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15  25


本技术属于乳化分散装置,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乳化分散装置。


背景技术:

1、乳化分散装置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种液体的搅拌、溶解和分散,以及对高粘度物料进行溶解和分散研磨的实验设备,而在对药剂进行试验时,需要一种乳化分散装置。

2、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分散装置在使用时,其通常通过转轴对原料进行搅动的方式进行乳化分散处理,但因原料在长时间搅动后其表面易产生杂质浮泡,使其在收集过程中易与杂质浮泡易混合,进而影响其后期试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化分散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分散装置在使用时,其通常通过转轴对原料进行搅动的方式进行乳化分散处理,但因原料在长时间搅动后其表面易产生杂质浮泡,使其在收集过程中易与杂质浮泡易混合,进而影响其后期试验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分散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包括:控制部、装载部、分散部;所述控制部包括:固定底架;所述固定底架为l形结构,固定底架上设有长方形凸起,固定底架的长方形凸起上设有长方形滑槽,固定底架的长方形凸起上设有矩形凸起,固定底架的矩形凸起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装载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装载部的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底架上;所述分散部设置在装载部的内部,分散部的控制杆转动连接在控制部的上控架上,控制杆与上控架上的控制电机相连接,分散部的稳定架插接在装载部的装载筒内,分散部的剔沫板插接在装载筒内,所述剔沫板为圆柱状结构,剔沫板上设有圆环状凹槽,剔沫板的圆环状凹槽连接有细小漏孔,剔沫板设有轴孔,剔沫板转动连接在控制杆上。

4、进一步的,所述上控架为l形结构,上控架上设有矩形凸起,上控架的矩形凸起上设有轴孔,上控架上设有长方形凸起,上控架滑动连接固定底架的上方。

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还包括:调节杆、压紧块;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状结构,调节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调节杆的圆柱状凸起上内设有转柄,调节杆螺纹连接在固定底架上,调节杆转动连接在上控架上;所述压紧块为长方形结构,压紧块的底部设有圆柱状凹槽,压紧块的圆柱状凹槽连接有圆形通孔,压紧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控架的底部。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方形板状凸起,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圆柱状凹槽,固定板的圆柱状凹槽连接有矩形凹槽;所述装载筒为圆柱状结构,装载筒的内部为空腔状态,装载筒的外壁上设有矩形凸起,装载筒的内壁上设有长方形凹槽,装载筒插接在固定板的顶部。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杆为圆柱杆状结构,控制杆的底部设有圆环状凹槽,控制杆的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控制杆的圆环状凸起上设有搅拌杆,控制杆的外壁上设有柱状齿轮。

8、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架为圆环状结构,稳定架的底部设有圆弧杆状凸起,稳定架的圆弧杆状凸起上设有长方形凸起,稳定架的长方形凸起上设有轴孔,稳定架的长方形凸起连接有圆环状结构,稳定架转动连接在控制杆上。

9、进一步的,所述分散部还包括: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为圆柱状结构,辅助杆上设有柱状齿轮,辅助杆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辅助杆的圆环状凸起上设有搅拌杆,辅助杆转动连接在稳定架上,辅助杆与控制杆通过卡齿相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控制部与装载部,通过将上控架滑动连接在固定底架上,使其在调节杆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调节,进而便于带动压紧板进行位置调整,使其在调整的过程中对装载筒进行压紧处理,进而便于保持其密封性,而固定板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底架上,使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对装载筒底部进行固定,从而便于配合压紧块对装载筒整体进行约束,便于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其便于进行使用;

