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5-02-10  31


本技术涉及膨胀阀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


背景技术:

1、空调用的热力膨胀阀是通过蒸发器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控制膨胀阀开度的,按照平衡方式分为内平衡方式和外平衡方式。

2、在蒸发盘管较细或较长时,因制冷剂流动阻力较大,此时就需要使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使得膜片下部承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压力,进而消除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动阻力的影响。

3、现有的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在温度上升时,感温包感知温度,并转变成膜片上方的压力,温度上升,膜片上方压力大于膜片下侧压力,膜片带动阀杆下降,阀塞不再封堵阀孔,即进液口通过阀孔和出液孔连通,制冷剂从出液孔进入蒸发器中,实现降温,随后膜片上方压力小于膜片下侧压力,阀杆上升带动阀塞封堵阀孔,实现节流。

4、在实际中,若出现温度骤升的情况时,阀塞会立即下降,且下降行程较大,阀孔打开,但是阀杆和阀孔之间可供制冷剂流动的开度始终不变,因此制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在温度骤升情况下的制冷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阀体的上侧设置有膜片,所述阀体位于膜片下方连接有阀杆,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供阀杆滑移的阀腔,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封堵阀腔下端口的阀塞;所述阀杆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和进液口连通的进口,所述连通孔的另一端形成有和出液口连通的出口,当所述膜片带动阀杆下降时,所述进口逐渐和进液口连通;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用于直接连通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阀孔,所述阀体位于阀孔处滑移设置有封堵板,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驱动封堵板滑移的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力膨胀阀的进液口和制冷剂连通,出液口和蒸发器连通,当蒸发器出口处过热度增大时,膜片下降,带动阀杆下降,阀杆下降过程中,阀杆上的进口逐渐和进液口连通,制冷剂会从连通孔进入出液孔,并进入蒸发器内进行制冷,此时蒸发器出口处的压力上升,膜片上升,带动阀杆上升,此时阀塞封堵阀腔,制冷剂无法流通;在阀杆下降行程不同时,即进口的大小也会随之变化,温度越高时,阀杆下降行程越大,此时进口的大小越大,制冷剂的流动量越大,有助于提高制冷效率;在温度骤升时,阀杆下降行程较大,即使进口处于全开状态,但是由于连通孔开设在阀杆内,且存在一定的弯曲度,会对制冷剂的流动产生阻力,在阀杆下降的过程中且仅在形成较大行程时,驱动组件驱动封堵板滑移,此时阀孔打开,制冷剂直接从阀孔进入出液口内,此时流通面积大且流通阻力小,配合连通孔处流动的制冷剂,有助于提高在温度骤升情况下的制冷效率。

5、优选的,所述阀杆位于阀塞的下部形成有套设部,所述阀体位于阀杆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对阀杆的下降最大行程限位,所述阀体位于限位杆的周侧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下侧和阀体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侧套设在套设部的周侧并与阀塞的下部抵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情况下,阀杆下降并不会与限位杆抵接,利用第一复位弹簧,可在过热度较低时,带动阀杆上升,封堵阀腔;当温度骤升时,阀杆移动行程增大,此时阀杆会与限位杆抵接,且此时驱动组件会驱动封堵板打开,进液口直接和出液口连通。

7、优选的,所述阀体位于阀孔的周侧开设有滑移槽,所述封堵板滑移连接在滑移槽内,且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与阀孔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滑移槽远离阀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封堵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封堵板的密实部位封堵阀孔;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封堵板滑移,压缩第二复位弹簧,使得通孔和阀孔相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封堵板的密实部位会位于阀孔处,对阀孔进行封堵,此时进液口不会经过阀孔进入出液孔内,当温度骤升时,驱动组件驱动封堵板滑移,使得通孔和阀孔连通,此时制冷剂还可从阀孔进入出液口,配合连通孔,增大制冷剂的流通量,即有助于提高制冷效率。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压缩弹簧和推块,所述阀杆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呈水平且与阀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容纳槽的底壁连接,所述推块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当所述阀杆下端和限位杆抵接时,所述容纳槽和滑移槽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骤升时,阀杆的下端与限位杆抵接,此时容纳槽与滑移槽连通,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推块会从容纳槽伸入滑移槽内,并推动封堵板向第二复位弹簧一侧滑移,此时第二复位弹簧压缩,通孔和阀孔连通,制冷剂从阀孔进入出液口内,进而提高制冷效率。

