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面板结构及蓄能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13  35


本技术涉及蓄能电池包,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面板结构及蓄能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目前集装箱式蓄能系统或储能一体柜大多数由多个电池包串联组成。为了使多个电池包进行串联,需要通过连接器在多个电池包之间进行连接,用以保证各电池包之间的能量传递和信号交互。

2、但是现有的连接器种类多,为了保证每个连接器的密封性,需要对每个连接器进行单独密封,容易造成密封失效率高的风险,从而导致电池包存在进水产生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面板结构及蓄能电池包括。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面板结构,包括:

3、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一体连接有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均具有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一导电端位于所述前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端贯穿所述前面板并位于所述前面板的另一侧;

4、电极连接组件,所述电极连接组件包括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所述正极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端相连,所述正极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蓄能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所述负极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端相连,所述负极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蓄能电池包的负极相连。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端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正极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6、和/或,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端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负极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安装孔。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均开设有螺纹孔。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

9、所述前面板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10、所述第一保护盖和所述第二保护盖分别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处。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正极连接件的同一侧,且所述密封圈连接在所述前面板的外边沿处。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串联连接件,所述串联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相连,所述串联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蓄能电池包中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相连。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串联连接件包括铜排和绝缘套,所述铜排套设有绝缘套,且所述铜排的两端裸露在所述绝缘套的外侧。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蓄能电池包的外壳相固定的固定孔。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短路保护件和导电连接件;

16、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短路保护件嵌入至所述安装口处,所述负极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短路保护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短路保护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端相连,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蓄能电池包的负极相连。

1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蓄能电池包,包括外壳、多个单体电池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

18、所述外壳内部限定形成有容纳腔,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相互串联收纳在所述容纳腔内;

19、所述前面板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用于对所述容纳腔进行封盖,所述正极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负极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单体电池的负极相连。

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1、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一体连接在前面板上,之后再通过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实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与蓄能电池包的正极和负极进行连接,无需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可以极大地降低使用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蓄能电池包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端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正极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均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正极连接件的同一侧,且所述密封圈连接在所述前面板的外边沿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连接件,所述串联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相连,所述串联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另一蓄能电池包中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导电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连接件包括铜排和绝缘套,所述铜排套设有绝缘套,且所述铜排的两端裸露在所述绝缘套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蓄能电池包的外壳相固定的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路保护件和导电连接件;

10.一种蓄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多个单体电池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面板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面板结构及蓄能电池包,电池面板结构包括前面板和电极连接组件,前面板上一体连接有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均具有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第一导电端位于前面板的一侧,第二导电端贯穿前面板并位于前面板的另一侧;电极连接组件包括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正极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端相连,正极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蓄能电池包的正极相连,负极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件的第一导电端相连,负极连接件的一端与蓄能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可以极大地降低使用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蓄能电池包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麒熙,罗益军,赵韬,吕丰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均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1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500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