12、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分散部,通过将控制杆与上控架上的控制电机进行连接,使其在转动的同时对中间区域原料进行处理,而辅助转动与控制杆之间通过卡齿相连接,进而对边缘区域原料进行处理,而通过控制杆与辅助杆将装载筒内原料进行划分处理,进而便于增加其分散效率,而通过将稳定杆插接装载筒内,使其对辅助杆进行安装的同时便于对剔沫板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其保持稳定,而在对原料处理完成后,通过上控架带动分散部整体进行调节,进而在剔沫板与表面杂质浮泡进行接触时,使其附着在剔沫板的表面,进而便于对其进行剔除处理,从而避免其混入处理完的药剂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1)、装载部(2)、分散部(3);所述控制部(1)包括:固定底架(101);所述固定底架(101)为l形结构,固定底架(101)上设有长方形凸起,固定底架(101)的长方形凸起上设有长方形滑槽,固定底架(101)的长方形凸起上设有矩形凸起,固定底架(101)的矩形凸起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装载部(2)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装载部(2)的固定板(201)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底架(101)上;所述分散部(3)设置在装载部(2)的内部,分散部(3)的控制杆(301)转动连接在控制部(1)的上控架(102)上,控制杆(301)与上控架(102)上的控制电机相连接,分散部(3)的稳定架(302)插接在装载部(2)的装载筒(202)内,分散部(3)的剔沫板(304)插接在装载筒(202)内,所述剔沫板(304)为圆柱状结构,剔沫板(304)上设有圆环状凹槽,剔沫板(304)的圆环状凹槽连接有细小漏孔,剔沫板(304)设有轴孔,剔沫板(304)转动连接在控制杆(3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架(102)为l形结构,上控架(102)上设有矩形凸起,上控架(102)的矩形凸起上设有轴孔,上控架(102)上设有长方形凸起,上控架(102)滑动连接固定底架(10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1)还包括:调节杆(103)、压紧块(104);所述调节杆(103)为螺纹杆状结构,调节杆(103)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调节杆(103)的圆柱状凸起上内设有转柄,调节杆(103)螺纹连接在固定底架(101)上,调节杆(103)转动连接在上控架(102)上;所述压紧块(104)为长方形结构,压紧块(104)的底部设有圆柱状凹槽,压紧块(104)的圆柱状凹槽连接有圆形通孔,压紧块(104)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控架(10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1)为方形板状结构,固定板(201)的顶部设有方形板状凸起,固定板(201)的顶部设有圆柱状凹槽,固定板(201)的圆柱状凹槽连接有矩形凹槽;所述装载筒(202)为圆柱状结构,装载筒(202)的内部为空腔状态,装载筒(202)的外壁上设有矩形凸起,装载筒(202)的内壁上设有长方形凹槽,装载筒(202)插接在固定板(20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301)为圆柱杆状结构,控制杆(301)的底部设有圆环状凹槽,控制杆(301)的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控制杆(301)的圆环状凸起上设有搅拌杆,控制杆(301)的外壁上设有柱状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302)为圆环状结构,稳定架(302)的底部设有圆弧杆状凸起,稳定架(302)的圆弧杆状凸起上设有长方形凸起,稳定架(302)的长方形凸起上设有轴孔,稳定架(302)的长方形凸起连接有圆环状结构,稳定架(302)转动连接在控制杆(3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乳化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部(3)还包括:辅助杆(303);所述辅助杆(303)为圆柱状结构,辅助杆(303)上设有柱状齿轮,辅助杆(303)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辅助杆(303)的圆环状凸起上设有搅拌杆,辅助杆(303)转动连接在稳定架(302)上,辅助杆(303)与控制杆(301)通过卡齿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乳化分散装置,涉及乳化分散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分散装置在使用时,其通常通过转轴对原料进行搅动的方式进行乳化分散处理,但因原料在长时间搅动后其表面易产生杂质浮泡,使其在收集过程中易与杂质浮泡易混合,进而影响其后期试验使用的问题,包括:控制部;所述装载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所述分散部设置在装载部的内部。通过将稳定杆插接装载筒内,使其对辅助杆进行安装的同时便于对剔沫板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其保持稳定,而在对原料处理完成后,通过上控架带动分散部整体进行调节,进而在剔沫板与表面杂质浮泡进行接触时,使其附着在剔沫板的表面,进而便于对其进行剔除处理,从而避免其混入处理完的药剂中。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即墨区龙泉卫生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1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