11、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下底壁沿远离阀杆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阀体位于滑移槽靠近容纳槽的一侧形成有扩口槽,所述扩口槽的上侧壁沿靠近阀杆的方向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推块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推块的上表面和扩口槽的上侧壁相适配,所述阀杆内设置有调节第一压缩弹簧呈水平状的调平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杆下降和限位杆抵接时,第一压缩弹簧带动推块与封堵板抵接,此时封堵板的通孔和阀孔连通,提高制冷效率,一段时间后,蒸发器出口的压力逐渐上升,阀杆上升,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时间会倾斜,第一压缩弹簧倾斜时,第一压缩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对推块的力会下降,直至小于第二复位弹簧的推动力,此时,第二复位弹簧会带动封堵板向阀杆方向滑移,直至封堵住阀孔,且此过程中,调平组件会调节第一压缩弹簧呈水平,使得推块与扩口槽的上侧壁抵接,在阀杆上升的过程中,推块沿着扩口槽的上侧壁滑移,直至回缩进容纳槽内。

13、优选的,所述阀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升降槽,所述调平组件包括调平杆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调平杆升降在升降槽内,所述调平杆的下端伸出阀杆,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升降槽的顶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下端与调平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调平杆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上侧形成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沿靠近容纳槽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容纳槽的底壁上开设有与避让槽连通的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内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位于避让槽内形成有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相适配并抵接;所述铰接块内滑移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出铰接块并与推块铰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骤升时,阀杆下降和限位杆抵接,因调平杆突出阀杆的下侧设置,此时调平杆与限位杆抵接并上升,第二压缩弹簧压缩;此时避让槽的第一楔形面和铰接块的第二楔形面分离,此时铰接块可在容纳槽内转动,第一楔形面不对铰接块起到限制作用;当阀杆开始上升时,第一压缩弹簧会倾斜,在封堵板的滑移下,会带动推块移动至扩口槽内,随后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逐渐完全贴合,完全贴合时,铰接块会转动至水平状,即带动推块和第一压缩弹簧保持水平状,此时推块会与扩口槽的上侧壁抵接,随后在阀杆上升的过程中,推块会沿着扩口槽的上侧壁逐渐向容纳槽内移动,直至容纳槽和扩口槽分离。

15、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下侧可拆卸连接有下阀盖,所述限位杆设置在下阀盖上,所述阀体和下阀盖之间形成有流动腔,所述进液口和流动腔连通,所述阀孔和流动腔连通;当所述阀杆下降时,所述进口和流动腔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设置在下阀盖上,下阀盖和阀体螺纹连接,便于进行装配,利用流动腔进行过渡,使得进液口可直接和出液口通过阀孔连通。

17、优选的,所述连通孔由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和连接孔组成,所述连接孔的一端与进口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另一端与出口连通;所述连接孔在阀杆内成弧形状,用于避让升降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口用于与进液口连通,出口用于和出液口连通,连接孔用于连通进口和出口,因升降槽开设在阀杆的中心,连接孔呈弧形状,可避让升降槽。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在温度骤升时,膜片上侧压力骤然增大,阀杆下降,且下降行程较大,与限位杆抵接,此时容纳槽和滑移槽连通,推块进入滑移槽内并推动封堵板移动,通孔和阀孔连通,制冷剂可从阀孔直接进入出液口内,配合连通孔进入出液口内的制冷剂,增大了制冷剂的流量,有助于提高在温度骤升情况下的制冷效率;

21、2.第一压缩弹簧伸长使得推块带动封堵板滑移,一段时间后,蒸发器出口的压力上升,膜片会带动阀杆缓慢上升,第一压缩弹簧会呈倾斜状,此时第一压缩弹簧对推块在水平方向的力下降,不足以克服第二复位弹簧的形变力,即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块会从滑移槽滑出,随后在调平组件的作用下,第一压缩弹簧带动推块呈水平状,即使得推块在扩口槽的上侧壁滑移,最后回缩进容纳槽内。

