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病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医疗行业正逐步从传统的纸质病历过渡到电子病历,电子病历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促进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电子病历有助于减少医疗错误,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合格的电子病历能够提供准确和完整的治疗过程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通过电子病历不能判断电子病历的真伪性,许多医疗纠纷难以解决,通过电子病历判断电子病历的真伪性是评价电子病历合格程度的重要方面之一,电子病历的合格程度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现有的电子病历建立方法通过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实现。
3、例如公开号为:cn104240171a的专利申请公开的电子病历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病历信息划分为若干部分,在生成电子病历的过程中,依据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和治疗方案识别信息确定电子病历基础模板,电子病历基础模板中包括各部分病历信息的识别标识信息;依据选择指令确定治疗步骤的识别信息;每确定一个治疗步骤的识别信息后,接收输入的与具体的识别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文本信息;当有电子病历生成指令生成时,按照预设的治疗步骤的识别信息的顺序将接收到的与具体的识别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文本信息添加至所述电子病历基础模板中与所述具体的识别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文本添加区域内,生成电子病历。
4、例如公告号为:cn102968754b的发明专利公告的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方法及设备,包括:搜索并读取病患者携带的识别卡,获取识别卡中预设的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将获取的身份信息存入院前急救病历,并根据预设信息添加操作流程,在院前急救病历中添加病患者的现场初诊信息;根据院前急救病历和预先存储的多个医院的诊疗信息,为病患者匹配相应的接诊医院;通过井下网关设备将院前急救病历和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传送到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以使井上急救信息调度系统根据接诊医院的标识信息将院前急救病历发送至接诊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
5、但本技术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6、现有技术中,电子病历基本只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和治疗过程,不能通过分析病人的基本信息和治疗过程准确判断电子病历的真伪性,判断电子病历的真伪性是电子病历合格程度的重要方面之一,存在难以准确地明确电子病历合格程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地明确电子病历合格程度的问题,实现了准确地明确电子病历合格程度。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医患数据和诊断数据;通过医患数据构建传输模型,根据传输模型得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通过诊断数据分析处理得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通过传输模型获得医患数据库日志,根据医患数据库日志分析得到电子病历准确指数;通过传输稳定评估指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和电子病历准确指数分析处理得到电子病历真伪指数,通过电子病历真伪指数分析得到电子合格程度。
3、进一步的,所述医患数据包括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医生的个人信息;所述诊断数据包括纸质数据和图像数据;根据纸质数据得到纸质数据的分辨率、纸质数据的信噪比和纸质数据的对比度;根据图像数据得到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信噪比和图像数据的对比度。
4、进一步的,所述通过诊断数据分析处理得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对纸质数据准确度和图像数据准确度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所述纸质数据准确度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对纸质数据的分辨率、纸质数据的信噪比和纸质数据的对比度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纸质数据准确度;所述图像数据准确度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信噪比和图像数据的对比度分析处理得到图像数据准确度。
5、进一步的,所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的具体获取方法为:获取电子病历数量,将电子病历进行编号;构建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计算公式;具体的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计算公式为:
6、,
7、式中,表示第i个电子病历的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表示第i个电子病历的纸质数据准确度,表示第i个电子病历的图像数据准确度,表示纸质数据准确度对应的权重比例,表示图像数据准确度对应的权重比例,e为自然常数,i=1,2,...,n,n表示电子病历总数。
8、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医患数据构建传输模型的具体分析过程为:提取医患数据中的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医生的个人信息;通过患者个人身份信息和医生的个人信息构建传输模型;传输模型包括主动接收端口和及时发送端口,传输模型的主动接收端口将医患数据和诊断数据接收到传输模型,传输模型的及时发送端口将医患数据和诊断数据发送到医患数据库日志;获取传输模型在接收和发送数据预定义时间段运行时的信号强度、网络拥塞和传输媒介的质量;通过对接收和发送数据预定义时间段的信号强度、网络拥塞和传输媒介的质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
9、进一步的,所述医患数据库日志包括医患改动次数记录和医患确认次数记录;通过医患改动次数记录和医患确认次数记录分析得到电子病历准确指数;所述医患改动次数记录包括医生更改数据的次数和患者更改数据的次数;所述医患确认次数记录包括医生确认患者更改数据的次数和患者确认医生更改数据的次数。
10、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病历真伪指数的具体获取方法为:获取电子病历数量,将电子病历进行编号;构建电子病历真伪指数计算公式;具体的电子病历真伪指数计算公式为:
11、,
12、式中,表示第i个电子病历的电子病历真伪指数,表示第i个电子病历的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表示第i个电子病历的传输稳定评估指数,表示第i个电子病历的电子病历准确指数,表示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对应的权重比例,表示传输稳定评估指数对应的权重比例,表示电子病历准确指数对应的权重比例,e为自然常数,i=1,2,...,n,n表示电子病历总数。
13、进一步的,所述通过电子病历真伪指数分析得到电子合格程度的具体分析过程为:电子病历真伪指数越大,电子病历越真实,电子病历的合格程度越高,电子病历真伪指数越小,电子病历越不真实,电子病历的合格程度越低。
14、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用于评估传输模型传输数据的稳定性;所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用于评估传输模型获得数据的准确程度;所述电子病历准确指数用于评估医患更改次数和医患确认次数的准确程度;所述电子病历真伪指数用于判断电子病历的真伪性;所述纸质数据准确度用于评估纸质数据获得电子数据的准确程度;所述图像数据准确度用于评估图像数据获得电子数据的准确程度。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系统,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医患数据和诊断数据;所述构建模型模块用于通过医患数据构建传输模型,根据传输模型得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诊断数据分析处理得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传输模型获得医患数据库日志,根据医患数据库日志分析得到电子病历准确指数;所述分析模块用于通过传输稳定评估指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和电子病历准确指数分析处理得到电子病历真伪指数,通过电子病历真伪指数分析得到电子合格程度。
1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7、1、通过对诊断数据、传输模型和医患数据库日志分别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和电子病历准确指数,通过传输稳定评估指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和电子病历准确指数分析得到电子病历真伪指数,从而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真伪指数准确判断电子病历真伪性,根据电子病历真伪性明确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进而实现了准确地明确电子病历合格程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地明确电子病历合格程度的问题。
18、2、通过医患数据构建传输模型,根据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医生的个人信息构建传输模型,从而得到的传输模型唯一,根据传输模型得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可以评估传输模型传输数据的稳定性,进而实现了根据传输模型传输数据的稳定性明确电子病历相关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19、3、通过传输模块将数据上传到医患数据库日志,从而可以长时间保存纸质数据,使得纸质数据不易丢失,若纸质数据丢失,还可通过医患数据库日志找回,进而实现了对纸质数据进行长时间数据可找回的效果。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患数据包括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医生的个人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诊断数据分析处理得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对纸质数据准确度和图像数据准确度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识别准确度评估指数的具体获取方法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医患数据构建传输模型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患数据库日志包括医患改动次数记录和医患确认次数记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病历真伪指数的具体获取方法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电子病历真伪指数分析得到电子合格程度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9.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稳定评估指数用于评估传输模型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10.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子病历合格程度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构建模型模块、处理模块、传输模块和分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