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1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