22、3.当温度骤升时,阀杆下降与限位杆抵接,此时限位杆会上升,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分离,此时铰接块可发生转动,当阀杆上升时,调平杆下降,第一楔形面逐渐和第二楔形面贴合并使得铰接块呈水平,使得第一压缩弹簧和推块呈水平。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所述阀体(1)的上侧设置有膜片(15),所述阀体(1)位于膜片(15)下方连接有阀杆(2),所述阀体(1)内开设有供阀杆(2)滑移的阀腔(18),所述阀杆(2)上设置有封堵阀腔(18)下端口的阀塞(21);所述阀杆(2)上开设有连通孔(3),所述连通孔(3)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和进液口(11)连通的进口(31),所述连通孔(3)的另一端形成有和出液口(12)连通的出口(33),当所述膜片(15)带动阀杆(2)下降时,所述进口(31)逐渐和进液口(11)连通;所述阀体(1)上还开设有用于直接连通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阀孔(19),所述阀体(1)位于阀孔(19)处滑移设置有封堵板(4),所述阀杆(2)上设置有驱动封堵板(4)滑移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位于阀塞(21)的下部形成有套设部(22),所述阀体(1)位于阀杆(2)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杆(161),所述限位杆(161)对阀杆(2)的下降最大行程限位,所述阀体(1)位于限位杆(161)的周侧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的下侧和阀体(1)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的上侧套设在套设部(22)的周侧并与阀塞(21)的下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位于阀孔(19)的周侧开设有滑移槽(7),所述封堵板(4)滑移连接在滑移槽(7)内,且所述封堵板(4)上开设有与阀孔(19)大小相同的通孔(41),所述滑移槽(7)远离阀杆(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7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1)与封堵板(4)连接;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1)的作用下,封堵板(4)的密实部位封堵阀孔(19);所述驱动组件(5)驱动封堵板(4)滑移,压缩第二复位弹簧(71),使得通孔(41)和阀孔(19)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压缩弹簧(51)和推块(52),所述阀杆(2)上开设有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的长度方向呈水平且与阀杆(2)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1)位于容纳槽(23)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1)的一端与容纳槽(23)的底壁连接,所述推块(52)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51)的另一端;当所述阀杆(2)下端和限位杆(161)抵接时,所述容纳槽(23)和滑移槽(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3)的下底壁沿远离阀杆(2)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阀体(1)位于滑移槽(7)靠近容纳槽(23)的一侧形成有扩口槽(72),所述扩口槽(72)的上侧壁沿靠近阀杆(2)的方向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推块(52)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推块(52)的上表面和扩口槽(72)的上侧壁相适配,所述阀杆(2)内设置有调节第一压缩弹簧(51)呈水平状的调平组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升降槽(24),所述调平组件(8)包括调平杆(81)和第二压缩弹簧(82),所述调平杆(81)升降在升降槽(24)内,所述调平杆(81)的下端伸出阀杆(2),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2)设置在升降槽(24)的顶壁,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2)的下端与调平杆(81)的上端连接;所述调平杆(81)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9),所述避让槽(9)的上侧形成有第一楔形面(91),所述第一楔形面(91)沿靠近容纳槽(23)的方向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容纳槽(23)的底壁上开设有与避让槽(9)连通的铰接孔(231),所述铰接孔(231)内铰接有铰接块(10),所述铰接块(10)位于避让槽(9)内形成有第二楔形面(101),所述第一楔形面(91)和第二楔形面(101)相适配并抵接;所述铰接块(10)内滑移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一端伸出铰接块(10)并与推块(5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下侧可拆卸连接有下阀盖(16),所述限位杆(161)设置在下阀盖(16)上,所述阀体(1)和下阀盖(16)之间形成有流动腔(17),所述进液口(11)和流动腔(17)连通,所述阀孔(19)和流动腔(17)连通;当所述阀杆(2)下降时,所述进口(31)和流动腔(1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3)由所述进口(31)、所述出口(33)和连接孔(32)组成,所述连接孔(32)的一端与进口(31)连通,所述连接孔(32)的另一端与出口(33)连通;所述连接孔(32)在阀杆(2)内成弧形状,用于避让升降槽(24)。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用热力膨胀阀,涉及膨胀阀领域,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阀体的上侧设置有膜片,所述阀体位于膜片下方连接有阀杆,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供阀杆滑移的阀腔,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封堵阀腔下端口的阀塞;所述阀杆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和进液口连通的进口,所述连通孔的另一端形成有和出液口连通的出口,当所述膜片带动阀杆下降时,所述进口逐渐和进液口连通;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用于直接连通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阀孔,所述阀体位于阀孔处滑移设置有封堵板,所述阀杆上设置有驱动封堵板滑移的驱动组件。本申请有助于提高在温度骤升情况下的制冷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许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恒温控制器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1498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