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智能地钉,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
背景技术:
1、为监测夜间施工、野蛮施工、非法施工造成的地下管线损坏,当智能地钉自身720°范围内倾斜移动和外力施工震动时,智能地钉触发唤醒内置监测模块,闪送led灯警示的同时,将位置、基本信息、实时状态发送到后台地图显示,利用超低功耗设计阴雨天也可进行长时间监测。
2、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219225627u,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防外破智能地钉,包括:外壳、内衬及封环;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室,外壳顶部开口,所述内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封环安装在所述外壳顶部,封环与外壳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衬包括内衬本体、监测模块和透明板,所述监测模块安装在所述内衬本体内,所述透明板通过密封胶粘贴在内衬本体上,通过该智能地钉解决了拆装便捷性和密封性问题。
3、但是此设计通过螺钉来将整体设备进行安装,螺钉使用年限变久或者受到外力作用下,螺钉会松动,从而内部的检测模块会损坏,且容易进入灰尘杂质,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此设计通过螺钉来将整体设备进行安装,螺钉使用年限变久或者受到外力作用下,螺钉会松动,从而内部的检测模块会损坏,且容易进入灰尘杂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面设置有防护盖,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底壁设置有安装底环,所述安装底环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与外壳本体的内壁相互抵触,所述安装底环的内部设置有内衬,所述内衬的顶面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
3、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设置在连接环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插环,所述插环的顶面设置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贴合安装在连接环的上表面。
4、优选的,所述稳定环的顶面设置有顶环,所述顶环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环。
5、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下表面抵触密封圈的上表面,所述顶环的内部设置有光伏板。
6、优选的,所述光伏板的顶面设置有pcb板。
7、优选的,所述密封环与密封圈皆为橡胶材质。
8、优选的,所述防护盖将外壳本体进行密封,所述防护盖为透明玻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通过设置的密封圈、安装底环、内衬、连接环、稳定环、顶环和密封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安装底环和密封圈整体适配安装到外壳本体的内部,随后通过将内衬安装到安装底环的内部,随后通过将稳定环安装到连接环的顶面上,然后将顶环安装到稳定环的顶面上,同时密封环会抵触到密封圈的上表面,从而能够将连接环和稳定环整体进行防护,确保安装时的密封性,同时密封环的外表面也会抵触到外壳本体的内壁上,能够将整体进行完全密封,随后再将防护盖安装到外壳本体的外表面,将防护盖整体密封,从而整体安装时都是通过卡固安装,且密封性较好,体现了设计的实用性。
11、2、该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通过设置的连接环、连接槽、透风孔、插环和稳定环,在安装时,通过将插环插设进入连接槽的内部,随后稳定环会安装到连接环的顶面上,从而加强了安装卡固效果,后续能够快速的拆卸,同时外壳本体和防护盖之间也能够快速的安装和拆卸,其能够对光伏板和pcb板整体进行稳定防护,体现了设计的功能性。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包括外壳本体(1),所述外壳本体(1)的顶面设置有防护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的内底壁设置有安装底环(4),所述安装底环(4)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的外表面与外壳本体(1)的内壁相互抵触,所述安装底环(4)的内部设置有内衬(5),所述内衬(5)的顶面设置有连接环(6),所述连接环(6)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环(10)的顶面设置有顶环(11),所述顶环(11)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环(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的下表面抵触密封圈(3)的上表面,所述顶环(11)的内部设置有光伏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4)的顶面设置有pcb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与密封圈(3)皆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缆防外破智能地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将外壳本体(1)进行密封,所述防护盖(2)为透明玻璃。